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关于深入挖掘米仓古道文化助力米仓古道第一城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12-08旅游

摘要:米仓古道即今四川巴中通往陕西汉中的一条古道。因古道穿越两省交界的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亦称米仓古道或米仓间道。自古以来,米仓古道负载着中原与巴蜀地区之间的政治、军事、商旅往来、文化传播等重任,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条军事通道和粮食物资运输要道。本文通过对米仓古道历史文化的梳理,围绕南江打造米仓古道第一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

为助力南江打造米仓古道第一城建设,2023年先后四次深入南江境内米仓古道上多个重要文化节点实地调研,通过查阅系列文献资料,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最终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从2023年4月开始,先后到张家坪公园、石飞河摩崖造像、乐善桥、接龙桥、皇柏林、太子洞、红四门及明城墙、琉璃关、甩甩桥、阳八台、桥亭堡、官仓坪、大坝及断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地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挖掘米仓古道文化、打造米仓古道第一城的规划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建议意见30余条。大家一致认为,南江有着厚重的米仓古道文化,将南江县城定位为「米仓古道第一城」名副其实,打造好「米仓古道第一城」有利于促进南江旅游经济发展,有利于更进一步提升南江知名度。

二、米仓古道文化溯源与梳理

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对米仓古道文化进行了梳理整理。

(一)米仓古道的起源及命名

米仓古道即今四川巴中通往陕西汉中的一条古道。因古道穿越两省交界的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亦称米仓古道或米仓间道。

据考,米仓古道始于夏末商初,当时的巴人为了北上与中原取得联系而开通。秦朝末年,刘邦据汉中为汉王,米仓古道成为巴人向刘邦运送粮草的主要道路,因而米仓古道称之为「粮道」。唐宋以后至清康熙年间,此道先后有「南北路」「王公路」「巴岭路(巴岭山路)」「大行路」之称。清康熙年间,著名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其更名为「米仓道」,其名沿用至今未做改动。

(二)米仓古道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殷高宗的王后妇好,曾率军讨伐巴方,翻越米仓山南下,成功平定了叛乱。周武王挥师伐纣时,板凳蛮前方歌舞相伴,勇猛地充当先锋。秦惠王派遣司马错途经米仓古道,攻取巴蜀,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末时期,楚汉争霸,萧何月下追韩信,途经米仓古道至孤云、两角山下的截贤岭。这次追捕不仅找回了助刘邦成就霸业的将帅之才,还寻回了汉朝那永不褪色的文化图腾。诸葛亮在牟阳城喂饱了战马,张飞扎营于落旗山,蜀军在官仓坪击败了张郃。曹操追击张鲁至巴州,张飞在巴州生擒严颜,诸葛亮命令魏延诱骗张郃去木门道后将其射死。这些三国故事仿佛让那些刀光剑影重现眼前。

武则天软禁李贤太子于巴州,李重茂被废帝流放集州,宰相苏味道被贬任集州刺史,这些都表明米仓古道是唐朝皇家眼中最重要之道。李商隐上任梓州路受阻于巴山而吟唱【夜雨寄北】,成为千古绝唱。

宋人为了纪念刘关张三人,建造了桃园寺。陆游北上驻防汉中抗金。蒙哥率领蒙军南下至合川钓鱼城。李自成和张献忠攻打四川成都时取道米仓古道,为米仓古道历史文化增添了更多的军事色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取道米仓古道支线进入四川通江、南江。巴山游击队经由米仓古道往返于川北陕南,谱写了红军史上一曲悲壮之歌。

生于米仓山下、走出米仓古道参加革命的一级战斗英雄萧国宝,展现了大巴山人忠勇果敢的豪情壮志。由此可知,米仓古道的保存对研究历代政治、军事、文化、商业和古代交通史等具有重要作用。

(三)米仓古道的历史地位

自古以来,米仓古道承载了中原与巴蜀地区之间的政治、军事、商业、文化传播等多项重任,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条军事通道和粮食物资运输要道。它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条流淌的茶马文化长河」「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如今,米仓古道已融入古蜀道,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南宋之前,米仓古道主要作为官道使用,或为官民共用之道。这条通道为川陕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互动、战争攻守以及行政实施提供了基本的交通条件。南宋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东徙、北移,米仓古道的战略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其交通体系的发达仍然使得大量的物流、人流得以通过,从而保持了其繁荣状态。

