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如何看待近期网上关于荣耀 Magic6 系列屏幕的争议,真机实际表现是什么样的?

2024-01-17推荐

关于频闪的争议实际上一直都有,最近的一次我印象中是荣耀90系列上市的时候,关于3840Hz的高频PWM调光以及SVM这个评价标准,荣耀方飞、华为李小龙这些厂商高管,还有魔法师蛋小丁等博主就有过讨论。

只是当时行业还没有大范围地跟进高频PWM调光,所以网上的关注度低一些,没吵起来。随着23年下半年各个厂商都开始做高频PWM调光,这个话题的热度就上来了,这个争议不会少的。

简单看了一下这次荣耀李坤的回应微博,除了按照惯例夸一波自家产品的部分,其余的部分就和之前荣耀方飞的结论是类似的。我先说一下我的看法:

  1. OLED还是该上8T LTPO,这是技术趋势,Magic6系列屏幕素质很顶
  2. 低亮度高频PWM必备,目前Magic6系列做了,全亮度建议给一个可设置项
  3. 全行业可以共同推出一个比SVM更适合的评价指标

我准备就这三个点和大家聊一聊,大家如果有别的看法的话欢迎一起讨论。

首先是材质和电路设计,OLED使用8T LTPO乃至更多TFT的LTPO设计是行业趋势,相对LTPS和之前的7T LTPO,8T LTPO会有更好的功耗和显示表现,能让整机的续航更好。实际上,目前手机行业旗舰和中端产品的一大区别就是是否具备LTPO。

荣耀Magic6系列的这块屏幕素质还是很猛的,抛开局部峰值亮度5000nits这种炫技式的数据,荣耀Magic6系列还有很多实际使用中的亮点:

  • 全系覆盖荣耀巨犀玻璃(高硬度抗跌落的纳米微晶玻璃)
  • 实测可达到的1600nits全局亮度
  • PPI达到了453,达到视网膜屏标准
  • 支持1-120Hz的自适应动态刷新率
  • 4320Hz超高屏PWM调光
  • 高色准与色彩空间自适应
  • 支持Dolby vision和HDR vivid
  • ......
  • 也是得益于8T的设计和荣耀Deburn in方案, Magic6系列在低刷新率下的功耗、残像指标、闪烁噪声、触控等指标均有大幅改善,是 安卓内第一家实现了全天全屏显示AOD功能 的产品,如果使用之前的方案强行落地全天1Hz 全屏AOD功能的话,功耗和屏闪都会很明显,这也是安卓这边之前没做这个功能的原因之一。

    手机行业内无论是苹果,还是华为等厂家,都在最新产品上使用了LTPO屏幕,后续随着价格下来,中低端机型也会慢慢普及,这就和当年大家从LCD慢慢转向到OLED一样,不会回头的。使用更好的技术获得更好的整机体验是行业趋势,这点没得争议。

    再其次是高频PWM调光,关于高频PWM调光对于护眼的意义,目前行业应该是形成了一个共识: 整体具有收益,低亮度下作用大,高亮度下感知不强 。主要的问题是, 这个「高低亮度」的分界点没有一个客观的分界线 ,而做高频PWM是会至少影响到屏幕功耗的,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到显示效果比如亮度不均匀,所以不同厂家选择的分界点不同,这就带来了舆论上的争议。

    这里要辟谣一下哈,部分网友传Magic6是全亮度低频PWM,根据我拿相机的实拍来看并不是的, 目前荣耀Magic6系列屏幕在低亮度下是4320Hz的超高频PWM调光,中高亮下则是类DC调光 ,在低亮度下的大部分条纹很细很浅,部分手机AI算法多帧合成会抹掉条纹。

    荣耀这两个模式的分界线应该是100nits附近, 部分博主认为这个拐点低了 ,比如他们建议下某司最终是选择600nits以下都可以选择高频PWM调光选项(在设置的开发人员选项内开启,标注了会影响显示效果)。荣耀李坤给的理由是这样的:在环境光500lx屏幕亮度150nits的场景,他们实际测算的眼部照度为50-60lx,入眼亮度比为10%左右,三扫和一扫的感知差异差异几乎没有。此外荣耀认为8T屏幕因为有均匀的三次复位,像素点的状态还会更加稳定,体现在整机显示上显示亮度和色度均匀性提升20%,对于人眼的刺激是会更少的。

