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一岁十个月的宝宝患有自闭症,该怎么进行干预?

2024-06-07育儿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家庭干预 康复——如何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 如果对我的方法感兴趣 请关注 头条号 或者 私信我

这个世界/社会是由物品、人、事件组成的,我的方法是让孩子通过事件来认识物品和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先想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认识了某种物品?它是干什么用的,它的名称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做的,什么颜色,在哪得到的,属于谁等这些都是物品的属性,但是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让孩子都搞明白,所以要先挑选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去教授,选哪一个?

答:物品的功能,它是干什么用的。注意,我说的物品的功能并不是让孩子来回答(大人拿着剪刀问:「这是干什么用的?」)

而是当出现需要用剪刀的场景时,孩子知道去拿剪刀

许多机构,老师,家长在刚开始干预时都会让孩子理解物品的名称,这是大错特错的。这个顺序并不符合人类进化的规律,更不符合孩子学习的规律,无论是自闭症孩子还是普通孩子。

举两个例子来证明一下,

1当人类还是类猿人时,会用木棍去插水里的鱼,打掉树上的果子,它们肯定是先会这个工具,然后为了方便交流才给木棍起了名字。树上的水果,猩猩一定是先知道这个东西能吃(功能)然后才给果子起名字:苹果。

2摆在你面前有两个框,一个里面全是手机,另一个里面全是鞋,此时你手中拿着一个做成鞋子外形的手机(不能穿)你会把它放进哪个框里?一定是手机框里。

现在一切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有功能的。

如果按照某些机构的思路先教物品名称,那在例子2中孩子一定会把它放进鞋子框里。

先说

一下教孩子认识物品的顺序:

孩子的强化物:吃的,喝的,玩的(例如奶,彩虹糖,薯片,饼干,面包,小车等)→

围绕着强化物所需要的工具(如:勺子,碗,剪刀,杯子,袋子,电池等)→

孩子生活必须品(如鞋子,袜子,衣服,裤子,枕头,椅子等)→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等)→

孩子经常用到的家具家电(如冰箱,电视,电扇,空调 洗衣机,马桶,柜子,桌子等)→

房间名称(如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

户外场所(如游乐场,超市,医院,公园等)→

交通工具(如汽车,公交车,自行车,滑板车等)

以上是训练初期需要积累的名词至少要学会150个,具体在选择教授哪个物品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物品和孩子自身的利益是否相关,相关性越强孩子学会的就越快。

接下来说一说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做

孩子从零开始到真正理解一个物品共需要五个步骤,

一:体验

二:剧本输入

三:有场景检测

四:无场景检测

五:持续更新剧本

体验:

顾名思义,让孩子亲身体验目标物品的用途,一开始我们要选择孩子的强化物:喜欢吃的喜欢玩的(功能就是吃和玩)

如果你已经按照我之前的几篇文章:

【如何提高孩子注意力】【撞南墙法】孩子就应该已经大量的体验过强化物的功能了,而且都是孩子主动要的。

其他物品也一样,当着孩子面去把目标词汇的功能用出来,如果孩子愿意自己动手尝试最好,他不愿意动手看着大人做也没问题。

剧本输入:在孩子体验的过程中我们把目标词汇说给他听就可以。有两种情况,1是孩子主动要东西,大人把东西给孩子时说:要xx/给你xx/想要xx

2大人也可以主动把强化物给孩子,当强化物出现在孩子眼前时大人说:给你xx/吃xx/玩xx/这里有xx

大人在说的时候,一定要简洁清晰,语速适中。句子控制在六个字以内,且句中不能出现目标词汇以外的任何其它名词,你我他,孩子的名字也不行。(副词,介词,动词可以说)

最重要的是剧本要多样:

1人物多样,家庭成员可以轮番上阵输入,不能总是一个人。

2场景多样,在客厅,厨房,卧室,户外输入。

3目标物品的形态多样,以彩虹糖为例:一颗,一把,带包装的,不带包装的都是彩虹糖。大人在做输入时尽量每次都是彩虹糖不同的形态。

4句式的多样,给你xx/想要xx/要拿xx/这里有xx。每次输入尽量都用不同的句式(再强调下:简单清晰,语速适中)

5事件多样,可以用剪刀拆快递,剪开包装袋,剪开胶带,剪开绳子(事件越多样,孩子就不容易刻板,对物品的认识就更深刻)

6时间多样,大人要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给孩子输入。一个目标词汇一天最多给孩子输入五个剧本(不是越多越好)

一天中大人可以输入几个目标词汇呢?

答:循序渐进,刚开始教孩子名词建议大人只选一个目标词汇写五个剧本进行输入。随着孩子学会新词的速度越来越快,大人设计剧本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那大人就可以逐渐增多每天输入的目标词汇的数量: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有场景检测:

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有没有真的学会目标词汇。(大人千万不要拿着目标物品去问孩子:」这是什么呀?」)

我们要做的是先把孩子体验过的场景展示出来。以剪刀为例:

先把快递拿出来,然后给孩子发指令:「去拿剪刀」(此时剪刀要摆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同时剪刀旁边要有一个其他的物品作为干扰)不过孩子能拿对,大人就接过剪刀开始拆快递。如果拿错,大人就指着剪刀告诉孩子这个是剪刀,然后拿起剪刀拆快递就可以了。

如果通过了,明天再测试也要剧本多样(换人,换地点,换物品形态,换时间,换句式)同时干扰物可以多加一个(每次测试通过下一次测试的干扰物都要比上一次多一个)

注意:一个目标物品每天只能测一次,连续三天有场景测试通过,就可以进入无场景测试。

无场景检查:

还是剪刀为例:这次我们用剪刀拆外卖的袋子。但此时大人是不可以让孩子看到外卖的袋子的(大人准备好场景,但不给孩子展示)

然后给孩子发指令:「把剪刀拿来。」

如果孩子拿对,大人再拿出外卖,开始剪开。(此时孩子可能已经跑开了或者根本就没有看我们用剪刀干了什么也没关系)

如果孩子没有拿对,大人就告诉孩子这是剪刀,然后拿起来拆外卖(测试不通过)

注意:连续三天无场景测试通过就可以隔一天测一次,连续三次通过,就隔两天测一次,连续三次通过,就隔三天测一次,以此类推,直到每周测一次,连续三周通过,这个目标词汇孩子就真正认识了。

持续更新剧本:

孩子真正认识了目标词汇后,如果大人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孩子没有经历过的剧本,只需要给孩子输入一下就可以了,每一次的新剧本输入都是让孩子对此目标词汇增加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上所有步骤都是大方向,每位小朋友需要注意的细节都会不同,大人要在教授的过程中进行微调,回合结束后要进行复盘为下次教学做准备。最好是在我们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一步步地完成,这样可以避开很多坑从而节省时间。

当孩子掌握150个名词以后就可以用剧本输入其它更抽象的词汇,比如形容词,方位词,职业,性别等。

以后有时间我会慢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