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为什么很多人要喝酒?

2024-03-06推荐

很多人要喝酒,可是酒并没有那么好喝。为什么还要喝呢?

酒本身是一种饮品,却并非饮品那么简单。从口感上来说,刚入口的时候,感觉很辣,喝到肚里,火辣辣地难受,并不好喝。但要是有人经常喝酒,而且能够忍受酒精的刺激,就会慢慢上瘾,要靠酒精麻醉神经了。成年人喜欢喝白酒,似乎只有小孩子和女人喜欢喝红酒。白酒虽然辣,但会让人上瘾,而红酒只能算是饮料,不能算是真正的酒————爱喝白酒的男人都这么认为。酒本身就在验证一种诡辩逻辑,本身不好喝,但人们就是要喝。是不是一种悖论?

从来没喝过酒的人第一次喝白酒,一定会认为白酒不好喝,但经常喝就认为好喝了,甚至会成为酒鬼。那为什么明明知道不好喝,还要经常喝呢?因为工作或者感情需要。古代的酒度数低,大多是粮食酒,如果说有假酒行销于世,就一定是在粮食酒里掺了水,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用酒精勾兑酒,甚至整个酒厂没有一粒粮食。在古代,只有权贵们才有喝酒的特权。在民间,倘若一个人经常喝酒,就会被人看成不务正业,浪费粮食。毕竟,酿酒需要很多粮食,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要是用来酿酒岂不是大大的浪费?吃粮食可以活命,喝酒却并不一定能活命。饥饿的时候要吃粮食,不能喝酒,而喝酒的时候,就会忘记酒是粮食酿造的这个朴素的道理。尤其是喝醉的人会说大话,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让人们看了笑话。谁也不会和醉鬼一般见识,就好像谁也不会和疯子一般见识一样。

古代的酒度数低,都是粮食酿造的。民间的男人喜欢喝酒,认为酒是粮食之精,可以喝酒获得营养,获得精气神。即便酒有些辣,也能接受。甚至酒因为难得而成了统治阶级的座上宾,还成了民间少有的东西。在饥荒和战乱期间,很多地方都禁止民间酿酒,以免粮食不够吃。可是,粮食本来就不够吃,人们哪里还有闲心酿酒呢?古代流传下来很多喝酒的故事,不是名人喝酒就是权贵们喝酒,老百姓喝酒的故事并不多。看来,统治阶级不但是肉食者,而且还是酒食者,占用社会优质资源,却并不参加田间劳动。他们喝酒就是要享受财富带来的快乐,要享受人间美味,要体现身份和地位的尊贵,还要体现占用优质资源的优势。倘若他们不喝酒,不吃肉,岂不是留着钱财给别人用?民间的男人们羡慕权贵的生活,却无法达到那样的标准。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要自己酿造村醪,喝一点高粱酒、包谷酒之类的,算是聊以自慰。【水浒传】中的好汉们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算是痛快了,享受了权贵们才能享受的生活。

到了现在,家家都能买得起酒,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喝酒。喜欢喝酒的人一定是被社会关系绑架的人,不然不会克服白酒的辣劲儿,进而上瘾的。现在的白酒比古代的白酒度数高,甚至很多都是酒精勾兑酒,并不是粮食直接酿造的,还添加了香料,让人闻着比较香,却并不能改变辣的味道。为了社会关系,男人可以喝酒,女人也可以喝酒,而酒的文化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大多是从权贵们的圈子流传下来的,还有就是节日文化中蕴藏了酒文化。人们似乎难以抵挡,就要继承酒文化,喝了起来。当然,喝酒的并非都懂酒文化,而是能够喝起来,却并不会有什么反思,也不会认为喝酒就是一种反常的举动。

从生理感觉来说,第一次喝酒滋味并不好受,但人为了面子,为了应酬,为了大家都很高兴,就要喝第二杯,第三杯,慢慢适应了,就不会有什么难受的感觉了,而是认为很好喝。其实,神经已经被酒精麻醉,尝不出好酒还是劣质酒了。品酒专家们从来不喝很多酒,只是用舌头品一品,含在嘴里尝一尝,就吐掉了,却不喝到肚子里,也不会让酒精麻醉神经系统。但经常喝酒的人会上瘾,除了应酬需要喝酒,就是自己喜欢喝了,喝着喝着就上瘾了,戒不掉了。很多农民喜欢喝酒,认为喝酒代表好的生活,起码可以获得好的体验。尤其是喝了酒之后飘飘欲仙的感觉,和抽烟的感觉差不多,其实都是麻醉神经,但为什么要麻醉神经呢?

因为现实不是很如意,需要借助酒精的麻醉暂时逃避现实,暂时快乐一下,时间长了,就有酒瘾了。而一些社交领域从来不缺酒,不但有各种白酒,而且还有各种红酒、饮料、介于酒和饮料之间的东西,还有各种菜肴,算是配酒的东西,当然还有陪酒的人,大多是女人,似乎验证了喝酒的大多是男人的风气。喝酒的人似乎成了被社会关系绑架的人,抑制暂时的辣劲儿,获得被酒精麻醉的快感,同时让别人看到这种「诚意」。而酒桌上也有这种诡辩逻辑,就是自己多喝表示「诚意」。有人劝别人多喝,自己少喝,以免出丑。有权力支配的派酒,还有钱财支配的买单,有各种因为酒而发生的各种关系,有酒桌上谈生意的,有酒驾的,有借酒乱性的,有借酒浇愁的等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却分明发生了。难道酒真的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媒介?

如此来看人们喝酒,似乎就可以理解了。那么辣的玩意儿,居然有很多人喝,还上瘾,是不是滑稽可笑?却分明有些道理,也就推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