    如果这个数据没有问题的话,我个人觉得荣耀这个理由倒是也合理。从我这几天的使用来看,无论是白天的使用,还是睡前的小说阅读,我都没有感觉到Magic6相对之前的全亮度1440Hz调光的Magic系列产品会有不适感。

    但是也确实存在小部分高敏感人群会有感知,频闪处理好本身是荣耀此前的优点之一,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个全亮度超高频PWM调光的版本,放在开发人员选项的菜单里面。

    最后是SVM是否适用于手机屏幕测试的争议,目前否定方认为不符合手机实际使用场景,肯定方认为目前没有更好的评价标准,用SVM评价就是最合适的。

    关于这个观点其实我觉得可以直接看荣耀方飞在之前荣耀90系列的文章,那个应该是国内关于SVM不足公开讲的最细致的一篇。


    这篇文章还是值得细读的,大致总结一下就是:

  • 照明场景光线均匀可以平均计算,屏幕闪烁则为亮灭差异,平均值低不代表无感知
  • CIE原文标注了两个公式适用场景,不适用于电子屏幕
  • 中高亮度应考虑用户使用的环境光,当前测试方式的测试探头应拉高加入环境光
  • 不同的探头采样面积和采样时间会影响计算结果,没有客观测算口径
  • 因此,荣耀目前还是认为单光源的闪烁和OLED的扫描机制带来的亮度波动无法做一致性量化,所以CIE_TN_006-2016的SVM不是一个很适合手机屏幕的指标。荣耀更倾向于参考IEEE std 1789-2015的人眼频闪研究,再加上国标GB/T31831-2015对于不同频率下PWM调光的健康风险等级划分,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前提下,不断尝试拉高频率。

    我简单说一下荣耀的两个参考依据。

    前者结论是: 人眼最敏感的频率在80Hz,往两端都是更加耐受的 ,低频在手机上不现实,所以手机调光是越高频越不敏感,但从1400Hz开始敏感性变化不显著,华为李小龙和部分博主关于高频PWM上限的观点其实也出自这里。

    后者结论是: 9Hz到3125Hz内对于波动深度要求为FPF≤f*0.08/2.5 %,高于3125Hz无要求 ,这是荣耀宣传3840Hz就是零风险调光的依据,在Magic6系列上,考虑8T屏复位黑条增加的影响,荣耀进一步提升了频率到4320Hz。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华为虽然一开始说超高频感知不强只需要1440Hz就够了,但是在最新的nova12系列上,华为将高频PWM频率提升到了2160Hz;vivo、OPPO、一加和iQOO新品也是2160Hz;小米新品为3840Hz。 不管嘴炮如何,各家整体的产品迭代趋势还是不断拉高PWM调光的频率,这和荣耀的观点是一致的

    其实我倒是觉得,相比争SVM,有个两全的办法: 国内企业可以一起讨论制定一个适用于电子屏幕的国标 。中国手机和屏幕厂商其实在全世界来看都已经进入第一梯队,完全具备这个能力。在制定过程中各厂家工程师可以充分交流意见,无论是已有的频闪人因研究、照明标准,还是各公司自己的测算数据结论,都可以放进来讨论。

    我对于频闪的了解是从几年前的第一款超高频PWM调光手机开始的,总的来说也不深入。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我很期待更多厂家以及频闪研究深入的博主加入到这个讨论之中来,帮大家给神秘的频闪科普祛魅,这比传统的争论几个表面数字阴阳怪气人身攻击会有益很多。

    至于荣耀Magic6系列的这块屏幕素质大家倒也不必担心,无论是纸面宣传的几个参数,还是实际使用的可视角度、均匀性来看都应该是当前国产产品内最优秀的。护眼方面,无论是支持4320Hz高频PWM的底子,还是基于人因研究丰富的类自然光护眼、助眠显示灯功能,荣耀都做的很到位。如果最终舆论结论是需要调整调光策略的换档阈值,我相信荣耀也乐于给一个手动调整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