明清时期,米仓古道开始设立关卡,查禁私贩盐、茶。由于关卡林立,查禁严密,走私商贩日趋减少。因此,从明清时期开始,米仓古道作为官道、军事道路的作用逐渐弱化,行人日渐稀少。

解放后,修建的南江至南郑国道公路、巴陕高速路几乎与米仓古道重合,成为新的「米仓古道」,承载着连接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传统的米仓古道除了本地人生产生活行走和科考外,其作用已被G244国道和巴陕高速两条新的「米仓古道」所取代。

(四)米仓古道上的主要文化资源

米仓古道是南江历史文化的瑰宝,是保存最集中、最完好的地方,也是南江历史文化的「文脉」所在。它涵盖了殷商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和唐宋文化,融合了獠人文化、巴人文化、背夫文化和红军文化,是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精品。

1.文物资源。近年来,在米仓古道沿途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南江博物馆收藏了35116件珍贵文物,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涵盖了新石器时期、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各种器物和金银饰物、铜镜、铜铸佛像、玉石饰物等。此外,还收藏了各种化石和寿山石雕等艺术品。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都充分展示了米仓古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非物质文化资源。米仓古道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形式多样,价值极高。其中包括了巴山背二歌、巴山「茅山歌」、「说春」、「爨坛戏」等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及南江的生活、生产、消费习俗和岁时节令等传统文化。此外,南江的方言俚语、民间剪纸、竹编、雕刻等手工艺,饮食习俗、造纸术、酿造技术等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3.名人文化资源。米仓古道地灵人杰,历代文人雅士英雄豪杰辈出,历史留下了他们经典故事和众多的名诗佳作。与南江有关的历代名人有汉代的韩信、诸葛亮、张飞,唐代的章怀太子李贤、废帝李重茂、大诗人李商隐、宰相苏味道等,宋代陆游以及川陕苏区时期的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王树声等革命先烈。这些历史名人和他们的经典故事以及名诗佳作,都成为了南江历史文化的瑰宝。

4.红色文化资源。米仓古道还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宝库。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取米仓古道支线进入通南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的米仓古道上人来人往,他们有的是发动群众起来打土豪、闹革命的政工干部,有的是全副武装奔赴战场的红军将士,有的是地下交通线(西线)的情报人员。他们在南江这片热土上为狙击敌人三路、六路围攻,发生大大小小的战斗560余次。红军西进后,巴山游击队在米仓山一带开展革命斗争长达5年之久,米仓古道成为游击队的重要军事阵地。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记录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奋斗精神,是南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米仓古道是南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方,也是南江历史文化的「文脉」所在,它涵盖了殷商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和唐宋文化,融合了獠人文化、巴人文化、背夫文化和红军文化,是宗教与世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精品。

三、打造米仓古道第一城的建议

(一)固化米仓古道文化主题内涵

米仓古道,作为古蜀道的重要道路,比古罗马大道历史更悠久,甚至比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的古丝绸之路还要早数百年。表面看来,米仓古道仅仅就是一条路,但它同时是人类文明的开拓,承载了古老的历史与文化。

米仓古道文化与罗马古道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现象异曲同工,均为线型文化现象。过去的米仓古道,以米仓山为界,联络着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从今天的二南路(南江至南郑)和巴陕高速几乎与米仓古道重合,可以看出米仓古道从古至今对连接中原与巴蜀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可以将米仓古道文化内涵定义为「桥梁文化」或「联络文化」。通过米仓古道的「联络」,让中原与巴蜀大地政治相连、经济相通、文化相融。

(二)固化南江全域旅游及县城旅游形象定位

1.南江巴中市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山水画廊、秀美巴中」。南江的山水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县域内的山水风光享誉全国,米仓古道贯穿南北,故南江旅游形象定位可继续沿用「古道画廊、山水南江」。

2.巴中的全域旅游发展中定位为秦巴山旅游重点示范区域,南江是巴中山水旅游的重要部分,同时米仓古道的三分之二部分又在南江,因而以「秦巴山水、古道南江」为南江旅游形象定位也恰如其分。

