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吉利控股宣布与天齐锂业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将向smart品牌投资11亿人民币,且合作不止于财务投资。根据协议,双方计划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优势,最大化产业协同效能。
天齐锂业是我国的「锂王」,和赣锋锂业一起,被业界誉为「锂矿双雄」。投资smart一事可以看出,「锂王」的野心,已经正式进入造车环节,且着眼于整个汽车产业链。
锂矿巨头们嗅觉敏锐,此前,赣锋锂业的身影,也出现在广汽埃安和岚图汽车的合作或融资名单里。和天齐锂业一样,该公司也希望能与造车环节更深度的绑定,提升产业链效率。
2023年以前,锂矿巨头们经历了非常辉煌的日子,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且强势的资源,在新能源行业也赚的盆满钵满。可从今年开始,昔日的锂王们风光不再,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这对曾经的「富贵兄弟」,也迎来了最为艰难的亏损风暴。
以天齐锂业为例,今年4月,二代蒋安琪接手父亲蒋卫平的基业,正式担任天齐锂业的董事长。彼时,天齐锂业是国内风光无两的「锂王」,公司市值高达700亿元。
蒋安琪出生于1987年,完成掌门人接力后,她也成为少有的「85后」女性企二代。和娃哈哈女掌门宗馥莉、碧桂园杨惠妍以及特步的丁佳敏一样,从幕后走向前台的那一刻,置身聚光灯之下,每一个举动都备受瞩目。
不过,蒋安琪或许没料到,履新董事长不到半年,自己和公司迎来最为难熬的低谷。天齐锂业半年报显示,今年1-6月累计营收约642亿元,同比下降74%,净亏损52亿元,反观去年同期,盈利高达64.5亿元。
01
暴风雨已来
今年的危机,对蒋安琪是个考验。
半年亏损超过50亿元,这个数字,已经创下公司有史以来同期的最大规模亏损。
天齐锂业2010年上市以来,2013年经历了一次年度亏损,但彼时的亏损额只有1.3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迎来第一次中期亏损,亏损额为6.97亿元。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无论是金额还是负面影响,都远超过去。
另一边,赣锋锂业也经历了上市以来的中报首亏,董事长李良彬的财富,也较巅峰时期减少了整整50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赣锋锂业营收累计95.9亿元,同比下降47%,亏损额为7.6亿元,同比下降113%。
早在2022年,天齐锂业还有241亿元的盈利,赣锋锂业净利润则高达205亿元,在这个强周期性行业里,曾经的锂业双雄,现在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经营亏损,连带着股价下跌和市值崩塌,蒋安琪继承父业,承受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截至目前,天齐锂业市值较巅峰时期已缩水近2000亿。除了公司运营和重要决策,她需要面对的,还有锂产品价格波动、联营公司SQM(智利)业绩下滑等难题。
挑战一,是更多元的业绩触角。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天齐锂业的业绩表现,高度依赖锂价的波动。在业界,锂价的涨跌不断重塑着细分赛道的竞争格局,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可以改变业绩高度依赖锂价变化和产业周期的局限性。
2023年之后,碳酸锂创下历史最惨烈的下跌,进入2024年,碳酸锂期货价格更是频频搅动悲观的的行情。今年8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跌至8万元/吨的历史低点。
挑战二,是历史遗留的投资收购问题。
天齐锂业的业绩,除了碳酸锂价格走低的影响,还埋有另一个隐患,即前几年频繁的对外收购投资。
如联营公司SQM(智利),为了拿下这家公司,天齐锂业背负了整整四年的债务,但SQM最近官司缠身,业绩下滑,让天齐锂业非常棘手。
赣锋锂业,也在今年迎来了「少东家」,李良彬将其子李承霖提升为赣锋锂业副总裁,这位出生于1996年的「锂二代」,未来或将接棒父亲,演绎蒋安琪一样的剧本。
不过,作为董事长的李良彬,已经多次在公司传递未来的焦虑,他甚至直言,资源问题就像一把刀,悬在公司头上,掉下来,便是企业的终结——
「这一轮竞争,我们不能慢下来,那样的话,公司将错失最重要的发展机会。」作为接棒者的李承霖,走在公司最为关键的十字路口,现阶段也难言轻松。
02
下一站,固态电池
不过,今年年初的述职大会上,李良彬明确提出了未来几年的发展重心,考虑到电动汽车电池及储能电池的需求增长,赣锋锂业短期内将坚持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等方向,寻求新的业务蓝海。
天齐锂业在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锂行业未来的需求增长点来看,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新电池技术的突破。
尤其是金属锂负极材料的技术进步,将对锂原料的需求带来增长,另一边,固态电池将打破锂电池能量密度的天花板,成为提升锂电池性能的新趋势。
天齐锂业布局速度很快。
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目前主要通过投资参股进行介入。通过成都天齐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约3%的股权,天齐锂业香港持有SES AI Corporation约7.97%的股权,对行业前沿技术和商业化进程进行跟踪与观察。
此外,天齐锂业旗下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已经和北京卫蓝新能源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预锂化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竣工验收,并完成两套负极预锂化设备工艺开发。
在业绩沟通会上,该公司对外表示,目前已促成下一代固态电池用硫化锂产品首单销售。
去年,赣锋锂业和长安汽车发布公告,二者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加快(半)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落地,推动向电池上游锂矿资源、锂盐深加工、电池材料,中游电池制造及下游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延伸合作。
赣锋锂业董事会发言人在今年的投资者沟通会上表示,公司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少量车型试装,现阶段正积极与下游车企探讨进一步量产的可能。
二代半固态电池正在研发,据悉,电芯能量密度可以做到400Wh/Kg以上,可通过针刺测试,输出功率高,持续5C以上放电。
值得一提的是,时间轴再往前推,早在2022年,赣锋锂业的固态电池就已经在东风E70上装车量产了,这也是全球首批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
时代变了,方向也变了。
早年,天齐锂业这样的「锂王」,是通过并购成长起来的全球锂业巨无霸。蒋卫平在2012年曾耗资40亿元收购锂矿石巨头泰利森, 2016年又耗巨资收购SQM股权,让公司在大规模并购中一跃成为全球锂业巨鳄。
但也是这些巨额的并购,让公司承载着过高的负债压力,再加上近两年锂价处于周期性低位,「锂王」们已经变得越来越务实了。横向的收购已不再适应新的业务增长曲线,唯有从新的切口突破,才能稳住地位,而技术创新,无疑是新的突破口之一。
财务状况的巨大变化,股价严重下跌,这些都倒逼着昔日的「锂王」加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