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日本多地大米荒持续,政府拒绝投放储备米;百强房企前 8 月销售近 2.7 万亿元,同比降幅连续 6 个月收窄|早报 20240902

2024-09-02推荐

嘿,这里是知乎早报!

编辑部小李为广大知友准备了每日必看的热点消息和编辑精选的优质内容,更有答主精彩回答等你解锁!

快来和小李互动,一起开启美好的一天吧!

热点速递|BREAKING NEWS

1、日本多地大米荒持续,政府拒绝投放储备米,大阪八成零售店断货,东京不少超市也短缺,受哪些因素影响?

新华社北京 8 月 31 日电,日本多地近期「大米荒」持续,地方政府、零售商和消费者纷纷呼吁中央政府尽快投放储备米,以缓解供应紧张。农林水产省官员 8 月 30 日表示不会采取这一措施,称投放储备米恐对大米流通造成影响。

答主@阳光下的沈同学 提到,日本现在全国大米库存都告急,6 月糙米平均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 14% ,创下2013 年 8 月以来最高纪录。

日本米店很多是每年和批发商提前签购买合同,如果库存不足就会按现货价格追加进货,目前很多米店进货价每公斤已经比签约价格贵 3-5 块钱,不少品种已经断货。米类中越光米上涨 15.6% ,除越光外的粳米上涨 18.0% ,现在就看后面新米上市以后米价压力能不能缓解,看具体产量情况,未来日本肯定会增加对水稻中植的补贴,加大产量,不然大米价格还会因为供需失衡而上涨。
其实日本除了大米其他东西也涨价很厉害,通胀情况已经让日本开始加息了,日本是资源贫乏国能源、原料和食品均依赖进口,7 月份,日本除生鲜食品外的食品上涨 2.6% ,住宿费和手机通信费也同样上涨,反映物价上涨的住宅和汽车保险费也上升,也就是说日本的吃,住,水电,各种都在涨价,今年以来,日本已经或计划上调价格的食品种类累计超过 1 万种。

@每日经济新闻 :分析人士认为,供需矛盾是造成今年日本米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日本政府调整生产政策和极端天气造成日本大米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访日外国游客增加等因素导致大米需求增长,使得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日本大米需求量为 702 万吨,较上年增加11 万吨,为 2014 年以来首次增加。这期间,访日游客人数为此前一年的 2.3 倍。据农林水产省测算,假设每位游客一天吃两顿大大米,那么访日游客一共消费 5.1 万吨大米。
此外,日本气象厅本月早些时候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大地震发生可能性增高的提示,引发部分民众大量购买和囤积大米。

从年初的日元贬值,到中期的股市波动,再到现在的「米荒」问题,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正在经历一场危机......

2、百强房企前 8 月销售近 2.7 万亿元,同比降幅连续 6 个月收窄,机构称金九银十楼市仍承压,如何看待当下楼市?

8 月 31 日晚间,中指研究院、克而瑞、亿翰智库等机构分别公布 2024 年前 8 个月百强房企销售榜单。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前 8 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 26832.4 亿元,同比下降 38.5% (前 7 月同比下降 40.1% ), 累计同比降幅连续 6 个月收窄。

结构设计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Jimmy Chen 说,为了更清晰、直白的表示房地产行业的困境,我贴一张 3 年前,也就是行业最为鼎盛时期——也是波峰转向波谷时刻的数据,即 2021 年 1-8 月国内国内房地产销售榜单,来和今年的数据作对比。

21 年,销售榜销售金额排名第一的是碧桂园,5600 亿,而到了 24 年,排名第一的是保利,2200 亿。也就是说同为「状元」,24 年的销售成绩,连 21 年的一半都不到,大概是有四成,这已经不是「腰斩」,而是「腿斩」了。其实,对比一下两个榜同名次的销售成绩,基本都只有三、四成。
而目前这个榜单中,24 年 1-8 月达到千亿规模的只有 6 家,也许到了年底,这个数字会有所增加,但我谨慎看好,毕竟在 2023 年,全年的销售金额达到千亿的也只有 16 家,而今年行情比去年更差,所以我估计 24 年全年销售额突破千亿的企业估计只有 10 家左右。

答主 @飞跃本屯 认为,分析困难何时结束,那要从困难产生的原因开始——房地产下行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结构性问题:高速城镇化结束了,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停止增长;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随着高薪行业减缓(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也已经开始下降。二是周期性问题:家庭能支持年轻人买房的钱都花出去了,剩下没买房的人多数是因为真没钱。而要广大家庭在攒出来给新一代年轻人买房的钱,总需要不短的时间。
说说怎么解决。解决结构性问题,一是吸引海外买家来,这应该不可能;二是让一线城市的高收入岗位数量大幅上涨,除了强制搬迁一批企业去一线城市外,也没太好的办法。

3、近期部分地方开始恢复或新建「国道收费站」,收费依据从何而来?收费后会有何影响?

