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暌违四年,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新作【登春台】出版

2024-03-21推荐

时值春分,出茅盾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暌违四年的全新长篇小说【登春台】由译林出版社推出。

格非出生于1964年,至今已经笔耕不辍四十余年,【登春台】将故事着笔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四十余年。书中延续了格非创作脉络中对现代文明的关切,以小说的形式,进行广泛精微的中国社会考察,在社会学基础上对人类和自我等命题做出哲思性探讨。

评论家陈培浩认为:「【登春台】最令我触动的则是不放弃现实、也不放弃对现实的反思,在持续的困境中辨认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想姿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评论道:「这是格非最近的一个高峰文本。比江南三部曲更天人合一,他获得了命运的语法。他不再那么操心修辞。他更自由,更哲学,也更好看。」

【登春台】上市后,受到文学界、评论界和读者广泛好评,目前已迅速加印,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荣登2023【收获】文学榜长篇小说榜、【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等多种重要媒体榜单。作品还被【当代】【作家】等权威期刊转载。

【登春台】的书名取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喻指一种盛世气象,又暗合了小说开篇俯瞰众生、凝神沉思的视角。故事聚焦四十余年里四个人的命运流转,以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四个人物的姓名为题分为四章,讲述各自的故事,并在头尾接续序章与附记两个部分。四个人物的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结,仿佛【天方夜谭】中的套盒机杼,又像是浩瀚宇宙中的微尘。他们的故事,只是这无数微尘中的一角。故事渐渐拼凑成全貌,带读者离开地面,回望时代。

小说的核心地点春台路67号是一个带有深层寓意的物联网公司,而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层层嵌套、可以形成闭环的圆;故事里有一个专门讨论哲学的读书会明夷社,对哲学兴趣浓厚的创业者蒋承泽,充满行动力的植物,更不用说行文中多处出现的关于存在与时间的省思。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民安认为:「【登春台】有尼采意义上的永恒轮回式的时间结构,也有拉图尔意义上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空间结构。连植物都是行动者!如今,物联网不仅是一个公司,而且是一个新的世界法则。」这一层哲学意蕴,也正是格非不断对现实进行反思,在持续的困境中辨认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想姿态的体现。

书评人俞耕耘评价本书道:「【登春台】承载格非对人生况味,生活境遇的深沉涵咏。抒情风致,田野乡间,废窑花院,古寺深宅,大有梭罗、爱默生自然文学的质感肌理。其用散文笔法写故事,并不依赖戏剧性事件,而是有‘过生活’的纪实节奏。这种匀速的原样主义,给小说带来切己体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王菲

(来源:扬子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