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反目!欧盟刚对中国加税,随后大众关闭在德工厂,20万人将失业

2024-09-08推荐

欧盟近期的一纸加税草案,与中国昔日贸易伙伴的关系骤然紧张。

欧盟8月份宣布,将对除特斯拉外的所有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征收高达17%至36%的反补贴关税。随后而至的, 竟是德国工业巨头大众汽车工厂的关闭决定 ,20万家庭的生活轨迹因此改写。

欧盟与中国,究竟是如何从合作走向反目?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纠葛与未来展望?

关税之刃、一把双刃剑

回望过去,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路堪称奇迹。

从2019年在欧洲市场的微不足道0.4%占有率,到如今已跃升至7.9%, 甚至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突破20%大关,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无疑给欧洲本土车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后欧盟开始出昏招了。

据南方都市报8月20日报道:

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显示,比亚迪17.0%;吉利19.3%;上汽集团36.3%;其他合作公司21.3%;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36.3%;决定对特斯拉作为中国出口商实施单独关税税率,现阶段定为9%;

欧盟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加征关税,让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的价格变得更加昂贵,从而为本土车企争取喘息的机会。但实则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暂时缓解本土车企的困境,也可能引发更为复杂的贸易争端和市场混乱。

令人费解的是, 就在这一决定出台的短短十几天后 ,德国汽车巨头大众竟然宣布关停在德国的部分工厂,或裁掉高达20万名员工。

面对欧盟的加税决定,大众的反应令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决定如同晴天霹雳,不仅震惊了德国社会, 也让全球汽车业为之侧目。

大众抉择、壮士断腕

大众关闭德国工厂的决定,明显是一招险棋。

据环球网9月4日报道:

欧洲汽车产业面临非常困难的「严峻时刻」,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正在考虑是否在其87年历史上首次关闭位于德国的工厂,包括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厂。

大众作为业内老牌巨头,与中国市场的合作更是源远流长,双方已有40年的合作历史。

受欧盟加税政策的直接影响,大众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宁可关停在德国的部分工厂,也要确保在中国市场的利益不受损害。

这意味着,不仅至少20万家庭轨迹改变,还对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但在大众高层眼中, 这或许是一次必要的「断腕求生」。

一方面,大众需要应对欧盟加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压力。关闭高成本的德国工厂,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的地区,如中国,成为其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大众也深刻认识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趋势所在,而中国正是这一领域的领跑者。通过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不仅可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还能加速自身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

毕竟, 中国新能源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占领欧洲市场 ,而这对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无疑是一大挑战。

对于大众而言,中国市场早已不仅仅是销量的来源,更是其战略转型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大众不仅拥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更与中国本土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这些优势, 在欧盟加税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场和孵化器,使其能够不断试错、迭代,最终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同样,大众这一举动无疑也给欧盟敲响了警钟:面对来自中国的强劲竞争,单纯依靠关税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堵不如疏。

除此之外,大众的这一决定无疑向其他车企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面对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的举措,即便是行业巨头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这势必会引起其他车企的高度重视,并促使他们审视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和应对策略。

反制与共赢、中国应对

面对欧盟的加税行为, 中国自然也不会轻易接受欧盟的 "偏心"。

有消息称,中国正在研究是否对从欧盟进口的汽车产品提高关税,以示 "以牙还牙"。毕竟,全球都在呼吁节能减排,大排量汽车无疑会产生更多污染,对此适当加税也是合情合理的。

虽然具体的反制措施尚未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将不会坐视欧盟的「双标」行为而无动于衷。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 中国就曾针对欧盟白兰地产品做出过反倾销裁决。

据央视新闻9月5日报道:

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暂时不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下一步,调查机关将继续推进实地核查等工作,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最终裁决。

换言之,尽管已经认定了欧盟存在倾销行为,但中国并没有立即采取进一步行动,而是给了欧盟一些喘息的机会。

话说回来,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双方都在竭尽全力保护自身利益,同时又不愿彻底破坏已有的合作关系。 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困境,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通过理性对话和包容并蓄的态度来化解矛盾。

而中国更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对话与协商实现共赢,毕竟,在这个日益 "地球村"化的时代,彼此的利益早已紧紧相连。

结语

在这场反目与合作的交织中,我们或许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只有携手共进、互利共赢,才能共同抵御风雨、迎接彩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