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贵州铜仁市松桃、印江、江口三县交界的乌罗镇,探讨杨氏土司来源

2024-01-23旅游

三阳谷游玩后本想直接走乌罗镇,因走错路来到冷水溪镇,在冷水溪镇逛一圈才来到乌罗,此时已经是傍晚,索性在乌罗小住一晚。第二天早晨正想着在乌罗镇怎么玩,正好看到很多人在街上来来回回。远离城区的乌罗镇,一大早就这么热闹,无非就是赶场。出门游玩无非就是图一个热闹,碰上赶场内心说不出的喜悦,体验一下黔北小镇的热闹或许就是本次游玩最大的乐趣。

乌罗镇位于松桃县西部,西与印江县木黄镇、南与江口县太平乡接壤,距离县城76公里,镇域面积174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户籍人口为2.9万余人。2.9万余人的乡镇,对于平原地带来说不算大,但是对于黔北山区来说绝对是个大镇。乌罗镇所处的位置实在山区间最大的一处平坝边沿,以这样的地理环境,可以说是房源五十里内最富饶的地方。说方圆百里内最富饶的地方或许会有人发笑,但追溯历史,乌罗镇曾经是地市级单位,比起现在的铜仁市地位还要高。

说乌罗镇历史上比铜仁市的地位高不是没有根据的,乌罗镇在唐朝贞观4年(630)设乌罗洞,洞是唐朝时期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jimi)制度,所谓的羁縻制度就是土官治土人。洞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县,不同的是洞是土人管土人制度,洞的最高长官拥有高度自治权。乌罗设洞的时候铜仁都没有这个地方,铜仁府则是宋代有人在一口铜岩的山洞捡到三个铜人,因此铜岩改为铜人,后用异音更名为铜仁。

北宋开宝8年(975)设乌罗长官司,乌罗长官司就是所谓的乌罗土司,首任乌罗长官司是杨光党,杨光党则是杨通诚的儿子,据说还是个长子。杨通诚是何等人物,竟然能让自己的长子出任乌罗首任长官司。要知道杨光党如何当上乌罗首任长官司,就要先了解一下杨通诚。杨通诚在很多文献中有很多的名字,好比如杨通晟、杨通塍等,最后出现杨通诚,可能是因为同音,编辑文献的时候避免麻烦就用城来替代。

宋政和4年(1114)在孟溪堡设龙泉葛泽长官司,杨通诚授封巴乜孟溪土同知。同知是唐朝时期设的地方副官职,类似于现在的副官。宋代的土司制度有最高长官司,旗下有三副手,一个掌管内务,一个掌管司务,还有一个就是掌管军务。杨通诚身为武将出身,毫无疑问,杨通诚就是当时统领孟溪的暴力部门,几乎能说在地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号人物。杨通诚授封孟溪同知后一直相安无事,过着闷闷不乐的生活,毕竟是个武官,生活过着太过平淡反而觉得不好受,想干点事但又不知从何下手,不可谓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宋理宗淳祐12年(1252),平茶、邑梅、石耶等洞因矛盾升级而暴乱,随着暴乱的推进蔓延的孟溪。为平定这场叛乱,北宋朝廷命思南宣慰司平定这场暴乱,思南宣慰司则命下属孟溪长官司出兵。杨通诚领命带兵平乱,暴乱使得杨通诚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更为后来的乌罗土司打下基础。杨通诚带领杨光党、杨光辅、杨光彤、杨光隆、杨光贵五子,统领精兵两千,经过近一年的征战,暴乱终于平息。平息战乱后朝廷设平茶、石耶、邑梅、乌罗4个长官司,杨光党出任乌罗长官司、杨光辅出任邑梅长官司、杨光彤出任平茶长官司、杨光隆则出任石耶长官司,杨光贵则负责清水(岑巩清溪)一带的富饶之地,发展禽牧业。

蒙古铁骑入武陵地区平九溪十八洞,杨氏几大土司则归顺元朝,仍受思南宣慰司节制,可能是蒙古铁骑的肤色跟汉人接近,加上蒙古铁骑当中参有汉人降军,要是知道蒙古铁骑不是汉人,想来以杨氏土司的彪悍作风,不跟蒙古铁骑拼个你死我活才怪,好在杨氏土司克制,要不然元朝之后再无杨氏土司什么事。蒙古铁骑来势汹汹,但统治阶层不会管理江山,最后被朱元璋统领的人民军推翻元朝。

