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莫高窟,了不起的中国颜色 —— 纵跃恒河九色鹿,反弹琵琶伎乐佳

2023-12-09旅游

敦煌·艺绝莫高

读着余秋雨【文化苦旅】中对莫高窟的描述与赞美,欣赏古典舞【丝路花雨】中反弹琵琶的优美身姿,都不止一次激起我对敦煌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无限憧憬。今天,终于来到了久负盛名、坐落在沙漠之巅的"莫高窟"。

一路的尘土飞扬与石窟里紧锁的门窗都让我有些失望,从外观看真没有龙门石窟与云岗石窟那么宏伟。大漠本身就干燥,加上年代久远是没想象那么震撼,不免有些失望有些疑虑,何为艺术繁荣?何为莫高兴盛?

接待我们的是石窟专业讲解员,一身蓝色西装透出些许的文气。他要为一队人讲解,所以大家都带上耳麦方便与他悄声沟通。跟着讲解一个个窟走下来的时候想法完全改变,暗自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不早点来!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它并非炫丽的外表为何能引起世界关注,因为它是人性的、深层的蕴藏。在这儿看到美,看到宗教天地,尤其得知它是中国文化千年的标本时,我叹息、我扼腕、我哭泣,我不知何去何从……

关于宗教天主教、基督教,因为它们是有人讲解,有人传教,让每个入教或即将入教的人明白神是怎么回事,信奉神对自己对他人有何益处,如果对宗教里的行为有不明白不理解之处,也会有人耐心地解释说明。【圣经】里一段段故事讲述着一切。

相反佛经就没有这些,那么多信奉佛教之人很少有人能把佛经讲得很清楚,悟得彻底,而经常听到的是"佛法无边,你自己去领悟吧"!悟?怎么悟?中国那么多寺庙,那么多信徒层次悟性参差不齐怎么悟?悟哪去了?这一直是我心中的不解之谜……

原来,莫高石窟里对于佛经都有清楚记载与体现,每个章节都像圣经一样有解释,而且是那样详细,那样清楚。其实莫高石窟里墙壁上五彩的壁画清楚说明着一切。虽然过了千年,但至今仍留存石窟七百余个、雕塑三千余身、壁画四千五百余平方米,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说明着一切!

曾经被一个西方朋友嘲笑我们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国教,说我们因为没有宗教的约束所以做事没有底线。虽然当时跟他吵得面红耳赤,但内心深处还是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一直觉得佛教也是从国外传过来而不属于本土,但是石窟壁画中的飞天清楚地体现了佛教兴衰的四个阶段,在一些文献中也有明确的记录。

第一阶段,兴起时期。受印度与西域的影响,国外宗教色彩浓烈。

第二阶段,创新期。佛教与道教,西域与中原的相融合,属于中西合并式。虽然比较乱,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内容。

第三阶段,鼎盛期。汉唐时代我们完全吸收了佛教的精华,进入成熟鼎盛时期,并用自己最出色最艺术的形象发扬光大,包括飞天完全是中国化的。

第四阶段,没落期。因蒙古人侵令文化停滞不前。几百年的满清统治让文化萧条没有创新,他们自己的文化也没有很好发扬,似乎被汉人同化得没了自己的信仰。那个时期文化色彩非常拙劣,飞天的造型动作呆板,已经失去生命力。

满清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仿制品,一个民族失去了原有的技术水平与特点,这本身就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哀……

飞天不仅仅是艺术形象的体现,它与静止僵化的佛像相融合,使佛场更隆重,让听法护法更多元化,让佛教的色彩更具浓烈一些。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有自己宗教的民族。当代寺院里每天仍有众多虔诚的佛教徒在那顶礼膜拜,可除了许愿祈福,求财求官求运,有几个知道佛法是怎么回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通过宗教的力量来做点事,或者捍卫这个民族的文化乃至文明?

