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离开桃花泉后,我们又去了盛产「红嘴香椿」的夹山和山王庄

2024-04-21旅游

离开桃花泉村,又往下一站奔去:山王庄村。

我们是在逯家岭与卧云铺之间的那个风门道关口翻山过去的,但那天山口停了好些辆车子,不知是他们为了攀到风门道关的齐长城上面登高望远观风景而停车,还是因为山口倾倒的一堆渣土封了半拉路面被拦截的缘故。那个大土坷垃堆,看着也能过去,俺就小心翼翼也开了上去,还好没硌着底盘。但为啥要封路呢?

翻山过来没多远有条分叉路,以前走的都是右侧(此处已然分不清东南西北),左侧山路则会去往别的村落。而此位置周边的上恶石坞、下恶石坞、龙堂村、石门村、西厢村、东厢村、上中下三个白秋村、峪口、镇门峪。。。俺们都去过,呵呵,这几年可费了不少汽油钱啦。 有朋友问我为啥总去博山?我要是有钱有闲,肯定走出齐鲁走向世界,不会总围着济南周边转悠,因为我还想去月球三日游呢。

其实咱济南周边这些地方,我也个个都喜爱,人啊,要学会知足,反正我很满足当下,想到这里,低下头狠狠啃一口刚在莱芜路边买的烧饼----一元一个,买了八个,再「就」着昨晚大润发淘鲜达买的喜旺肠,喝着家里带的泰山泉水冲泡的泰山女儿茶,这样的生活不是已经很美好了吗?

途中看到一座古村,村口刻碑写着: 夹山村

夹山村,我们以前也途经过,也仅限于路过,并未下车逗留,这回方向盘在我手里握着,扯后腿的老唐今日也没跟来,当然是「老子」说了算!路边小广场将车子靠墙一停,老妈和二哈同学留在车里,我自个儿进村----刚才老妈在桃花泉村走了不少路,又累坏了。上回带她在南崮山村溜完后又挤进了琉璃大观园,当晚回家老太太就呼呼大睡,第二天也没出门,继续在家休整。跟闺女出门逛荡半天,回家歇一礼拜,可是为啥这老太太逛超市的时候,从不言称「累得慌」?

夹山村,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以来,……盗寇时起,迁徙无常,则散居西山夹山诸村者,遂家焉。」据【谱系图】记载,穆氏当于清初迁来居住。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 均载村名为「夹桑峪」 。

民国十二年(1931年)【博山乡土志】载村名为「夹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为「夹山庄」。

据说是淄博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设博山县夹山办事处于此,现故址尚存。村子特产椿芽,驰名全省。

村口有家店铺,门口大大的招牌上面写着售卖红嘴香椿。「 红嘴香椿」??第一次听到红嘴这俩字。而夹山村盛产红嘴香椿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所查的资料中也有相关介绍: 村里的树一半以上是香椿树,百年以上的大树随处可见,三百年的老香椿树也比较多。

迈步走进村里,这里的房屋布局像极了曾经去过的东、西厢村,还有上白秋和龙堂村,都是一条弯弯的山水河道穿村而过,河道旁林立着一座座古朴的石头老屋。

而且 随处可见挺身直立的香椿树,就是吧,采不着,都在河沟对岸长着馋你呢。山水河沟倒是不宽但却深,得有两米。再者都长在对岸位置,大劈叉成一字马能够着,还有既然村口有售卖香椿的店铺,人家能让你随意采摘??放狗咬你!

使劲咽下满口的哈喇子,选拍了几张照片后回到车里。老妈说刚才又来了一辆大车,下来七八个老头太太进了那家香椿店,买了好些香椿。

最后一站 山王庄村

本来今日博山古村行只安排了桃花泉和山王庄,这不是秉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原则,又半路拐进了夹山嘛。

山王庄也是老村,【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之邀兔崖,八世祖讳山、讳玉兄弟两人,自冶头庄迁双王庄,……」据此,郑氏当于明嘉靖年间在此村定居。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县志】、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均载村名为「山王庄」。郑氏来此定居之前,已有赵氏世居于此。相传明朝以前已有此村。因村处双王山之麓,故定名为「双王庄」。后因「王」与「亡」谐音,村民忌之,遂改村名为「山王庄」。

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传统村落,因是石门地区唯一以「庄」命名的山村,故有「石门第一庄」之称。

只是进村的山路有些损坏,好几处路段出现龟裂状态,若不是看到有几位工人在施工修路,都不敢再往大山深处开车了,因为走了好长一段路,前后都没见到有人有车,一时让人怀疑会否也是座空村?

