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亲情故事: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我是怎么跟女儿处成闺蜜的?

2024-05-20育儿

导读:

读了一位网友姐们儿的一篇微头条,是她育儿方面的心情碎碎念。

她在文章里引用了文化传播学者康华兰的一个观点:

只要他或她,不违法,不躺平,有正能量,有上进心,这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网友文章里引用的上面这些观点,貌似「无懈可击」。

但是,她接下来的这些感慨,我就分不清是那位学者的话,还是网友的有感而发:

所以,他睡不睡觉、几点睡觉、喜欢吃垃圾食品呀,或者,不回复你电话了,或者,不找男(女)朋友啦,每月赚多少钱呀!

是你做父母的要管的吗?

是你做父母的能管得住的吗?

从网友行文时的内容和语气,看得出,她家的宝贝,正是叛逆期。

网友在那篇微头条最后一段,描述说,她家娃对她这个老妈的评价是:

你自己能量太低了,就喜欢管别人,管东管西。

讲真,看到网友上面这句感叹,感觉挺扎心的。于是,应网友之邀,聊聊笔者与女儿曾经的相处模式,希望能给有同样困惑的亲一点有益的借鉴。

文/红尘禅语

01.一声叹息

看到网友家神兽怼她说:

「你自己能量太低了,就喜欢管别人,管东管西」。

作为一位母亲,作为一位有几十年一线教育教学经历的资深教育工作者,我嗅到了这位网友家宝贝对她这个老妈的鄙视和抱怨。

于是,就信手留言道:

「你家孩子怼你的磕,挺扎心的啊。现在的孩子,都是人精。」

网友回复我:

「关心她关心出事儿来了,不说吧,看着不顺眼,说了吧,有些事,咱又没有更好的策略和办法。」

我:

「那就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网友:

「很羡慕姐姐跟女儿处成闺蜜,无话不谈,是怎么做到的?」

我:

「我跟女儿气氛最紧张时,是她读初三时,我那时是更年期,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可想而知」。

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我们都需要终身学习。

为人父母,是一份需要终身无薪在岗、一辈子不能「退休」的职业。

除非你两腿一蹬,吹灯拔蜡,在地球上彻底「销户」了,「为人父母」这份「职业」,你才可以算是彻底「离岗」。

02.从我家女儿高考前说起

其实,笔者与自家神兽的「革命友谊」,也是「不打不相识」的。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很微妙。

子女就像一只风筝,父母是放风筝的人,风筝线,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如果「风筝线」断了,风筝自然就会「失控」的。

我女儿从小是她奶奶带大的(一直带到上幼儿园)。

我是急脾气,但是,婆婆性格温和,属于慢性子。

老人带孩子有一个通病:溺爱。

我女儿从小可以说是近乎散(散漫)养大的。

那时,我是班主任,刚大学毕业,事业心强,一根筋,满脑子就是工作,每天早早到校(要求学生7:10到校,我7:00之前,肯定已经在班级里坐好了)。

休完产假上班,孩子基本上就丢给了婆婆带了。

一顿饭,婆婆拿着饭碗撵着喂饭,女儿边玩儿边吃,吃一口,跑远玩一会儿,玩够了,再跑回来吃饭,她奶奶再喂一口……

一碗饭,能喂一个小时!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女儿这样中散漫状态下长大,也变成了慢性子,干啥,都有「时间拖延症」。

上高中之后,也是如此。

她当时是走读,每天晚上9点多放学,我去车站接她回家。

到家里,洗漱,整理学习用品,有时,还看会电视,磨成够了才把书翻开,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但是,女儿文科特别好,尤其是语文,她的语文单科成绩,在班里总是数一数二的,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

但是,女儿偏科严重,数学不好,物理也不爱学。

于是,在高一(下学期)参加完他们文理科分班前的一次家长会后,我给女儿报了艺术类(考生)。

女儿有绘画天分,从小喜欢画画,但是,高一那次家长会之前,没专门抱班让她学过画画。

小时候,给她新买的洋娃娃,她会将娃娃的衣服都扒下来,然后,自己用布头给娃娃做衣服。

牛仔裤,还把底下的裤脚撕成毛边(类似于现在年轻人穿的「乞丐服」的风格)。

家长会上,建议文化课中(上)等生的孩子学文科,报考艺术类,将来毕业找工作,选择性能大一些。

听了班主任老师的建议后,女儿被我送到本市一个专门培养绘画类艺术生的画班,让女儿学画画(从素描学起),每周学习3次。

到高二下学期,本市的画班老师把他们推荐到省城一所艺校,参加高考艺术证(参加艺术生考生,得先考到「艺术证」,才有资格报考艺术类)考生集训。

当时,集中半年学画画,文化课基本荒废了。

我给女儿找的,是每天能教一点点文化课的集训班,但是,也是以画画为主。

女儿(高二下学期)如愿拿到艺术证之后,高三又回到学校学习文化课。

但是,几次综合考试,因为学习画画,错过了。

给她买的练习册,都是嘎嘎新的(没时间做,后来都卖废纸了)。

数学、物理,我都给她找的一对一家教,死马当活马医。

临近高考了,女儿知道着急了。

每天晚自习回来,把自己关在她的房间里,刷题,看书,经常看到下半夜两三点钟。

女儿感叹:

「妈,我现在会学习了,也知道学习了,怎么就要高中毕业了呢?我要是高一、高二时这么学就好了」。

我大气不敢出,不表扬,也不批评。每天她学习时,我偶尔洗点水果送进去(实际也是变相监督、检查)。后来看她学习状态挺好,也就不隔三差五进去打扰她了。

03.女儿对我的感恩

第二天就高考了,女儿晚自习回来,有眼可见的有压力。

我假装镇定,看着她依旧犯时间拖延症,磨磨蹭蹭的,也懒得管她了——第二天就高考了,说她也没有用了。

女儿吃完饭,看了一会电视。

电视是一段日语新闻。

女儿特别喜欢看日本动画片,正课学英语,她自己自学日语。

看了20多分钟电视之后,回她房间看书看到几点,我后来睡着了,不知道了。

第二天参加高考。

考完试,回到家的女儿,异常兴奋:

考试题有道综合题,就是她前一天看到的那段日语新闻的内容!

