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珠峰归属成难题,中尼数次交涉未果,我国登顶放上五星红旗

2024-08-15旅游
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86 米,被称为「世界最高峰」,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珠峰引发诸多争议,主要源于其地理位置。
它的北坡和顶峰在中国,南坡在尼泊尔。
为了争珠峰归属权,中国和尼泊尔自 1955 年建交后,一直在交涉。
【珠峰的历史】
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在我国青藏高原,据西藏佛经说,「朱母朗马」是珠穆朗玛的藏语翻译,在藏族人心中,「朱母」意为「女神」,「朗马」即「母亲」。
世代守护珠峰的藏民们,把珠穆朗玛峰视为「母亲」,它是他们的神山,珠峰与藏民自古以来就是一体的。
并且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珠穆朗玛峰最早的记录出现在 1271 年的元朝。
据元朝留下的文献记录,那会儿元朝把珠穆朗玛峰叫作「次仁玛」。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派了两个喇嘛去西藏,第一次确定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在中国境内,并把它写在了【皇舆全览图】这本书里。
但英国人正式标注珠峰,可比中国人晚了一百多年。
珠穆朗玛峰的中国名是 1952 年由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确定的,虽然名字定了,但归属权可没那么容易。
珠峰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一半在中国,一半在尼泊尔,所以中尼两国为珠峰的归属权,多年来一直进行政治交流。
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尼泊尔人叫它「萨加玛塔」,意思是「天空之神」或「世界之巅」。
中国人觉得,珠峰属于中国;尼泊尔人觉得,萨加玛塔峰属于尼泊尔。
珠峰的归属问题,是中尼建交以来一直很关键且难解决的事。1955 年 8 月 1 日,中尼正式建交,这个问题就被提上日程了。
【中尼多次交涉】
中尼建交五年后,1960 年 3 月,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当时接见他的正是周恩来总理。
在中尼第三次会谈上,柯伊拉腊和周总理第一次提到了「珠峰归属权」这个多年来一直有争议的问题。
对此,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称:「萨加玛塔峰属于尼泊尔。」
但是对于柯伊拉腊的言论,周总理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珠峰在中国,这是有依据的,而且这个依据早在元朝就已经确定了。可珠峰在尼泊尔,却没有依据。」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尼泊尔人,对珠峰都有很深厚的民族感情,所以不管哪一方把珠峰都占为己有,对另一方来说都太不公平了。
虽然周总理说得很在理,也很动情,但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并不这么想。对此,毛主席向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毛主席说:「珠峰要是全给你们尼泊尔,我们心里过不去;要是全给我们中国,你们心里也过不去。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一人一半’,南坡归你们尼泊尔,北坡归我们中国,至于顶峰,也‘一人一半’。」
毛主席提出「一半一半」方案后,还说:「名字嘛,我觉得珠穆朗玛峰不好,萨加玛塔峰也不好,依我看,最好的名字应该是‘中尼友谊峰’,你觉得呢?」
毛主席情商真是太高了,几句话就轻松解决了中尼两国之间的「大麻烦」。
毛主席建议,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表示同意:「既然这样,北坡是你们中国的,南坡是我们尼泊尔的,边界线定在顶峰。」
但紧接着,柯伊拉腊又说:「你们的建议很好,但我得回去做做我尼泊尔人民的工作,需要点时间。」
对此,周总理表示非常赞同和理解,友好地送柯伊拉腊返回尼泊尔。
本以为珠峰归属地问题能圆满解决,结果首相柯伊拉腊却反悔了。
等他回到尼泊尔后,没有公开宣布珠峰归属问题,反而在尼泊尔公开场合煽动「反华」情绪,还说「中国对珠峰归属地提出了很多不合理建议」,导致尼泊尔人民对中国的感情迅速恶化。
尼泊尔人民觉得中国要吞了珠峰?别逗了,这说法太扯了!