明朝洪武年间,黔北一带的所有大小土司归顺大明,起初朱元璋还想安排流官使目。各大小土司认为排使目就是不信任,监视,朱元璋刚站稳脚跟,江山未稳,只能答应各大小土司的要求。明朝洪武7年(1374),明朝廷同意从平茶析出增设溶溪芝子坪长官司,杨光贵的孙子杨世荣任长官司,杨通诚则被称为川黔边一带五土司始祖。

明朝永乐元年,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因争夺硃矿而大打出手,原本以为是两个田氏土司之间的打闹,过一段时间就平息下来。没想到最后竟然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双方尽出精兵,誓不将对方杀光不收兵。如果说一方打胜还好,田氏土司起码还有一方继续世袭下来,问题是两者开战后实力大大降低,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足以威胁到朝廷,明朝廷就顺水推舟将思南、思州两宣慰司改土归流。

明朝永乐13年(1415),朝廷为了削弱地方土司力量,将原思州宣慰司的22个长官司分设思州、新化、黎平、镇远4府,原思南宣慰司分设思南、乌罗、铜仁、石阡4府。原先宣慰司节制长官司,宣慰司是土官,改土归流后设的府,府是流官,节制的长官司则是土官,好在流官吃的是朝廷饭,要是流官向土官要经费,想来地方各大土司又得跟朝廷作对,引来战争都有可能。

明朝永乐年间设的乌罗府管有乌罗、平头、答意(长坪乡地甲村)、治古(正大镇新寨)、郎溪(印江县朗溪镇)5个长官司。明朝宣德年间。治古、答意两土司因对流官不满而起兵作乱,一度影响到铜仁府。贵州指挥使调明军镇压治古、答意两土司,两年后两土司头目被处死,治古、答意两土司被撤销。治古、答意两土司被撤销后乌罗府只剩下乌罗、郎溪、平头三个长官司,不具备设府条件,乌罗府撤销,乌罗司、平头司由铜仁府节制,郎溪司则归思南府。乌罗镇历史上可跟铜仁平起平坐,就因答意、治古两土司作乱,乌罗府撤销实在不应该,要是乌罗府不被撤销,想来到现在可能是乌罗市而不是乌罗镇。

明朝隆庆2年(1568)乌罗土司城遭大火,据说是有人故意点火。乌罗的杨氏土司实行的是世袭制,土司在当地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自治权是小事,问题是由杀生权,使得杨氏土司内部争权,好比做事宫廷争权一般。土司城在火灾中毁于一旦,不得已在孟溪黑坡建司城,称为黑坡城,没过10年新司城又毁于兵乱。司城毁后又在小寨建司城,史称小寨城。

清军入关后乌罗土司杨宏基归顺,继续世袭乌罗土司,官阶为正六品。清朝雍正帝之后开始对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进行整治,真安州的郑氏土司、罗氏土司、骆氏土司、安氏土司都是在军事镇压下改土归流。乌罗土司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能够幸运的保留下来,没有被改土归流的还有平头土司。乌罗土司一直到民国2年(1913)才改土归流,乌罗土司或许是贵州世袭最长的土司,杨氏土司在渝东南,黔北一带的影响力可见不是一般的大。

民国元年松桃军民厅改为县,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区,乌罗属西区,区公所置于乌罗,民国20年(1931)乌罗属第七区,民国31年(1942)设乌罗乡。解放后乌罗乡属第四区,区公所设于乌罗场,第四区下管有13个乡。1958年乌罗乡改为乌罗 公社,分单干后改为乡,隶属乌罗区。1993年撤销乌罗区,将乌罗、高洞、峰岩3乡合并设乌罗镇。乌罗镇,历史上有设市的底蕴,近代有设县的实力,但改革开放之后发展不前,或许吧,乌罗镇才是最好的归宿。乌罗土司的核心在岑司村,留有小部分痕迹,当天下大雨没能仔细参观是乌罗镇游玩最大的遗憾。

来到乌罗不吃这里的美食真有点说不过去,最喜欢吃 的是这里的油粑粑,还有就是各式各样的粉。米粉,芋头粉,绿豆粉、玉米粉,多得数不胜数,不过东西太多还真吃不过来,往后有时间还来乌罗镇游玩,多吃当地的民间美食。前几天在大路镇吃米豆腐,不知乌罗镇这边有没有这道美食,还有在临近的印江县木黄镇吃豆浆粉。豆浆粉,其实就是用豆浆飞水米粉,热透再吃,满是豆浆味,非常的好吃。

乌罗镇是5天赶一场,赶场日期是农历2和7,喜欢赶场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吃不完的民间美食,体验黔北山区赶场习俗,还有杨氏土司文化的挖掘,更有冷家坝、潜龙洞等文人景观,乌罗镇毕竟是在梵净山脚下,随便指一个地方都能吹出它的美来,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