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带女儿北京见世面,樊登看后坦言:多少家庭在严重损伤孩子大脑

2024-08-30育儿



之前和身边家长聊天,很多人都说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不想吼孩子,但是总忍不住。


孩子也是吼了才肯听话, 所以家里经常写作业吼、不让玩游戏吼、吃饭吼、洗漱吼。


我其实特别想跟大家分享樊登讲过的一段亲身经历, 提到了一种比吼还好用的方法,也许会有帮助。


有次樊登从库尔勒出差回来,偶然听到身后一对母女在对话,不长的时间里,妈妈吼了孩子好几次。


第一次,妈妈攻击女儿声音小:「你这么小声谁能听见?算了,你也别跟我说了,不想听!」孩子立马蔫了。


第二次,妈妈攻击女儿的成绩:「这么简单的题,你才考98分,丢不丢人?」


第三次,妈妈啪的一声打在女儿背上,攻击孩子的姿态,骂她:「你还要脸不要脸!」因为嫌孩子弯腰没站直,佝偻着身子。


看到这樊登再也忍不了了,怕妈妈这样下去,孩子就毁了。


他对小姑娘说:「98分已经很高了,挺棒的!」女孩看看他,没敢接话。


这时妈妈就开口了:「库尔勒比起北京可是差远了,听说海淀区的孩子特厉害,一年级就考PET了,而我们连PET是啥都不知道……」


樊登就跟她讲:「你光看海淀孩子考PET了,却没看到海淀自杀、清华退学、得了抑郁症的孩子。


其实,我们不能总骂孩子,这样会把她的前额叶皮质搞坏的。


她的前额叶皮质如果不发育,将来没有自律性,到了青春期你根本就管不了她,会非常危险,而且成绩还会被你越骂越糟糕。」


妈妈一听愣了,「那咋办?」


樊登就建议:「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你的爱,你温柔地跟她说话比什么都重要。」


不知道是因为被陌生人劝导,还是妈妈意识到了刚才的失态,温柔轻抚孩子的头发说了一句:「其实,我闺女还挺乖的。」


当时他就有个感触:父母爱孩子是不假,只是内心的温柔都被焦虑掩盖了,需要一点点被唤醒。


如果孩子犯错时,父母能用鼓励代替批评,用温柔代替训斥,就会把每一次错误化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铺路石。





我相信没几个家长愿意吼孩子,但面对他的拖拉磨蹭、调皮捣蛋,真是嘴比脑快,控制不住会发火。


不过发火之后,孩子可能会越来越难管。


在大脑里有一个很小的区域叫杏仁核,很不起眼,也不具备思考的能力,它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发警报。



如果一件小事,父母音量直接飙高了,孩子敏感的杏仁核就会报警:「不好,危险!要麻烦了,怎么办?要么跑,要么战……」


杏仁核也是会成长的,受到的危险、威胁、威慑越多,它就变得越大。


这意味着孩子越敏感、越警惕,越要和父母对着干,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来。


所以父母突然把音量拔高吼孩子,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


而且还有研究表明:


长期被吼骂和训斥的孩子,体内应激素水平会升高,会导致海马体体积缩减,而海马体是记忆形成的关键脑区。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


找来两个家境相似、性别相同的3岁的孩子。


不同的是,一个孩子常被吼,另一个孩子常被夸。


然后分别给他们的大脑做扫描,发现被吼的孩子,大脑体积明显萎缩,而且脑容量也变小了。

父母的吼骂带来的长期后果就是,让孩子的智力受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也变差了,而且这些几乎不可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被吼完,学习成绩和习惯都不会有明显改观,反而连简单的题都不会了。


如此看来,吼骂与其说是一种严厉教育,倒不如说是一种暴力干扰。





李玫瑾教授特别不赞同对孩子吼叫:「不然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变得特别叛逆。」


你的每一句吼骂,都会像刀子一样戳进孩子心里,让他心里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与其让孩子痛苦,父母后悔,不如现在就试着调整处理问题的思路。


01.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心理学研究发现,哪怕是特别理性的人在思考或决定时,还是难免受到当时情绪的影响。


而情绪是有传染性的,如果大人无法控制情绪,随意发脾气,就会在「踢猫效应」的影响之下,让事情变得更糟,也会让孩子更痛苦。


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会自动屏蔽全世界,包括父母的话。


父母先处理好情绪,再来处理事情,教育过程才会有意义。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每次怒发冲冠吼孩子的时候,全是他的错吗?


