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医院中最残忍的事情是什么?

2023-08-25推荐

说不上残忍,算奇遇。

我九岁的时候,堂嫂肚子大了,但是全家人却是愁眉苦脸,因为她生病了,去了好多附近的医院,都不知道什么病,没有治疗办法。正当家人愁容满面的时候,乡里计生干部来了,他坚信堂嫂是怀孕,严词说教,让去做流产。堂哥脾气倔,不耐其烦的讲这是病不是怀孕。

当时计划生育风声正紧,很多人去外地偷摸生孩子的事时有发生,所以计生干部不可能相信是病,于是堂哥和这个干部定下协议,去大医院看,如果是怀孕,做流产,如果是病,干部辞职。就这样,堂哥拿着几家亲戚凑出来的钱踏上了去北京治病之路。当然去北京并不是为了协议,而是为了治病。这个协议是堂哥和计生干部争执是不是怀孕激情下的产物。双方都很年轻,容易激动。

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去哪里看病。堂哥带着大着肚子的堂嫂问了好几个路人,他们看着堂嫂硕大的肚子,推荐去协和医院,说协和疑难杂症看的更好。堂哥信心满满的去了协和。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根本入不了院,倔脾气的堂哥不信邪,足足等了两个多月,还是没入院成功。钱花的差不多了,吃饭都成了困难。信捎回家,家人们着急起来。记得当时我们全部亲戚动员起来,有钱的凑钱,没钱的凑鸡蛋,当年人们的挣钱渠道大多是卖鸡蛋,另外,鸡蛋煮熟了再用盐盐好能当饭吃。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妈天天去鸡窝找鸡蛋,嘴里还不时的说着鸡蛋这么少。就这样,又一笔物资送到北京,但只坚持了一个多月,已是山群水尽。当时为什没去其他医院,我不清楚,家人没有说。

堂哥带着堂嫂来到一个街角坐了几个小时发愁,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最后决定带堂嫂去颐和园划划船,不枉此生,回家熬着。

在堂哥和堂嫂商量的时候,他们用的是老家方言(当然只会说老家方言)。他们没注意到,离他们不远的墙根处坐着一位老人。他穿着干净的灰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插着一只文化人标志性的钢笔。他红光满面,慵懒的晒着太阳,时不时的看堂哥他们一眼。

计划落实,随后便是一片沉默。突然旁边那位老人家搭话了。

老人家:「你们是哪里的」

堂哥:「XXX的」

老人家:「我在XXX待过几年,那地方挺好的,人们都很好……」

两个人一问一答聊了好一会儿。

老人家:「你们来北京干什么?」

堂哥:「看病,协和入不了院,看不上病,准备带她玩玩回家。」

老人家看了看堂嫂,沉默了一会儿。只见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钢笔,又拿出一小片纸(具体怎么拿出来的,是一张小纸还是一摞小纸,还是一大张纸撕成小纸片,家人没说),反正堂哥拿到的是一张小纸条。纸条上有一串字,右下角有签名,具体写的内容和签名我就不表述了。

堂哥拿着纸条懵逼了半天,道了谢,带着堂嫂直奔协和。到了医院,虔诚的把纸条递给医生,医生看了纸条,抬头打量堂哥,眼神有些惊讶。随后做了一系列检查,顺利办完住院手续。

堂哥一开始是恍惚,后来是感激,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感谢那位老人。

肚子里是个良性肿瘤,手术很顺利,对于协和来说,是个不难的手术。

出院后,堂哥又去那个遇到贵人的街角尝试寻找那位老人,没找到。

堂哥堂嫂归家,家人亲戚一片欢声。我也得到了生命中第二件(第一件是大舅给买的鞋)心仪的礼物——黄色带条纹的羊毛衫。这件羊毛衫也让我在村里可劲嘚瑟了一段时间。当时是八十年代,羊毛衫只有在大城市才有,我们这样的偏僻小山村可是没见过。

再说那位计生干部,很长一段时间他才来村里,不过他没再找堂哥,当然,他依旧当着计生干部,协议就像刮过的风一样,没人再提起。

后来,堂哥带着几家亲戚留下的干蕨菜和干黄花(这两样野菜是我老家特产,夏天家家上山采来卖掉换钱,再留一部分晒干留着冬天当菜吃。外来人都稀罕这两样野菜。)去北京那个街角寻找那个贵人,想感谢他的帮助,挨着去了两年,每次都要在那个街角等几天,可始终再没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