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亲子关系好不好,吃顿饭就知道了

2024-08-19育儿

作者 | 芒来

编辑 | Fei鱼

责编 | 陈沉沉

亲子相处过程中,你可能遇到过这类情况——

孩子其他时候都挺乖,一上饭桌就不老实。

这不吃、那不吃,是个挑食的「饭渣」。

经常父母辛辛苦苦做完菜,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看见孩子勉强吃了几口,苦着脸不愿动筷子。

不哄不喂吧,孩子吃不饱,营养跟不上,容易生病;

又哄又喂吧,孩子被娇惯,吃饭像受供,更加挑食。

家长们免不了发愁:

孩子吃顿饭得花两、三个小时,天天这样,实在熬不住。

今天,我们就这种情况一起聊聊:

孩子为什么挑食?

如何才能让孩子告别「饭渣」?

孩子太挑食,愁坏一家人

心悦6岁的儿子小淼,是个不折不扣的「饭渣」。

吃饭必须看电视,不然不肯吃;

挑食厉害,必须大人反复督促,才肯吃两口不爱吃的菜;

如果没人盯,就只吃自己爱吃的,还磨磨蹭蹭吃得很慢。

每天吃饭前,心悦都要先给小淼做思想工作:

「你今天能不能吃完这一碗饭?」

「今天有菠菜,吃了会变大力水手。」

「吃完可以吃一颗奶糖,但你必须好好吃完知道吗?」

小淼点头如捣蒜。

吃饭间,心悦一片肉、一片菜地夹到小淼碗里,边夹边催:

「别光只吃肉,多吃菠菜。」

「别光看电视,吃饭!」

「说了让你吃菜,你就光吃菜啊,饭呢?」

「你还委屈上了!妈妈做顿饭多辛苦你知道吗?」

「含着干嘛?咽下去,不许挑食!」

在心悦的「炮火猛攻」下,小淼很快就把刚才的承诺忘光了。

一个劲嚷嚷「不想吃饭」「菜不好吃」「我要吃奶糖」……

因为孩子挑食这事,心悦愁坏了。

她原本很喜欢变着花样做饭,老公也多次夸她厨艺了得。

但孩子就像「味觉失灵」了一样,对她精心烹饪的饭菜不屑一顾。

一上饭桌,心悦的关注点就从 「享受吃饭」 变成 「盯着孩子吃完一碗饭」

而孩子的关注点也从 「好好吃饭」 变成 「怎么尽快逃离饭桌」

母子之间像拉锯战一样,一进一退地撕扯。

孩子吃顿饭花的时间越来越长,心悦也越来越疲惫。

吃饭态度不同,孩子反应也不同

心悦发愁,还有另一个原因——

孩子在家是「饭渣」,回爷爷奶奶家却变成了「饭霸」。

小淼吃不惯爷爷奶奶做的农村菜,第一天就嚷着要回家。

心悦想带孩子回去,老公劝她:

把小淼扔老家,让他感受下不同的环境,说不定会有新变化。

心悦被说动,心想可以试试,于是让孩子继续留在老家。

爷爷种的番茄8月正红,心悦发现,爷爷会带小淼去田里,教他如何拔草、除虫。

小淼喊热,爷爷就把熟透的番茄摘下来丢井里,

冰一会儿捞起来给小淼,不爱吃蔬菜的小淼吃了几口就说「吃不下了」。

爷爷没说一句话,默默的把剩下的番茄揣兜里,

回到家洗洗干净,切成薄片摆盘,再撒上一层白糖端给小淼。

小淼爱吃甜食,这次吃得干干净净。

到了吃正饭时,小淼挑几筷子就不吃了。

心悦刚想发火,却听见爷爷问:「不吃了?」

小淼紧张地「嗯」一声,爷爷说:「那出去玩去吧。」

见没有被骂,小淼惊喜地离开了,没一会儿回家喊「饿」,爷爷带他去厨房:

「看看有什么吃的,你自己挑。」

小淼看着一大堆食材:成捆的白菜、玉米,晒干的腊肉、排骨……

指着鸡蛋说:「想吃这个。」

爷爷说:「想吃就自己拿。」

小淼在爷爷的引导下,把鸡蛋拿起来,再拿个碗,看爷爷把蛋打进碗里。

跟爷爷学怎么打蛋、加多少盐。炒蛋时,也帮着翻了两铲子。

炒鸡蛋做好后,爷爷给小淼尝了尝味:「还差点什么味不?」

小淼认真地咂了咂:「不差了。」

爷爷问:「能把这盘吃完不?知道怎么洗碗不?」

小淼点点头,自己端去餐桌上吃,就着一盘炒蛋,吃了一整碗饭。

饭后,小淼还学爷爷的动作洗了碗,虽然洗得不干净,但心悦觉得这是好迹象。

在老家待满一个月,小淼有了好的变化:

饭量变大了,吃饭更香了,挑食好转了。

然而,一回家就「原形毕露」,面对心悦做的饭,小淼又变回了追着喂饭的「饭渣」。

心悦有些困惑:爷爷也没在饭菜上特别花功夫啊,为什么能让孩子变成「饭霸」?