还好,抵达目的地时,村口大石头上坐着五六位老人在聊家常。

甫一驶入村子,几位老人顿时停下正在热议的「村中大事」,齐刷刷转头将目光射过来,叫人好生尴尬。硬着头皮在他们不远处找地儿停车后,又故作淡定地下车、背包、戴帽、拿手机,头也不回地缓步进入村子深处。纵然没回头,仍能感受到好几双炽热的眼光在身后追随。

我们停车的旁边有一口泉水井,应该是口老井,但在五六十年代又修建了井池,立了石碑。

「跃进」,很有年代感的俩字。我老妈退休前的单位叫「济南第一电机厂」,分为东厂和西厂(可不是刘瑾的东厂哈),东厂在山大路老轻骑东门正冲着,也是咱济南名牌钟表厂康巴斯的对门,后来东厂成了现在的「大舜天成」;老妈的办公室又搬去了西厂,就是现在千佛山医院正北的三庆汇文轩,厂子后墙是山师宿舍楼。九十年代末厂子效益不行了,泉城路贵和购物中心一圈卖「热棒 子、黏棒 子」的都是我妈同事。邻居家煮玉米的时候,满院飘香,偶尔会给我一个吃----哎呀,怎么又拉到吃上去了?对了,我想说的正题是我老妈单位那时还有个名字叫:济南「跃进」电机厂。

来之前查的资料说,村里盛产椿芽、花椒、山楂。在村里漫步,没几步路边就立着几株香椿树,而且顶上的嫩芽也都是红色----俺刚在夹山村认识了新名词:红嘴香椿!

村里众多的香椿树也都是红嘴香椿哟!因着叶片中存积着较多的胡萝卜素,从而芽色透红。而这些红嘴香椿,红叶红筋、基部肥厚、香气清甜,口感好。香椿具有祛暑化湿,解毒,杀虫的功效,可以用于感受暑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疔疮肿毒等疾病。而且香椿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我是很喜欢吃香椿哒,以前我家那大院也有几棵香椿树,都是直径十来公分粗的树干,应该算是老香椿了吧。每年春天采摘下来,打几个鸡蛋做成香椿芽炒鸡蛋,分成四盘,分别端到姥姥姥爷的北屋,我家的南屋和小舅舅住的西屋,还有小姨家的东屋,全家人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味。

村子占地面积挺大的,房子也多,看老石屋的破损程度也能了解到村里常住户很少很少了。

据说这座老屋是官屋,但没有查到相关资料。而且在村里遇到一位大叔,向他打听官屋时,他却摇头称不知道。官屋多是清代遗作,莱芜下法山村里有座官屋,那石头成色是真老。山王庄的这座,我不能乱评论,我又不是专家。(下图)

但村子里石屋真是好多,然而绝大多数都空置,或者屋顶敞口,或者窗洞门洞大开,反正就是没人住。空地处,和久无人居的院落前,到处都是红嘴香椿。。。深深的河沟对面也有,奈何够不着啊。

西斜的太阳透过香椿枝芽照过来,光线也带了一抹淡淡的红色,斜射到身上的阳光都带了一丝微微的椿芽香气。

在这四面环山的小山村,从我们进村至离开,统共见到十位大爷大娘大叔大姨,一个年轻人也没有。

老村、古村,青山绿水,质朴乡邻,古朴民宅,石板小路,景色美是美,就是留不住年轻人;而在城市里辛苦打拼的年轻人们(现在60岁以下的都叫年轻人,因为还能继续打工赚钱),被房贷车贷压迫的生活压力又那么大,纵然想回山村老家,可孩子的教育怎么办?而且窝在经济不发达的山村中,也赚不到钱。。。两难。

罢了罢了,我算个毛线,我不是专家,不配谈这种沉重的话题,我还是整点红嘴香椿吃吧。

今日博山古村游赏了三个古村:桃花泉村--夹山村--山王庄村

除去来回汽油费,总计花费如下:

章丘服务区嗷嗷喊的「老公,我要吃鸡排~~~」一份,15元

莱芜某村路边买的莱芜烧饼八个,一元一个,8元

下法山村路边买的三斤泉水豆腐,10元

嘿嘿,这就叫穷游。当然汽油钱除外,这个如果再算计的话,心就稀碎了,因为我的大白穷毛病多,它要喝95号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