3.2021年1月,光雾山被国家文旅部命名为AAAAA级旅游景区,要将南江县城打造成光雾山旅游留宿地,让南江真正享受到光雾山AAAAA旅游景区带来的红利,就必须进一步丰富南江县城文化内涵,提升南江县城接纳外地游客的能力。因此在对外宣传上可以定位为「游光雾仙山、赏集州古韵」。

(三)做实米仓古道第一城「十个一」的载体

1.一套统一完善的专项规划。由县住建局牵头,县自然规划局、县文广旅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教科体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国资局、县商务局、县供销社、集州街道办事处配合,制定米仓古道第一城建设的详细规划并分步实施。

2.一次高标准的学术论坛。由县委办牵头在2024年光雾山杜鹃花节期间举办一次「米仓古道第一城研讨论坛」,邀请王子今、彭邦本等对米仓古道文化真正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到南江开展讲座,以专家之名佐证南江实实在在为米仓古道第一城。

3.一个米仓古道第一城的LOGO符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设计一个米仓古道第一城LOGO符号,在旅游宣传、城市建设、书籍出版、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广泛应用。

4.一部米仓古道文化特色精品剧目。由县文广旅局牵头,打造一部反映米仓古道历史文化的舞台剧或半实景剧并常态化商业演出。

5.一首宣传米仓古道第一城的歌曲。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县文广旅局、县融媒体中心配合,公开征集一首唱响米仓古道第一城的歌曲,制作成音乐MV,作为对外宣传南江米仓古道第一城的形象宣传片。

6.一套宣传米仓古道第一城的形象宣传标语。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交通局配合,提炼一套(2-5条)米仓古道第一城宣传标语,在南江周边高速路、国道、机场进行广泛宣传;在县城南北入城道路两侧悬挂永久性的道旗广告标语,让外来游客一进入南江,就能感受到南江为米仓古道第一城的文化氛围.

7.一套雅致的集州十二景命名。由县政协办牵头,召集南江县内外文化名流,进一步明确太子洞、红四门及明城墙、琉璃关、阳八台、文庙、红光山公园(天开蕊榜)、集州步行街、断渠古人类遗址、皇柏林、红鱼湖、九龙山、小巫峡等为集州十二景,讨论取出统一雅致的景点名称并对外发布。

8.一套米仓古道历史文化学术论文集。由县政协办牵头,收录各大报、刊发表的关于米仓古道文化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丰富研究米仓古道文化的理论依据。

9.一个米仓古道文化博物馆(展陈馆)。由县文广旅局牵头,在断渠文旅产业园区内建米仓古道历史文化博物馆(展陈馆),反面展示米仓古道文化。

10.一个专门从事米仓古道文化研究的机构。成立南江县米仓古道文化研究室(或米仓古道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从全县统筹3-5个编制,专门从事米仓古道文化研究,开展米仓古道文化挖掘、传承、保护与利用指导工作,指导米仓古道文化产业发展。

(四)打造米仓古道第一城「一河三园四街区」的特色亮点

1.一河:充分利用南江「几水」河道,在断渠河段、梓潼宫桥河段、宏帆广场河段、中嘴桥河段,打造特色河道景观。每道景观体现一个特色主题。

2.三园:全面提升断渠公园、红光山公园和张家坪公园,让每个公园主题鲜明。增设新的人文景观、旅游设施,增强游客观赏性和参与体验感。

3.四街区:按照吸引游客、服务游客、留住游客的发展理念,在米仓古道北城打造南江黄羊美食街区,在宏帆广场提升南江味道特色小吃街区,在秀水大街打造现代商业街区,在集州步行街打造特色文化街区。

参考文献:

1.王子今·「米仓道」「米仓关」考

2.周书浩·「米仓道」命名蠡测

3.李久晶·汉魏南北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4.梁廷保·米仓古道考

5.郭声波·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

6.彭邦本·米仓道路线与性质初探

7.任江,王婷·四川南江米仓道调查简报

8.陈显远·「米仓道」考略

9.【百科】·米仓古道

10.【网页】百度百科·米仓古道

11.【网页】·米仓古道——搏动的文化之脉

12.巴中旅游·巴中加入大蜀道文化旅游发展联盟

13.【百科】·南江县博物馆

14.川观新闻·5A景区光雾山邀你免费打卡,每一处都是仙境

15.队杨·【巴中日报】·跨越天险 千年梦圆

16.【四川农村日报】·悠悠米仓道 见证古今多少事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在此对摄影师表示感谢!所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