周总理知道后,马上飞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在记者会上真诚地说:「中国和尼泊尔一直关系很好,中国从未对珠穆朗玛峰提出过领土要求,所有这些说法都是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煽动的。我们中方已经同意了‘一半一半’的方案,珠峰北坡属于中国,南坡属于尼泊尔。」
对于周总理的表态,不少尼泊尔人仍不认同。
他们觉得尼泊尔人登顶珠峰了,可中国人没有,所以珠峰该归尼泊尔,不该归中国。
不过,尼泊尔人的「珠峰登顶论」并不准确,因为最早征服珠峰的探险队,是由英国的军事登山家带领的,成员包括 9 个英国人、2 个新西兰人和 3 个尼泊尔人。
简单来说,第一次登顶珠峰的探险队,不是纯正的尼泊尔登山队,尼泊尔这样说,没什么依据。
如果哪个国家登顶珠峰,珠峰就属于哪个国家,那英国最应该拥有珠峰。
需要注意的是,珠峰南坡和北坡的攀登难度差别巨大。尼泊尔境内的南坡坡度较缓,而且光照好、气温适中,攀登难度比北坡小很多。
然而反观北坡,那是相当陡峭险峻,一直积雪覆盖,气候反复无常,昼夜变化极大,所以多年来,没有一支登山队能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
据珠峰的攀登记录,1921 年到 1947 年,所有珠峰攀登活动都从中国西藏的北坡开始,但没有一支登山队成功登顶。
后来的登山队都不从西藏进入了,这主要是因为 1950 年以后,西藏明令规定,不许外国登山队再随意从西藏去珠穆朗玛峰,所以后来的登山队都改从尼泊尔的南坡进了。
尼泊尔人叫嚣,中国人民没有退缩,而是很淡定地应对。
如果中国人从中国境内的北坡登顶珠峰了,尼泊尔就得答应「一人一半」的法子。
尼泊尔方面欣然表示认同,因为不光他们,全球各国也都不认为中国能从北坡登上珠峰山顶。
【会当凌绝顶——中国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
1958 年,苏联邀请中国联合登山,两国代表商讨后,很快确定了具体计划。
苏联邀请中国,可不是心血来潮。
上世纪 50 年代的时候,登山在苏联已经挺流行了,但因为苏联的地理位置,能爬的高山不多,所以苏联人就盯上了中国,因为中国有好多高海拔山峰。
这事儿啊,当时的体委主任贺龙特别积极,他不断努力,终于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同意两国联合登山。
在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后,两国制定了「三年攀登计划」:1958 年对珠峰北坡的地势、气候和环境进行侦察;1959 年派出多支先锋登山队进行试登;1960 年正式开展珠峰登顶行动。
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1959 年,由于种种原因,攀登计划被耽误了。等一切都解决了,中方致电苏联,可苏联却轻飘飘地回了一句:「你们做好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准备了吗?」
后来苏联明确表示,短时间内不打算履行先前商量好的计划。
这结果,大家都挺无奈的。贺龙知道后,回北京找登山队负责人问:「苏联要撤,就咱自己爬,你们有把握不?」
沉默了一会儿,登山运动员史占春说:「我们登山本身就有难度,关键是我们没有 8000 米以上攀登所需的装备。」
得嘞,攀登的时候,每向上一米,都可能有好多未知的危险,要是没抵御危险的装备,那攀登计划就甭想实行了。
按之前和苏联说好的,8000 米以上的装备苏联提供,但现在苏联要撤,就别指望他们给中国装备了。
因此,装备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贺龙思考了很久,突然想到:「苏联不提供装备,那我们可以去买呀!」
他问史占春装备最好的是哪里,史占春说完后,贺龙说:「那咱们先列个预算清单,然后我给上面写报告。」
面对运动员们期待的目光,贺龙斩钉截铁地说:「苏联不搞,我们自己来!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准备多年的攀登计划。我们中国人必须争这口气,一定要登顶珠峰,为国争光!」
这话真硬气,把咱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勇气和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刘少奇为买登山装备,专门批了 20 万美金,第一批装备很快就海运到中国了。
为了登顶珠峰,一支汇聚了中国精锐的考察队组建了。根据数据,1960 年攀登珠峰的人加起来有 214 个,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才 24 岁,是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队伍。