近年来,非高速公路取消收费趋势日益明显,多地政府纷纷提前结束原定收费期限的公路收费,甚至斥资回购高速公路,实现本地车辆免费通行。然而,这一趋势似乎正在发生变化。近期,部分地方开始恢复或新建国道收费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平老虎 认为,现在新能源车比例越来越高,自驾游车辆中,新能源车比例越来高,以前隐藏在油费中的税费被断了来源,但是那边还要维护公路,所以,早晚要把丢失的税费找回来。

远期可能是大功率充电的充电桩、家用临时接电充电等,会以技术手段判断并提高电费,反正你们新能源车都买了,也不可能因此把新能源车扔了用回油车。近期的眼见国道维护等等都要支出,却没有收入,所以国道恢复收费也是正常。

答主 @大叔你真棒 觉得,国道收费,看起来可以提高效率,但从整个商业的角度来看,现在更多的还是应该做「退税降税」一类的疏通措施,而不是收费措施。

收费意味着转嫁多余的成本到消费者身上,不管是客车还是货车,最终买单的都是消费者,这对经济复苏来看,并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而在这个消费行为过程中,任何中间的收费环节,都有可能让经济复苏的时间线,再度延长或者推迟。收费可以,但我们必须要考虑长远的利益,而不是考虑到短期的利益。
在恢复国道收费的同时,如何平衡收费与社会效益成为关键问题。收费公路的存在可能会引发公众对交通成本上升的担忧,尤其是对货物运输行业的冲击更为明显。企业和个人可能会选择绕行或减少出行,进而影响道路的使用效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虽然恢复收费能够暂时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但应慎重考虑其长远影响。特别是在自驾游和「交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收费可能抑制游客的出行意愿,不利于地方文旅经济的发展。

编辑精选|EDITOR’S PICKS

1、西周为什么衰落?

这篇文章来自答主→ @锦熙 ,来看更多精彩回答!

1、空间失衡: 众所周知周人起家在殷商的西土,周人伐商的八个与国里大多也在西土的周边。在西周建立之初东方的许多诸侯、部族实际是观望态度,且多次叛乱。表现在周成王时期的武庚、三叔之乱、淮夷、奄国叛乱;周穆王时楚国的离心。周穆王时的徐国、淮夷的叛变。概而言之西周的东半部并不安宁,所以分封诸侯时出现了莱夷首领和太公望争夺地盘的事情。
2、分封制消耗王室的财富和控制力: 西周王室的畿内分布着很多卿大夫贵族的封邑、田产。如周公家族、散氏家族、毛伯家族、召公家族等等,王室需要不断地裂土分封,授予贵族奴隶、车马、土地以褒奖他们的战功和治绩。在分封制的指数效应下,贵族后裔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消耗王室的财富,分化王室对畿内及周边的控制权。到了西周中后期有些贵族之间发生了摩擦,记录在【散氏盘铭】里。一些距离周王室不远地区的国家也自称为王,这一点王国维先生就曾指出,先秦称王似乎并不严格。
3、礼制的衰退、气候的转冷: 西周礼制的衰退我们从周夷王时期,周王听信纪侯的谗言,烹杀齐哀侯一事就可窥一斑。至周厉王则道路以目,最终酿成了国人暴动。周宣王时期干预鲁国的国君继承问题,直接废嫡子而立庶子,正是反映了西周王室及诸侯内部礼乐秩序的逐步崩溃。西周中晚期北方的气候逐渐变冷,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食物、草场变少而逐步南下内迁,和西周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2、为什么人类是 46 条染色体,猩猩却有 48 条?

这篇文章来自答主→ @SME情报员 ,点击主页查看更多精彩回答!

人类为什么要从 48 条染色体变成 46 条染色体? 其实从打包方式来看,46 条染色体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优势,甚至可能造成繁育后代的困难。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种染色体的融合,可能创造出了一些有优势的新基因。这也许能让我们的祖先受益,并通过自然选择得以传播开来。不过,目前还没发现证据支撑这一假说。
而另一种可能,就只能归结于运气了。 在遗传学中就有个概念叫奠基者效应。从 48 到 46,可能并没有产生什么有用的新基因。但刚好,这些变异成 46 条染色体的个体,都集中在了一个相对孤立的环境。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人类祖先都是 48 条染色体的。但因为各种极端的原因,或天灾或人祸,这所有的拥有 48 条染色体的人类都灭绝了,最后只剩下与世隔绝的 46 条染色体人类苟到了最后。再后来,这单一血脉也开枝散叶,遍布全球,所以才有了我们。
奠基者效应示意图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但也并非不可能发生,毕竟人类在过去就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这种浩劫了。我们能活着,本身就幸运得让人难以置信。

每日互动|DISCUSSION

近年来,自驾游逐渐成为了休闲度假的首选方式之一,与跟团游的方式相比,自驾游时间灵活、自发性强、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也有网友认为跟团游则可以提供省心省力的旅游方案,安全更有保障。大家更喜欢哪种旅游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