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如何评价影视飓风最新一期节目【3000年前的「神兽」长什么样】?

2024-06-14推荐

先奉上视频地址:3000年的「神兽」

这是影视飓风新一期由vivo提供支持的「一拍即合」节目,整篇视频分为三个脉络:

以追寻奇幻的【山海经】里的动物为出发点在现实世界拍摄拥有类似特征的动物;

在海南、肯尼亚拍摄与山海经学者对谈之间切换来强化奇幻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拍摄成片的处理加工、复原出神兽原貌,最后升华主题,将人类无穷想象力与欲望的承载与强大的影像能力链接起来,展望未来。

我先来说说这期视频的主要内容吧,这期节目的节奏根基在于「寻」、「拍」、「塑」、「思」四步,带领观众与他们一起历险。我们在节目中可以看到在海南拍飞鱼(代山海经的文鳐鱼),等不来合适的镜头(吹了好几天海风)直到第七天才有了转机,在夜晚拍黑水画面。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升格画面(慢镜头),要拍摄飞鱼其实是比较难的,首先是本体体积较小,在船上拍摄意味无法与其拉近距离,需要用长焦望远端来调整构图,而长焦拍摄如何凝固动作就需要大进光量镜头与高速快门,同时为了让观众更清楚地观察飞鱼的飞行姿态与细节,就需要使用升格录制能力将转瞬即逝的动作变慢、延展成我们大脑与眼睛可以接受并观赏的速度。

一般来说野生动物摄影题材这都是需要专业摄影机或者拥有4k视频升格能力的旗舰级无反(机身售价一般在2万以上)配合超长焦镜头(镜头售价一般在7000以上)才能完成的任务,而vivo这次选择和影视飓风合作显然是源于对自己旗舰灭霸(vivo X100 Ultra)自身规格特性与拓展周边有足够的自信:APO级别的长焦端不仅可以在水面强力反射工况下依然提供纯净、低色散的画质,长焦可录制4K120p的能力也是目前业界绝无仅有的。

虽然在视频中转瞬即逝,但依旧被我抓住:Tim与潜水老师给vivo X100U套上潜水壳后在水下进行拍摄的场景。

然后以近距离给大家呈现了美妙的夜间黑水摄影魅力,闪着光泽扇动翅膀的飞鱼在夜晚的海中如同漂浮在宇宙中的精灵一般,这些镜头显然都是在补光探照灯下用广角主摄所拍摄的,在照度较低环境较昏暗的工况下,进光量更大的大光圈镜头配合噪点更低的一英寸大底传感器能尽可能多地捕捉微弱光线并以更清晰细腻的画面主体细节。

在这里我插一句,防水壳这个东西在单反来说是臃肿庞大且昂贵的(由于专业定制与销量较低的缘故,防水壳的售价一般是其所适配的专业相机的数倍)

说实话它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即使因为旅游接触水下摄影,99.9%的人也会选择使用便携水下相机而非数万元的防水壳)。而现在可以给vivo X100 Ultra适配的防水壳以更轻巧便携的姿态且亲民得多的价格呈现在我们面前可供选择,这意味着作为非专业摄影师的我们将有更大的概率在探索旅途中拓展更宽的摄影视角。

然后我非常喜欢的自然摄影师,亲切的雷雨老师出场了(肯尼亚场景),在以前我经常看雷雨老师拿着长枪短炮的视频并学习他的风景拍摄观念与技巧,这是我第一次见他拿着手机去热带进行野生动物拍摄。在肯尼亚拍摄对器材与人的最大考验就是机遇与散热,在浩大的草原游走很多时候能拍到什么动物都要看运气,同时照射会很快提升机器表面与内部的温度,由于热辐射缘故,很多时候器材明明还没拍多久就出现了过热警告。

即使雷雨老师是五月造访肯尼亚(白天气温19-28℃),在没有额外散热的条件下使用手机进行高规格视频录制与高强度拍摄也会迅速提升机内温度、降低操控反应速度。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除了有大面积VC导热板之外,降温背夹可能是当下对摄影师来说最好用的东西了。