神与佛都是让人用功德之心对社会对他人有一定贡献,用宗教行为约束制约人们罪恶的滋生,让人们知道善意、忠诚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实际是一种向心力与凝聚力的行为。

这些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壁画,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是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是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我的一位好朋友,曾经多次自费来莫高石窟,一住就是半个月,专门研究飞天舞蹈造型。她曾经对我说她太喜欢石窟里的飞天了,尤其是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柔和的色彩、飞动的线条,每每看到墙壁之上的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像随风飘拂的长卷,那婀娜身姿、舒展和谐的表情,都给人一种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令人不自觉随之而来,随之舞动。

她说飞天的反弹琵琶在汉唐当时非常盛行。琵琶作为乐器本身就很难操作,而且是在高速旋转情况下舞动并反弹。从她们面部轻松的表情和动作的高难度来看,是有张力与爆发力的。可见当时飞天是个个身怀绝技的,舞艺超群的。

舞蹈讲究的是肢体语言的感染力,不能用固化的框架一味讲究功底的协调性。芭蕾舞用"抻拉"让人表现无限伸展的美,开、绷、直把身体很好舒展开才能做出漂亮的"阿拉贝斯克"动作,要求瞬间收紧的速度和短暂急促的爆发力相结合。而古典舞讲究的是"沉"与身韵融合,长袖、纤腰的玄淡与俊逸。所有动作中没有绝对直的造型,像从画中款款走出来。实际就是复原壁画的一种舞蹈,动作也是从以佛的静美与道教的八卦圆来体现。

两种舞蹈,一个是西方圣路易十四时期产物,一个是汉唐时期产物。这就是艺术鼎盛,就是国家鼎盛的最好见证!

在大漠古城里穿上那套崭新汉服时,真的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汉代的女子或飞天,不自觉地甩袖起舞把剑弄清风,不自觉唱起:"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我心想:不要看我那拿剑的手;看就看我未拿剑的手与剑尖的韵。不要看我未拿剑的手的韵;看就看我眼神与剑尖的融,那方是舞剑的人!

看到这些动情描绘的飞天,似乎感受到了她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灼热的动感!

问讲解员为何佛教的顶是方的?他说是力学原理让建筑更牢固更久远。那基督教堂为什么是圆的?圆也是力学原理,似乎看上去更美观一些,方是直线形,圆是弧线形,而且圆比方更难处理一些。讲解员无语,估计是与宗教的特点原因……

观赏着祖先为我们留下的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的立体艺术,真是无限荣耀!曾经在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的西斯庭里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上千个人物画得惟妙惟肖,每个人物的表情眼神都不一样。曾经为亚当与夏娃那若即若离的手指而痴迷着。曾经为贝尼尼的人物雕刻中那些女人裙子的褶皱与手部细节处理的逼真而叫绝。对西方的能工巧匠的崇拜、赞叹、溢于言表!

当看到释迦牟尼讲法、生病、圆寂的所有图画,而且用"品"的形式来清楚讲述时更是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这不仅仅是佛经的深奥被解开,其艺术深奥的底蕴更是不容置疑。我们现代的"小品"就来自佛经,用很短的时间清楚讲述一个故事就是"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石窟里蕴藏的绚丽瑰宝,是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这些作品跟欧洲艺术巨匠比较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该是骄傲的,把这些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几天来小导游的一问三不知与讲解员知识的局限固化让人不免担心,如果国人和我们的下一代都是这个样子真是很悲哀的事情,我们的文化传承还能持续多久?

莫言在【伊斯坦布尔--- 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后写道:"在天空中冷空气跟热空气交融会合的地方,必然会降下雨露;海洋里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会繁衍鱼类;人类社会多种文化碰撞,总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

莫高窟正是如此之代表!

艺绝莫高

文:海贝儿

汉唐千年孕昭画,灵韵鲜彩凝刹那。

梵界俗宇环飞天,清莲净瓶动袈裟。

纵跃恒河九色鹿,反弹琵琶伎乐佳。

人云西洋多巨匠,枯漠高艺在华夏。

图文:海贝儿 编辑:Momode

@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