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又叫红蓝花,出自【本草图经】,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心、肝经。
注意:孕妇忌服 。
主治: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炮制: 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用法: 内服煎汤,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化学成分
红花含红花黄色素及红花甙。红花甙经盐酸水解,得葡萄糖和红花素。还含15α,20β-二羟基-Δ4-娠烯-3-酮。
另尚含脂肪油称红花油,是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甘油酯类。
其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药理分析
对心血管作用
红花煎剂小剂量能使心脏轻度兴奋,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大剂量则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
此外红花黄色素具有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
对缺氧的影响
动物实验发现红花黄色素具有抗疲劳和增强缺氧耐受力的功能。
对子宫作用
红花煎剂对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子宫给药后紧张性或节律性明显增加,有时兴奋作用强烈,可引起痉挛。对已孕子宫的作用比未孕者更为明显。
镇痛抗炎作用
红花黄色素有明显增强巴比妥及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其作用与用量成平行关系。并对炎症有抑制反应。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红花提取物,能减轻由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说明红花降低卒中发生率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有一定关系。
由于红花可使支循环扩张,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从而减轻脑水肿。
红花又能减轻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使下降的神经介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这可能也是红花减轻脑水肿的机理之一。
配伍
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 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先煎花、木:然后入酒,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红蓝花。以酒,煎减半,顿服,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治跌打及墙壁压伤: 川麻,木香,红花,甘草。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治胎衣不下: 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典籍记载
【本草经疏】: 红蓝花,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者,缘恶血不下,逆上冲心,故神昏而晕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恶血下行,则晕与口噤自止。
【药品化义】: 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
【本草汇言】: 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
【开宝本草】: 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本内容仅供学习分享参考,因篇幅问题,不能面面俱到,还请多多指正。
中医讲究辩证治疗,一人一方,文中方剂均应平台要求略去克重,切勿自行服药,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