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哲学思想的匍匐前进

2024-01-16推荐

德国古典哲学的现实历史进程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它摆脱了历史的外在性和偶然性,是现实的历史进程按照自身规律在形式上前后一贯的反映。

一、对以往哲学的超越

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前,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且人与自然被通过各种含混的方式协调起来,在这种理解之下,思维与存在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 。不过这也促使后来者从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发掘出真正本质的对立,即主体与实体的对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往哲学最显著的超越。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五个阶段

1.康德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那里,一开始就提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认为认识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即主体符合于客体,而主体之所以符合客体首先还是由于客体是符合于主体的客体,而不是「自在的客体」。康德妥协式地划分了主体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因此在康德这里,主客体的同一问题只是在现象界片面地得以解决。

2. 费希特

与康德仅仅局限于认识领域片面地解决主体与客体的问题不同,费希特将认识的主体与实践的主体合为一体,将主体的能动性延伸到了自在之物的本体领域。他沿着康德的思路,把自我意识即「自我」的能动活动当做建立客体即「非我」的前提。这个自我自身就在创造它的活动经验,因此一切经验材料都不是现成的,而是它的活动产生出来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首次在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统一。

但这种统一仍局限于主体的狭窄范畴内,它所建立的非我要么是自我的幻想,要么就是自我所不能理解而仍要受其限制的「物自体」的残留。

3. 谢林

费希特主体的局限提示谢林,将立足点转移到主体与客体的原始统一即「绝对同一」上来。绝对同一是主客体绝对无差别的原始状态,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自然与人都是从绝对同一无意识的冲动中,分化和发展出来的。至于绝对同一如何最初产生差别并意识到这种差别,则是理智所无法理解的了,需要依靠神秘的「理智直观」。

4. 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谢林从主客体的同一出发是对的,但不能靠「理智直观」来理解其能动性,必须依靠理性和逻辑。不过不是传统的形式逻辑,而是能动的辩证逻辑,它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概念的自我否定性。所以绝对同一之所以发展出差异,不是由于神秘的力量,而只是由于「同一」这一概念自我否定的本性。

所以主体和实体完全就是一个东西,两者表现为同一逻辑结构,实现为同一历史过程。黑格尔将主体和客体结合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体系,这一整个体系构成了「绝对精神」的全部运动,整个现实世界的等级系统都是它按照一定程序一步步创造出来的。不过绝对精神在创造出黑格尔时代的现实时,便止步了,它的主体性被窒息在了封闭的系统中。

5. 费尔巴哈

在黑格尔的封闭体系上炸开第一个缺口的是费尔巴哈,他所使用的炸药即感性。黑格尔唯一无法封闭的就是感性,所以他干脆把感性撇开了。而费尔巴哈牢牢抓住了「感性-对象性」这个新的本体论原则,直接确证了一系列的现实存在。

不过费尔巴哈没有提出主观能动性原则并将其引入唯物主义理解的主客关系之中,哲学进程似乎又回到了18世纪的旧唯物主义。

三、德国古典哲学并非不结果实的花

正如恩格斯所说,「共产主义」是「从德国本国哲学必然得出的结论」。紧接费尔巴哈之后,马克思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全部成果,在新的基础之上解决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问题。他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突破性的结论,即辩证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