女儿最后的高考总分,上了我们东北一所知名的艺术院校。

文化课成绩在艺术生里,遥遥领先,读的公费。

她对我说:

「老妈,我非常感恩,也感谢你,在第二天就高考了,头一天晚上还让我看电视。没想到,考试题就有那个新闻的内容。是老天在帮我!」

其实,她那里知道我是怕她上火,懒得说她,才没管她的。

04.填报志愿的风波

女儿对我「言听计从」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帮她改志愿的事。

女儿学校填报志愿时,开家长会。我当时学校有事,就打电话让他她爸爸去的。

班主任老师为了升学率,暗示孩子爸爸第一志愿给她报辽宁师范大学。

女儿不爱当老师,但是,第一志愿填报完了,她没扭过她爸。

她爸开完家长会就回单位上班去了。

女儿哭着给我打电话,说第一志愿没报她想报的那所艺术院校。

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来不及跟她爸发脾气,赶紧打电话给女儿的班主任,说明原委,请老师帮我把第一志愿改成女儿想报的那所学校。

幸亏当时纸质志愿表还没送走录入,刚刚来得及。

因为更改志愿,女儿如愿上了她心仪已久的艺术院校。

她说,除了妈妈坚定地支持她考艺术院校,她爸爸、姥姥、舅舅,亲属中,大多数人认为我太宠爱孩子了:

普通工薪阶层家庭,让孩子报考艺术院校(艺术院校是烧银子的专业),有点自不量力,怕供不起。

女儿特别争气,考上了公费!

她说:

「老妈,你知道我后来为什么那么努力学习吗?我就是想给你争口气,因为就你支持我学艺术类专业」。

05.谈恋爱的择偶观,我默认

女儿大学毕业几年后,谈了一个男朋友,小伙子是台湾的。当时处朋友时,变态说在大陆发展,不会台湾,两个人一起在女儿工作地城市奋斗。

谈了两年,双方也都见了家长。

但是,男孩父亲还是把他劝回台湾,继承家族生意。

那年,我让女儿跟男朋友会回台湾过春节(实际上,我走的是一步险棋)。

从台湾回来,在武汉转机时,女儿发信息给我:

「老妈,我回来了,在武汉转机,我还是觉得大陆好!你和我爸就我这么一个女儿,我不能把你们丢下,自己嫁到那么远的地方……」

那一刻,我心花怒放,喜极而泣!

06.尊重女儿的兴趣爱好

女儿从小学四年级时开始学电子琴。

她很有艺术天赋,在电视机前,只要是她喜欢的曲子,听一遍,自己就能坐到电子琴前弹奏出来。

每天自觉练习弹琴之少一个小时,不用监督,不用逼,她是真的喜欢弹琴。

电子琴得考级,她一路绿灯。

快到初三时,改学电子钢琴,老师说,每天练琴时间至少2-3小时。

快上初三了,哪有时间练琴那么长时间啊?但是,我没直接决定,让女儿自己决定。

保证不影响学习文化课,就继续学。

女儿考虑再三,决定放弃。

可是,在她做出决定不学钢琴时,那天,自己在房间里弹了三个多小时的电子琴,坐在琴凳上发呆……

我装作没看见。知道她的决定,做出的很艰难,孩子是忍痛割爱。

这些事,女儿都铭记在心。觉得我尊重她和她的爱好。

笔者给女儿买的儿童读物丛书

06.宠溺的购书

女儿爱看日本动画片,也爱看故事画册。

小学时带她去本市一家新开的图书馆,看到一套她喜欢的画册(【百变小樱】:大大小小几十本彩色画册),因为她喜欢,我一口气买了全套,眼睛都没眨一下。

至今,那套书还在我们家女儿房间的书架上呢。

这件事,让女儿感动,也很触动她内心,她感受到妈妈对她发自内心的爱和宠溺。

给女儿买的童话故事丛书:百变小樱

这件事,做过之后,我都忘了,但是,女儿却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写在最后:

跟女儿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夜深了,篇幅有限,就此止笔。

简单归纳:

1.现在孩子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

比如,谈恋爱,比如,她心心念念的专业和院校,比如,给她买她喜欢的童话丛书。

2.多跟孩子聊天。

这种聊天,不是家长式的,而是朋友式的。

总之,多站在孩子角度,换位思考。

3.虚心接受孩子的批评。

孩子小时候,父母是他们的「老师」,孩子大了,比我们见多识广,父母要虚心做孩子的「学生」,不要高高在上,搞封建家长制那一套。

4.鼓励孩子:不管什么事,要跟爸爸妈妈说实话。

就像演员黄磊所言:

孩子在外面惹事儿不怕,就怕孩子惹了事儿回来不跟你说……

(其实,女儿读初三时,我们娘俩发生过几次激烈的冲突,她关上门,说:

「你是更年期,我才不跟你一样的呢」。

她把门反锁,我进不去,就用菜刀砍她的房门……更年期的女人,真的像疯子一样!

后来,我写信跟女儿道歉,我们握手言和。

再后来,我学会站在女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多包容……

你把孩子作为独立人格的人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孩子就会慢慢跟你敞开心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