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资治通鉴:人生发展底线,做到这两个方面就会有保证

2024-02-02推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每当看到这句话,就气得咬牙切齿。最不愿意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

看到这则历史故事,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深思。

公元前209年的那一次征兵,给了有梦想的陈胜一个机会,当时陈胜在两名大秦小吏的监督下,负责带领近千名新招募的人去北京,在行进的途中,因为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导致陈胜等人必定无法按照规定时间赶到目的地。

这件事如果放在现在,估计最多也就是背个处分,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朝的崛起,依靠的原因之一,就是严格的刑法,所以陈胜当年面临的处罚,并不是简单处分,而是「失期当斩」。

既然坐以待毙一定会死,那么为啥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搏一把呢,就是在这种不反一定死,反了还可能活的感召之下,陈胜带人造反了,当时他的亲密战友叫吴广,起义的地方在大泽乡,所以后人称这次起义为大泽乡起义。

在风口浪尖上,他们迅速发展壮大,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就攻克了数座县城,行进数百里,当他们进入陈地时,已经拥有了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名骑兵和数万步兵的武装力量。

但是很快,吴广军内就发生了致命的内讧。田藏假传陈胜的命令,杀害了吴广,并自荐为将领。

陈胜得知此事后,正式任命田藏为将领,以取代吴广的位置。

在撤退的过程中,他的车夫庄贾竟然将他杀害,投靠了秦朝。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抗运动,不到半年时间,就草草了事了。

脑海里突然窜出来一个问号, 陈胜吴广为什么会失败,难道农民创业就一定会失败吗?

我总结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小农思想严重。 小富即安,以为通过简单的斗争,获得眼前的财富能够坚持到永远,没有想到,眼前的财富仅仅就支撑了半年的时间。赚到钱以后,取得地盘以后就选择躺平,没想到危机来的那么快。

第二是以我为主,利益独占。 把目前取得的利益全部划给自己所有,其他人让他们自己再去奋斗。也不想一想,大家跟着你一起奋斗,是为了一起摆脱贫困。如果大家反抗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你自己摆脱贫困的话,那大家还会这么豁出性命去拼杀嘛? 问题是陈胜不仅这么说了,还这么做了。那还有谁跟你铁心打天下?

第三是内部矛盾突出。 在面临生死大敌之前,手下的人还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不团结。力量小的时候要集中力量,这是铁律,但是陈胜他们却过早的分兵,结果被秦军各个击破。

很多人说陈胜吴广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农民起义本身存在局限性。

那么这个局限性该怎么打破呢?我们老百姓想成点儿大事儿,该怎么办呢?

客观来讲,老百姓身上有很多基础问题解决不了。

首先是眼界问题解决不了。没有干工作一眼看到底的能力;其次是管理问题解决不了,人比较多的集体,必然要涉及到复杂的人事管理;第三是分钱的问题解决不了,钱少的时候都好说,钱一多了,百姓出身的人表现的都不是很大气。

翻开厚重的历史,皇权的交替,往往发生在士族,武将,宦官和老皇族之间。从根本上讲他们都是贵族。

什么叫做贵族?就是父辈就很厉害,给下一代创造了很高的工作起点。 你结合一下历史上的那些名人典故,就能轻易的发现这个特点。

如果父辈是平头百姓,那么下一代大概率不会有太引人注目的成就。

还好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在古代功成名就只有走科举一道,在现代还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那么就有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官二代,富二代就一定能成事吗?显然不是。

我们来看一看项羽的例子。

项羽身上,眼界,管理和分钱都存在问题。

先说眼界问题。在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以后,项羽自封霸王,想重走以前的贵族老路,没有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走统一天下的路子, 思想退步,走逆时代的老路,注定是死路一条。

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用人方面,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知道重用,却被离间计轻而易举挑拨了君臣之间的关系,让后人看来可笑。

分钱方面的问题。 分钱只是一个概念,在项羽这个层面更多的是分封官员 ,项羽摸着自己的帅印,摸了半天也不舍得分给立下战功的人。虽然是简单的动作,但是让手底下人看起来寒心呀。

所以你看, 富家子弟和官二代并不天然具备这些能力。

那么第二个问题,历史上就没有平头百姓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吗?

显然是有的,刘家就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刘邦,另外一个是刘备。

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这两个人,刘邦和刘备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们眼界始终放得很高,认为自己有参与这个时代的资本和能力。

在管理上,看透人心的本事,比身边所有人都强,知人善任是最基本的能力。

在分钱方面更是大方,刘邦最信任的人推荐的人,从来都是高官厚禄;刘备更是三顾茅庐。

你看,虽然寒门出贵子概率比较低,但是具备了这些能力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那么摆到眼前的现实问题是, 父辈是老百姓,自己又想成大事儿,我们又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该怎么办?

从历史人物的发展史上我们发现, 想成大事,重点要在扩展内在能力和外在能力两个方面下功夫。

现代社会不可能一个人单独生活,必然要和外界发生联系,个人强大了,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成功地概率就会极大的提升。

首先是对外的要求。最重要的方面是要有人能够帮你。 在古代比较突出的是谋士的角色,在关键时刻,能够有人给你出谋划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再看现在这些大公司,在公司发展的关键阶段之前,都有一些出色的高管帮忙操盘,而且这些高管的履历非常精彩。

还有就是当代大学生的导师,在学生就业的时候,运用个人的资源,给他们推荐一个比较好的岗位。这些都是证明。

要想成事,需要有个高人给你帮忙。

但是人家不愿意帮你怎么办?甚至不愿意见你,该怎么办?

古代有三顾茅庐求诸葛亮,今天有你三次登门求人办事儿。

一般情况下人家跟你不熟,帮你忙的概率不大。

跑腿最少要有三次,如果你确实认为这个人对你很重要的话。

但是 三次过后,人家还不答应你,建议就放弃吧,毕竟不能一点儿脸也不要,就算你继续坚持求下去,大概率会被人家看不起。

其次是对内方面的要求,注重提升反思自省的能力。

要充分的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围绕眼界、管理和分钱三个方面不停的反思,查找自身的不足,及时的改正。

坚持在战争中进步,坚持打一仗进一步,避免同样的问题反复发生,工作以后仍然要坚持学习。

必须要承认,主动学习非常不容易,改掉旧的习惯更加不容易, 没有强大的动机,往往靠一时的新鲜感坚持不下来。

人很容易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坚持不懈的整改需要极大的毅力,确实很难得。

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可能很短的时间内就提升能力到很高的水平,但只要我们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就会始终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的目标只是快与慢的问题罢了。

网上有一则数据,北大副教授刘云杉曾统计了30年的北大学生家庭背景,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尚有3成,但2000-2010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1成左右。

清华2019年在内地的3400余名的本科新生中,来自农村以及贫困地区的为19.3%,北大2019年的这一比例更低,只有16.3%

整体来看,寒门可以出贵子,但是概率的走向趋势并不乐观。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干成点什么事。

不能成事的人相对于能成事的人,一个最浅表化的区别,就是明明知道眼前这么干是对的,还选择漠视,还不去坚持。等到悲剧真正的发生,等到一切恶果发生来不及挽救,就去找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

这是不对的,这是自欺欺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现在人既要认真分辨哪些道理是对的,又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这样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

其实,人只能做自己人生百分之五十的主人,另外一半要交给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而在自己掌握的百分之五十当中,做足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功夫,不断的去对照整改,那你人生发展的底线就有了,剩下的就给交给老天爷随机赠予的机会吧。

人生不易,愿你我看破前途不迷茫。

关注一下吧,我们一起聊聊看历史地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