其实,改变孩子的重点不在于饭菜本身精不精致、可不可口。

而是 吃饭态度 。

心悦的态度比较控制——

我认为孩子很挑食,必须帮他纠正,孩子离不开我的催促。

一旦孩子不跟她站在一条线上,心悦就会烦躁,跟孩子较劲,家里也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而爷爷的态度比较松弛 ——

我认为孩子不爱吃,是因为吃不下,那我就想办法让他能吃得下。

带孩子去看蔬菜生长,一棵菜做2、3种味道,让孩子自己选择食材、参与做饭过程……

不控制孩子吃多吃少,也不向孩子灌输焦虑,让吃饭这件事本身就轻松。

这种松弛,反而让孩子觉得:

跟爷爷一起吃饭,我不用担心丧失自主权,还像「开宝箱」一样有趣,好好吃饭这件事就不是太难。

制造松弛感,让孩子乐于吃饭

同样是和孩子一起吃饭,从心悦和爷爷的不同态度中,我们会发现:

心悦的控制,有一个明确目的——纠正孩子的挑食。

这意味着,心悦先给孩子贴上了「挑食」的标签。

她原本是想反复提醒孩子:「不要挑食。」

但这种贴标签,却是向孩子传达一个暗示:「你很挑食,你总是没法好好吃饭。」

饭前心悦做的一系列思想工作,看似是支持孩子,但其实也是在传递暗示:

「我不相信你能好好吃完一碗饭,所以我要提前提醒你。」

而心悦接下来的一系列督促,进一步加深了暗示,给小淼植入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

妈妈坚信我没法好好吃饭,一直在向我强调「挑食」,我就得当个「挑食的孩子」才符合妈妈的期待。

因此小淼倾向于捕捉更多符合「挑食」的讯息,不知不觉做出一些顺应,最后「挑食」真的发生了。

而爷爷的松弛态度,没有对小淼施加任何暗示。

他从给小淼贴标签,不说小淼是个「挑食的孩子」,也不干预「挑食」。

只是用一些有感而发地行动,让小淼完整地看到「食物有多丰富多彩」。

番茄怎么结果、农田怎么生长、一颗蔬菜可以有多少种味道、做一盘炒蛋需要哪些步骤……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让孩子和吃饭这事「打好关系」,

关键就在于, 引导孩子和食物建立更深的链接。

这同样是在教育孩子:

认识到自己也是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一份子,摘哪颗、剪哪条、吃哪个,自己都是有参与感的。

这给小淼植入一个认知: 我是「吃饭」这件事的主人,不用别人给我贴标签,

我自己可以决定自己怎么吃,吃什么。

爷爷关注吃饭这件事本身,他的状态很松弛、很舒服、很有趣;

我也关注吃饭这件事,放下心理包袱,全然感受吃饭的松弛、舒服、有趣。

「饭霸」孩子,都有自己的自主权

为什么,面对心悦和爷爷,孩子差别那么大呢?

这其实是因为——

心悦的控制和爷爷的松弛,背后有着不同的深层动机。

在心悦的家庭里,「吃」是母亲与孩子权力斗争的焦点。

心悦自己就很挑食,小时候她的父母不准她吃很多东西,用禁令压迫她,让她深感挫败。

幼年的她,感到自己在父母面前没有一丁点权力。

长大后,为了补偿没有权力的自己,她要在亲子关系里占据权力高位,

通过指挥孩子吃什么、不吃什么来获得控制感。

她给孩子的暗示,就是在无意识地「发号施令」;

她之所以贯彻控制态度,也是为了左右吃饭的主导权。

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想控制自己,还是真的关心自己,他其实都能感觉到。

因为孩子培养健康独立人格的过程,需要依靠一定的吃饭主导权来完成。

比如:能够决定自己下一口吃什么;能决定吃饭速度;能决定吃饭时候的姿势……

孩子对吃饭有一定掌控感,意识到父母虽然爱操心,但不阻碍自己形成独立人格,就会愿意配合父母。

孩子对吃饭没有掌控感,父母的权力愿望,和孩子的独立愿望产生冲突时,

就会变成「你让我吃,我偏不吃」、「你不让我吃,我偏要吃」。

这是孩子在用和父母对着干的方式,来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而在爷爷面前,「吃不吃」不是权力斗争的重点。

爷爷尊重小淼的吃饭方式,没有在餐桌上掀起权力斗争,只传达了一种愿望:

「我相信你饿的时候,自己会知道吃的」。

这意味着: 小淼的独立性,没有在吃饭这件事上被爷爷撼动。

小淼有权力决定自己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哪怕挑食也不会被卷入权力斗争。

他的内心就会油然感到:跟爷爷一起吃饭,我很舒服。

在这种感受的前提下,当爷爷表达一定程度的管控:

炒蛋要吃干净、吃完饭要自己洗碗……

小淼知道这些管控不是为了满足爷爷的权力需要,而是为了教他怎么更好地吃饭。

才会愿意听进心里,并从「好好吃饭」这件事上获得满足。

写在最后

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

尊重孩子感觉,促进孩子成长,其中一个关键在于: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是否有被充分地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操心孩子营养跟不上,过分管控,反而给孩子平添很多压力。

上面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

「饭霸」孩子,是在权力斗争之外的松弛态度里养成的。

而除了吃饭,生活中其他细节:走路、睡觉、学习、做事……

父母都需要退一步,给孩子一定自主权。

不把亲子关系变成「战场」,而是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与万事万物进行链接。

这样的相处之道,才是真正能支持到孩子的养育环境。

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本文原创首发:武志红(ID: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