之后是峡谷、崖壁与密林的场景,在那里器材将会受到高湿、尘埃、磨损甚至跌落的考验,我们看到了在陡峭坡壁上行走的岩羊(代山海经里的饕餮),密林中艳丽的锦鸡。

如何把它们拍清拍好都受制于当下的环境。无法像岩羊一般如履平地地行走在悬崖峭壁上,谨慎敏感的锦鸡又生人勿近,过于侵犯都会让当下难得的拍摄条件毁于一旦,只有长焦才能在适当安全距离下将主体的细节与信息尽可能照顾到。对手机来说此时的挑战有两点:拍摄峭壁上的岩羊需要在满足清晰度需求下实现尽可能大的变焦范围,拍摄被密林遮蔽的锦鸡并凝固其形态则需要在望远足够强(满足主体画面占比)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进光量(满足凝固力与高信噪比需求)与良好的防抖能力(为成本概率的下限托底)。显然vivo与影视飓风团队的拍摄选址都是为了突显vivo X100 Ultra软硬件性能对各种环境的高超适应力(大光圈一英寸防抖主摄、APO级大光圈防抖望远、全焦段杜比视界录制、可望远可特写的4K120p录制能力、潜水套装等)。

但......如果我是甲方爸爸,面对这样的内容是不会满意的:虽然产品特性已经被完整地表达出来,但大致内容与其他品牌用游记带出特性的思路并无二致,雷同的阐述是很难引发观众的共鸣。这也是聪明的策划为什么给出追寻【山海经】主题的缘故,将碎片化的各地采风内容用一个共性脉络串联起来,这样动机与表达就与其他有了不同。

但这还不够,结尾需要升华主题:将现有的照片与古书里的生灵连接得更紧密一些,并与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领域产生交集。这就有了片尾画师临摹照片,并用VFX让【山海经】里的神兽/怪兽突破次元壁来到现实世界,以此产生升华感。

至此这部「一拍即合」终于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价值,呈现完整也足够新颖。我很喜欢Tim在视频末尾的表达(大致内容:就像「三体人」,我们其实也正在创造让未来考证的【山海经】)。或许你会说「电工大刘」哪是平凡人,这种浪漫之于日常生活何其之难,但如果倒过来看,即使为讨生活放不下名利,也可以在回家途中、闲暇之时望月听雨闻鸟鸣......我们已经多久没有抬头看月亮了?寻找偶尔的小浪漫是给困顿生活的一剂良方。我喜欢看影视飓风的视频不仅仅是因为它展现了年轻人眼中学习、实干、恰饭的视角,而且作为一个开放、乐观、年轻的群体并不乐于和善于装逼,反而坦然承认自己一样面临着辛劳与不易,用热爱与坚守赢得一次又一次全新的体验。电工大刘在出名前就是个平凡人,但是他的坚持与积累为他带来了日后的成就,在我眼里,不知作品未来能否引发轰动的大刘恰恰是「践行并非为了意义而是体验」的代表。

可能你又会说在困顿的生活中找乐子或许是一剂良药,但这对不知从何下手的人来说又何其难......

人是视觉动物,把身边偶遇的小美好记录下来,在以后回忆时自然会带来甜蜜,积累的甜蜜总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良药。偶遇是概率,记录是运气,但沉重是常态,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人们对于所谓的「专业」浅尝辄止后就越来越不愿意带大相机和大镜头四处游走的原因。人又是贪的,身体在拒绝负担,但相机的余韵却在脑海挥之不去。这又是为什么很多人选择旗舰手机作为日常记录工具的原因(在一定负担下尽可能拓展功能与性能的上限)。在今年第一季度还有很多对供应链现状不太了解的朋友觉得旗舰影像手机已经卷到头,几乎没什么可上升空间了,但事实是随着布局科学、精益生产、AI算力的不断进步,手机还在不断呈现出新的有趣的体验,跳出纸面参数与单品思维的限制后,你就会发现它还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拍意想不到的细节(光学层面)、陪你去水下(附件拓展与适应性层面)、防止合影闭眼的抽帧补偿与四季变换的魔法(算力算法维度)。

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一台记录工具了,它可以成为一个影像或者是想法的源头,借助云端算力或是更好的光学规格来实现你自己的创意。我想这也是在AI时代来临之时,手机从一个理性工具向感性助理转变的阶段。

所以影视飓风与vivo选择【山海经】作为主脉络,我想不只是为了呈现影像实力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告诉大家,国人未曾放弃过「浪漫」,那才是我们不同于其他,在这孤独宇宙得以存在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