这时候,贺龙听到一个意外消息,原来,还有一支印度陆军登山队,打算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
听到这个消息,中国登山队斗志昂扬,因为这次登山不只是中国能否首次北坡登顶的问题,还关系到两国之间的无声较量。
1960 年 3 月 25 日,在珠峰山脚下,中国登山队激情澎湃,高唱国歌,在史占春的带领下,正式向珠峰发起挑战。
史占春是登山队队长,他制定了登山计划,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到 6400 米,第二步到 7600 米。
第三部分很重要哦,要是条件允许,登山队员能成功登顶海拔 8300 的地方,就会一鼓作气地冲顶啦。
经过一番艰难困苦,中国登山队才到达了第三级海拔。
但事与愿违,一场暴风雪说来就来,队员们无法再前进了。在极端艰难和寒冷的条件下,队员们几乎没有补给,每人每天只能靠几口炒面和几块糖果度日。
队员们意志顽强,终于爬上了珠峰 8500 米处。
这会儿,离登顶就差 300 来米了。
虽然他们最后一个突击营地建成了,但在暴风雪中,他们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很多登山队员都冻伤了,有的队员在半路上还牺牲了。贺龙对剩下的队员说:「就算只剩一个人,咱们也要登顶!」
登山队把受伤的队员送去治疗,还挑了个 9 人的「突击小队」。出发前,他们用颤抖但坚定的声音宣誓:「就算一只脚受伤了,我们还有另一只脚......」
最后的挑战开始了,他们先让四个人从海拔 8500 米的地方开始,慢慢地向上爬。
山高空气稀,雪漫人不语,皆谨脚下路,一步一挪移。
大概过了两个多钟头,这四个人才到了「最后关卡」。
史占春和王凤桐曾经确实到过「最后关卡」,但面对近乎垂直的 4 米高岩壁,他们没上去。
这次的突击小队,要去征服那 4 米多高、几乎不可能翻过去的岩壁。
为了让队员成功登顶,突击小队的刘连满自告奋勇当「人梯」,在极其寒冷的天气里,他在风雪中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好让队友能翻过岩壁。
不起眼的 4 米,他们仨竟耗时三个多钟头,可这会儿突击小队一刻都不能歇。
但刘连满太累了,实在爬不动了,于是队友们就把他留在一个避风的地方。
这时候,前进还是后退,仨人心里头都在纠结,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明白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要是错过这次机会,还不知道下次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冲啊!大家心里都这么想。
他们饥饿又寒冷,还有雪盲,但脚步并未停下。历经 19 个小时,终于在 1960 年 5 月 25 日凌晨 4 点 20 分,成功登顶珠峰,这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他们按照约定,取回了山顶上的九块岩石标本,把毛主席的半身塑像放在岩石上,再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上面。
他们是屈银华、王富洲、贡布,还有刘连满一直在等着他们回来。
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成功的消息,一下子传遍全城,谁听了不为之动容、落泪?
与此同时,中国登山队还得知,和他们差不多同一时间出发的印度登山队,因暴风雪不得不放弃。
事后采访,登上珠峰的三人表示:「登顶时,我们都累惨了,哪还有力气想别的,高兴还来不及呢!」「想哭也哭不出来,话也说不出,但就是开心。」「得赶紧下去,刘连满还在下面等着我们呢……」
据说当时刘连满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来,他就用日记本留下了一封简短的遗书告别,好在老天保佑,他不仅活下来了,还等到了正在下山的三个人。
下了山,四人赶忙被送最近的医院,王富洲瘦了 50 斤,屈银华被冻伤的脚后跟和十个脚趾全截了。
他们这次登顶成功真是前所未有的胜利,不过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1961 年,中国和尼泊尔正式签署【中尼边界条约】,两国之间关于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的多年纷争,终于画上句号。
中国登山队会把插在珠峰北坡的五星红旗,向全世界表明,珠峰北坡属于中国领土,无可分割。
【来源:】
徐永清写的【珠峰简史】是 2017 年出版的
裴默农所著的【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于 2002 年出版。
赵迎新主编的【国家记忆共和国难忘瞬间】于 2016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