在开骂之前,我们可以先冷静3秒钟,问上自己几个问题:


我是不是最近太累了?是不是我昨晚没睡好?是不是我受了什么委屈?


把这些扰乱的外因处理好,会发现根子可能在自己身上,就多了一分对孩子的耐心。


一个家庭里,父母的情绪如同风向标,时刻影响着孩子的幸福感。


不要把无名火倾泻在无辜的孩子身上,自己的坏情绪,也不该让孩子买单。


当我们乐观面对生活中的琐事,反馈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才能让他从中学会宽容、冷静和爱,助力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02.

用积极的语言去暗示孩子。


不少父母教育孩子时,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 不断用消极的语言,让小事扩大化。


看似表达了对孩子的不满,却让孩子觉得父母负能量满满。


如果父母能够换一种积极的语言来处理问题,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之前在知乎上看一位网友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他说自己小时候特别爱踢球,有次把邻居家的名贵花给砸折了。


邻居抓着他不放,还把居委会大妈喊来了,这下把这网友吓坏了。


父亲得知后赶来,一个劲给对方道歉,还拿来了烟酒,才把他接回家。


这时他已经做好了被父亲揍一顿的准备,谁知父亲却突然笑着说:


「你这脚力可以啊!以后准能进足球队!没关系,爸爸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也不用自责放在心上。」


然后,爸爸就带他找了一块适合踢球的地方,陪他玩了一下午。


网友感激父母在他犯错的时候,没有疾声厉色的批评他,而是理解他。


在心理学里有个「递增效应」,说的是人们喜欢 对自己喜欢不断增加的人,而不喜欢那些对自己喜欢减少的人。


即便孩子再小,也能从父母的言语中听出对自己的喜欢,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父母和颜悦色的鼓励,就像一阵暖风缓解了孩子心中的紧张和不适,让他无畏失败和挫折,把不小心的失误变为成长的养料。




03.

用温柔和智慧打出「组合拳」。


多数孩子喜欢温柔和智慧并存的父母,这种以柔克刚反而会让他服服帖帖。


最近看了中国心理应激微反应测试研究第一人姜振宇在访谈中的一段视频,他举过一个自家孩子的例子,我觉得这套「拳法」挺好的。


大儿子初中的三年正赶上口罩时期,绝大部分时间孩子一个人在屋里上网课。


他偶尔会感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说电脑风扇突然就嗡嗡嗡转动起来。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大概率孩子是开着网课玩游戏,再配合他脸上活跃的表情,确定无疑了。



估计这时候很多家长已经忍不住开骂了,但姜振宇没有,他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先验证,还原真相。


先问孩子刚才有没有专注上课,老师讲了什么?


先去验证一下,别冤枉了孩子。


发现孩子确实在电脑上网没听课,又查到他电脑使用记录里有30分钟做了与学习无关的事。


第二步:不扩大,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


很多家长会说,你这孩子从小就不争气,一直在上课的时候就偷看别的。

「一直、永远、一贯、从来」,其实这些话很容易脱口而出。


父母只是想表达这个事的严重性,表明自己很生气。


但在孩子那里,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言过其实了吧」「我就这么一次,没你说的那么严重」。


至于后来家长说了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光陷在负面的情绪里了。


所以姜老师的原则是「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


我们可以问孩子,为什么看了30分钟这个,知道上课应该专注吗?


孩子应该遵守的原则底线是什么,他做错了,是要告诉他的。


第三步:及时复盘,多次打磨帮他成长。


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就要让他反思一下,为什么会错。


下次再错,也要想一想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出错。


一旦孩子和父母达成了一致,这事就好办了。


用这种柔和的沟通方式,父母不发飙,孩子也不炸毛,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家长说一次孩子就能完全改好的,有时他又犯了,还多看了半小时。


姜老师说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多打磨,不断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明确能哪些不能做。


多数孩子的成长路径是相似的,他常走一走,也会歪一歪。


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极富耐心,随时修剪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来来回回总要重复个几十次。



因为孩子的成长路径不是一条带斜率的直线,而是曲线。





我很喜欢【正面管教】中的一句话: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家庭环境中,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性和有责任感。


你骂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可他也许会停止爱自己,逐渐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孩子犯错,也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


考试中的每一道错题,是为了帮孩子更好的检视自我,修补知识点的漏洞。


从某种意义来说, 犯错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为孩子创造了不断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