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揭秘带状疱疹:为什么中老年人更需警惕?

2024-06-04推荐

前两个月回老家,才知道我刚过五十岁的舅妈辞掉了她在幼儿园的工作。在我的印象里,舅妈才踏入中年的行列,身体一向健康又闲不住,每天活力满满地来往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没想到这么突然地就辞职了。

听舅舅说,今年春天的时候,舅妈感觉身体有些疲惫,食欲不如往常,起初以为是因为新学期比较忙累着了。然而几天过去,情况非但没有改善,舅妈的腰侧竟悄然出现了红色的斑点,伴随着阵阵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痛感像是有千万根针在刺。听到这我就觉得症状有点像带状疱疹,忙问看医生了没有。

但长辈们又总是觉得应该问题不大,估计就是有点过敏,自己吃了点过敏药就以为可以了。结果那些红斑逐渐演化成了一串串疱疹,疼痛感也愈发剧烈,日常饮食、睡眠乃至简单的翻身动作,都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这时才去医院检查,确诊舅妈的确是得了难捱的带状疱疹。

其实带状疱疹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只是由于大家的认知不到位,对它不重视。

那么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遭受带状疱疹的袭击?是否有预防手段减轻这种痛苦呢?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可能听着比较陌生,说起水痘大家就熟悉得多了,毕竟很多人都有着被水痘「光顾」的童年记忆。

水痘与带状疱疹实际上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

水痘是大多数人首次遭遇VZV时的表现形式,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特征是全身出现痒感强烈的水疱。在得水痘的过程中,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与病毒作战,大部分病毒会被清除,但有一小部分会潜伏下来,躲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进入休眠状态。

若干年后,当身体的免疫力因为各种原因减弱时,潜伏的VZV可能再次激活,引发的就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与水痘不同,它通常局限长在身体的一侧,呈条带状分布,但其痛苦程度却远远高于水痘。

带状疱疹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 [1] ,全球每年约有270-400万人遭受带状疱疹的困扰,65岁以上人群中每年约有0.8%-1.1%的人会得带状疱疹。在美国,大约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会发展成带状疱疹。

中国部分地区带状疱疹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图

在中国,根据2022年发表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的研究【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显示,中国的一般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波动于(1.90~5.06)/1000人年, 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波动于(3.43~6.64)/1 000人年 [2]

二、如何识别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那么明显,但细心观察家里长辈的身体状况,还是能发现一些初期警报信号:

在发病前几天,许多人会感到受影响区域的皮肤有异样的感觉,如刺痛、瘙痒、极度敏感。最为典型的预兆之一是局部持续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表现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痒、撕裂样,这种疼痛往往先于皮疹出现,是就医的重要线索。

随后,受影响的皮肤区域会出现红斑,接着发展成一群群小水疱,这些水疱沿神经走向排列,形成明显的带状或条纹状分布。如果观察到家里人身上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前往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能加速恢复,还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atic Neuralgia, PHN)。

作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影响了大约9%-34%的患者,不仅会导致持续性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还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如果是眼部、耳朵、面部的带状疱疹还可能威胁视力和听力,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

三、为什么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群体?

在初次感染VZV之后,一小部分病毒会潜伏在人体内,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维持自身基因组的存在,却不进行复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维持VZV潜伏状态的主要力量。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免疫衰老 导致的 免疫力下降 ,为VZV的「复出」创造了条件:

当步入中年之后,身体中能够监视和抑制VZV的免疫细胞数量开始减少,免疫功能衰退。使得免疫细胞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消灭重新激活的病毒,为VZV逃避免疫监控提供了机会。

免疫衰老还伴随着慢性低水平的炎症状态,即「炎性老化」。这种状态不仅不能有效抵抗病原体,反而可能促进病毒的激活。慢性炎症环境下的细胞因子释放,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刺激潜伏的VZV,促使它从休眠中苏醒。

免疫力的衰老为病毒的激活提供了新的窗口期,使得VZV绕过免疫监控重新激活并沿神经纤维传导,最终在皮肤表面形成带状疱疹。

此外,中老年人群中, 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普遍性,进一步加剧了免疫力的下降。例如:高血压患者常常伴随有血管硬化,影响免疫细胞到达感染部位的能力;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微血管损伤,影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分布。

除了生理变化,心理和社会环境同样不可忽视。

中老年人面临的退休、孤独、家庭责任变化等社会角色转换,可能引发精神压力,而长期的 精神压力 能够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抑制免疫功能。

年龄增长伴随的 睡眠质量下降 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良好的睡眠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而睡眠不足则会减少免疫细胞的数量,降低其活性,使身体更易受到病毒侵袭。

四、如何防治带状疱疹?

现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一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止痛管理和抗病毒治疗。

带状疱疹常伴随剧烈疼痛,因此止痛是治疗的重要部分。轻中度疼痛可以通过湿敷减缓,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重度疼痛可能需要阿片类镇痛药物。

抗病毒治疗最好在发病48小时内、水疱出现之前就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但这些药物不能直接治愈疾病,只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而且在水疱出现三天之后可能服用就无效了。

由于带状疱疹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因此预防始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目前预防的方式主要是注射带状疱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