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炎炎夏日,清热解暑佳品——荷叶丨本草驿站

2024-07-07养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 【本草驿站】专栏,逢周六推送! 栏目文章均由医院药学部中药师撰写。内容包括:岭南本草故事、常用本草功效介绍、本草药膳、中药及中成药的日常使用等,实用、精彩!敬请关注!

炎炎夏日,清热解暑佳品——荷叶

文/药学部 陈秋玲中药师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炎炎酷暑,荷花盛开,荷叶繁茂,正是赏荷好时节。漫步湖边池畔,红粉多姿的荷花,浓淡碧绿的荷叶,满屏都是夏天的味道。清人历鹗诗云:「荷叶绕门香胜花」。

荷叶不仅可用于观赏,其实还是炎炎夏日不可多得的既可作食材、又可入药用的消暑佳品,1991年已被列入国家卫生部发布的药食两用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中。

图1 荷花

荷叶最早记载于唐代的【食疗本草】:「其子房及叶皆破血」。【嘉祐本草】中载「荷叶,止渴,落胞,杀蕈毒,并产后口干,心肺燥,烦闷,入药炙用之。」 明代【滇南本草】中记载:「白莲叶入气,红莲叶入血。性微温,味辛平。其茎中空,于卦为震,升也,阳也。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发晕,清痰泄气,止呕,头闷疼。」

一、来源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除去叶柄,折成半圆形或折扇形,干燥。夏季,亦用鲜叶或初生嫩叶。荷叶在我国分布范围极广,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及淡水湖泊的浅水区。

二、性状

【药材性状】本品呈半圆形或折扇形,展开后呈类圆形,全缘或稍呈波状,直径20~50 cm。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光滑,有粗脉21~22条,自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叶柄残基。质脆,易破碎。稍有清香气,味微苦。

图2 荷叶药材

图3 荷叶饮片

【饮片性状】荷叶 本品呈不规则的丝状。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光滑,叶脉明显突起。质脆,易破碎。稍有清香气,味微苦。

荷叶炭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气焦香,味涩。

三、功效

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细,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

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荷叶中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荷叶提取物具有降脂减肥、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市面上减肥降脂保健品多含有荷叶,【证治要诀】载:「荷叶灰服之,令人瘦劣」,这也是常用荷叶减肥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食疗药膳

荷叶入馔历史悠久,唐代时就已开始流行用荷叶包裹食材直接蒸熟的吃法,柳宗元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李颀写道「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明末清初的【广东新语】记曰:「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曰荷包饭。」 盛夏时节,碧绿的荷叶包裹上软润爽鲜的食材,荷叶的馨香沁入食材当中,别有一番风味,令人食欲大振

图4糯米鸡

荷叶药食兼用,疗疾保健,验方颇多,现介绍2款简便效佳的药膳:

1、荷叶粥:鲜荷叶1张,大米50g。将鲜荷叶洗净,切丝,荷叶水煎,取汁,去渣,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可清热化痰,祛脂降浊,适用于暑热证及高脂血症。

2、荷叶二花粥:鲜荷叶1张,荷花1朵,扁豆花5朵,大米100g。将鲜荷叶洗净、切丝,先取大米煮粥,待熟后调入荷叶、二花,再煮沸即可服食。可清热解暑,除烦利尿,适用于暑热及高脂血症。

五、注意事项

1、体瘦气血虚弱者慎服。

2、孕妇以及女性月经期不宜饮用。

3、建议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严仲铠,丁立起.中华食疗本草[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3]刘晖晖,陈世彬,赵佳琛,等.经典名方中莲类药材的本草考证[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0):42-54.

[4]邱晴,叶泉英.荷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2024,30(07):50-53+73.

作者介绍

陈秋玲

药学部,中药师

校对:楚惠

编辑:温嘉欣

复核:王晓雪

责编:王爔晨

审定:刘苡婷

订阅号

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缴交住院按金、查询检验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

服务号

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查询检验(查)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

加关注,不迷路,

健康与你同路!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健 康 加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