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商洛市洛南县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它是因为早就知道商洛市辖区有一个洛南县,曾经听朋友说它虽然处于秦岭山区,但却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对它陌生是因为这些年来去过它周边的商州、丹凤、商南、潼关、蓝田等,就是没去过洛南县,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样子。
前几天约了2个朋友专门乘车去了一趟洛南县,亲身感受了一下洛南县的风土人情和秀美山川。
洛南县因处于洛河以南而得名,清澈的洛河贴着县城北边静静流过,滋养了这里的百姓,也造就了这里的秀美风光。
来到洛南县城,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街道整洁,马路两边很少见菜叶子、塑料袋之类的垃圾,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第二个感觉就是人少车少,马路虽然都不太宽,但车辆行驶非常通畅,没有拥堵现象。人行道上的行人也不多,走路都是不慌不忙,让人觉得生活节奏缓慢舒适。或许是地处山区的缘故,这里大多数人性格朴实和善,说话慢声低语、谦和友好。
那一天,我们转到洛南老城,想参观一下被誉为「陕南第一文庙」的洛南文庙,没想到当天不开放。正当我们面对虚掩的大门深感失望的时候,从里面出来一个工作人员,当知道我们是从外地远道而来的时候,便领着我们进去在大院里转了转,他还对展室不能开放表示歉意,这让我们心里感觉暖洋洋的。从他嘴里,我们了解了这个文庙的大致情况。洛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纵轴式古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个院。文庙的牌楼建筑风格独特,是一个四柱六脊的高大门楼,中间横梁上方刻着「棂星门」三个浑厚有力的繁体大字,无论是顶上的脊兽、横梁上雕刻的花鸟还是檐下层层斗拱托起的翘角,其精美程度都让人惊叹不已,凸显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的精美。整个牌楼雄浑大气,巍峨壮观。据那个工作人员介绍,棂星门的作用主要是构造一种庄严和界限之感,让参观和祭拜者进入棂星门时,心里自然涌起一种崇敬之情,然后再向里走,去大成等殿参拜孔子,感受孔子的神圣和伟大。其实,棂星门最初叫「灵星门」。灵星是天上的一颗耀眼的星,当年为了祈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汉高祖刘邦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到了宋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表示孔子的崇高地位,便用「灵星」来命名文庙的大门,即「灵星门」。又因为大门外形与窗棂相似,后来,人们便将文庙的大门改为「棂星门」。
从文庙出来,我们搭乘公交车前往花石浪遗址。公交车司机听说我们要去花石浪,便热情地告诉我们坐到终点站以后,还要步行大约2公里,过两条河,让我们下车后打开手机导航,不然很难找。车到终点站以后,司机又把我们往前送了一大截路,来到了一座大桥前,才让我们下车,并给我指了方向,我们被司机的热情善良深深感动了。
顺着司机指的方向,我们跨过了南洛河大桥,走了大约1公里,又过了一条叫石麻河的小河,来到了山脚下一个叫做东河村的地方。东河村属于尖角乡管辖,依山傍水,位置优越。我们走进村子向人打听花石浪遗址,一位白发老者领着我们在村里拐了两个弯,然后给我们指了上山的路线。我们谢过老者,便顺着两边长满野草的山坡小道上到半山腰,找到了被荒草遮掩的花石浪遗址标志物——一个石碑和两个山洞。
花石浪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猿人生活遗址,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从遗址出土了近7万件文物,包括猿人的牙骨、生活活动的踩踏面、烧烤土层、使用过的石器,还有象、熊、犀牛、鹿、野猪、河貘等哺乳动物和鱼以及龟化石等。其中的石器大多取材于附近河边的石英岩等砾石。花石浪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旧石器时代猿人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被列为199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第五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我们站在一个比较深的山洞口朝里面望去,只见洞深大约三、四米,面积大约有20平方米,呈不规则形状,应该是山体运动形成的一个裂缝。眼下正值农历十月,山坡上的野草都已经枯黄,在山风中晃来晃去,瑟瑟作响,好在天气晴好,头顶上冬日的太阳让人感到一片明亮和丝丝暖意。我们回头俯瞰山脚下静静流淌的石麻河,眼前仿佛出现了古猿人在河边奔走、捕猎、打磨石片、背着猎物爬山等情形。想象着外面寒风凛冽或阴雨连绵,猿人们躲在山洞里烧烤着捕来的动物或鱼类,浓烟从洞口飘出,慢慢消散在山顶……
花石浪遗址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人类作为地球上一种特殊的生物,它的进化和发展那么漫长和曲折、神奇而伟大。我们作为现代人类,有责任做好人类发展的研究,有义务保护好每一处历史的遗迹。
看完花石浪遗址,我们又赶往另一个景区——馒头山生态园。这个园区是洛南县2005年开发建造的一个综合性景区。它依托馒头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袭洛南县深厚的文化底蕴,顺应民众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建造了山门牌坊、仓颉广场、仓颉园、云燕楼等景观,提升了洛南县城的文化品味和形象,使得当地百姓和外来游客有了一个好去处。
山门牌坊是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四柱牌坊,红柱彩梁,斗拱飞檐,气宇轩昂。它的高度和宽度均为9米 ,取「九九归一」之意。它耸立在山前,面朝着流淌的洛河,显得雄伟而高大。我们从一座小桥越过洛河,走进山门,抬头仰望,长长的登山石阶直通山顶。我们边登山边数石阶,竟然有347个石阶,累得我们在中途歇了两次。山顶的仓颉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仓颉全身雕像,旁边有仓颉的介绍和一些碑刻。
前几年去过白水县,那里有仓颉墓和仓颉庙以及众多的石碑等,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白水作为仓颉的故乡,有仓颉的各种传说和遗迹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看了这里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仓颉作为人文初祖黄帝的史官,曾在洛南境内掌管相关活动,为了记录生活中的事,善于钻研的他夜观天象变化、昼看鸟兽足迹,逐步摸索出了用线条来记录事物的方法,创造出了28个最早的汉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因此被后人们尊称为「字圣」,洛南县被誉为「汉字故里」。
顺着河滨大道向西走,在西片新城与老城的结合处,交通情况复杂,有多条机动车道相互交错。一座灰瓦白墙的高塔挺立在几条机动车道中间的河道里,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洛南县的地标之一八卦塔。八卦塔一共五层,四周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塔下有一个奇特的八卦形桥梁环绕着高塔,桥梁修有放射性的引桥与周边的八条机动车道相连,使得人行桥和车行桥互不干涉又互相联通,桥下有两条小河绕过高塔后合而为一,与八卦塔和八卦桥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赞叹的奇妙画卷。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再到别的地方参观,便匆匆赶往长途客运站。尽管如此,这个秦岭深处的县城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它低调朴实,用自己的秀美和底蕴感动着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