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苓桂术甘汤治疗头重眩晕医案

2023-12-19养生

一女42岁,平素无著病,唯偶尔感冒即发痰咳,或轻度浮肿,大抵二三剂小青龙汤则霍然。常时身体颇健。突然感觉头重眩晕,于是放下工作就床斜卧,随即外界回转,身体如升降之感,两眼不敢舒放,此时心胸中迫逼,欲吐不能。患者无寒热,亦无特别病象,脉亦正常有力。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一剂即能起床工作,二剂痊愈。

又如一女33岁,平素虽非特别强健,但颇少生病。一日忽感头重头眩,于是就床横卧,继即两眼发花,全身如在空中回旋,其次则呕吐酸水、胸满、口苦。一夜不敢迁移卧位。脉紧弦,除上述症状外无他病。依据「癫眩吐涎沫」之条文投以吴茱萸汤。一剂呕吐止,眩晕减大半。再服一剂病大减。二日后以胸满口苦为目标,转用小柴胡汤一剂,胸胁苦满除。再转苓桂术甘汤三剂各症俱除。

按:眩晕症以中医言之多属于痰,换以现代术语即为水分代谢失常。所以运用苓桂术甘汤疗法者最合适。至于运用苓桂术甘汤必以下述条文为依据:「伤寒若吐若下后,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太阳中篇):「心下有痰饮,胸胁苦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痰饮):「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论:痰咳是湿盛之象。浮肿是水气之象。此头重眩晕者,土湿不能消化水气,水停胃中也。

胃中停饮,主要责于脾胃虚弱,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饮不得四布,停聚中焦,所谓不能「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以致形成种种痰饮病变。【金匮要略】所述「四饮」,其基本病机,皆与胃中停饮有关。【伤寒论】中亦有很多关于胃中停饮证治的论述,尤其是素有水饮之人,外感误治后引发的诸多变证。

一、【枳术汤】

原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组成:枳实、白术。

方解:本方用于治疗气滞水停于心下而出现的脘腹胀满,心下痞坚症,治当行气消胀。方中枳实行气化滞,消坚散痞除满,在【别录】中有关枳实的论述为:「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白术补脾益气燥湿,以助脾之运化,脾得补得燥,则运化自复。

二、【外台茯苓饮】

原文: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呕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组成: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方解:脾虚不能为胃散布津液,因而水停为饮,滞留于胸膈,则满而上逆,以至于吐水,吐伤胃气,所以满不能食。用人参、白术健脾气,以制水饮;生姜、橘皮、枳实除饮消痰以和胃。这样邪去正复,脾胃调和,自能进食。

三、【五苓散】

原文:

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5.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7.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

方解: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白术、茯苓相须,佐以白术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四、【茯苓泽泻汤】

原文: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组成: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方解:本方是以苓桂术甘汤加泽污、生姜组成,取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本方则在其基础上加用泽污以增强从小便渗利水湿的作用,增加生姜以止呕吐。

五、【茯苓甘草汤】

原文:

1.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2.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组成: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

方解:茯苓甘草汤温中化饮,通阳利水。方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生姜温胃散水;炙甘草和中益气。全方共奏温中化饮、通阳行水之功。

六、【苓桂术甘汤】

原文:

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3.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4.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组成: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二两,甘草(炙)二两。

方解:【注解伤寒论】:阳气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阳散气;【内台方议】:此阳气外内皆虚也,故用茯苓为君,白术为臣,以益其不足之阳,经曰:阳不足者,补之以甘,是也;以桂枝为佐,以散里之逆气;以甘草为使,而行阳气,且缓中也;【医宗金鉴】:此汤救麻黄之误汗,其邪尚在太阳,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术,是扶表阳以涤饮也。

七、【真武汤】

原文: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方解: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盖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若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加之水渍筋肉,则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其证因于阳虚水泛,故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辛甘性热,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白芍亦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本经】言其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