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主要指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绵群峰。主峰为重庆奉节县境内乌云顶,海拔2400米,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与大巴山相连,南面深入武陵山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为四川盆地。
「巫山」之名源自上古时代今山西晋南一带的宗教神话「巫咸山」,而不是「巫山县之山状若巫字」!随着「山西巫文化(即晋巫)」在南方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很多地方都曾有过「巫山」记载。其中,长江三峡地区的「巫山」,唐宋之前实际是指古奉节的「巴东(郡)之山」,唐宋及以后是指古奉节的「夔州之山」。
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巫山一带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这里更是长江流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巫山发现的大溪文化、龙山文化等众多古代遗址,证明了其在早期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巴国时期:巫山成为古代巴国的领土。巴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小国,以巫山为界统治着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巴国的统治下,巫山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
随着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建立,巫山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巫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和统治。汉武帝时期,巫山更是成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雕刻在这一时期出现,可见其受到的重视。
唐宋时期,巫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使得巫山的旅游业开始兴起,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篇既赞美了巫山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
巫山山脉主要是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在远古时期,由于板块运动,使得地壳发生挤压、碰撞等作用。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和褶皱,逐渐形成了巫山山脉的雏形。
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巫山山脉不断被抬升。其中,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对其影响尤为显著。在这些运动中,山脉持续隆起,高度不断增加,地形也更加险峻。同时,河流的侵蚀作用也在不断塑造着巫山山脉的地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巫山山脉的地质构造逐渐稳定,但仍在不断经历着风化、侵蚀等自然作用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山脉的形态和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巫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百公里。山体雄伟壮观,峰峦起伏,有众多高耸的山峰。其中不乏奇特的造型,如巫峡十二峰,各具特色,有的如笔架,有的似神女,形态万千。
巫山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南板块北缘的武陵山与秦岭造山带南缘的大巴山之间,因地壳运动从北向南的挤压,包括四川盆地(东缘)阻挡作用,形成川东弧形褶皱带与大巴山弧形弧形褶皱带。
巫山恰好处于两带的交汇处。造山隆起作用形成复杂连绵的山峰、岭谷。长江干流从西向东,恰好强烈侵蚀切割挤压褶皱隆起的巫山北东-南西向构造岭谷(包括川东平行岭谷东缘),因此形成干流上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的巫峡贯穿巫山山脉,峡谷两岸峭壁对峙,悬崖高耸。峡谷深度大,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峡谷景观。峡谷内岩石种类丰富,以石灰岩、砂岩等为主。经过长期的水流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了奇特的溶洞、石笋、石柱等喀斯特地貌。
由于巫山是我国著名暴雨区之一,雨量多,又系石灰岩地区,在长期风雨侵蚀和河川深切之下,形成了气势峥嵘、姿态万千的座座奇峰秀峦,十二峰就是巫山峰林中引人入胜的佼佼者。
十二峰为: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和聚鹤峰。十二峰中最为美丽动人的是神女峰、有关仙女瑶姬的为民除害、协助大禹治水、 并化做神女峰石,永保三峡航路平安的传说,更使神女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神女峰的传说,在三峡地区流传甚广,其说不一。这些传说,寄托了三峡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恶水的美好愿望。巫山百姓为纪念他们心目中的「神女」,尊称她为「妙为真人」,在飞凤峰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神女庙)。
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
巫山山脉云雾缭绕,常常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巫」字在古代有神秘、神奇之意,与山脉的自然特征相契合。同时,山脉的地形复杂,山峰林立,峡谷幽深,也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印象。
抗日战争时期,巫山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战场,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巫山得到了全面的保护和开发。如今,巫山已经成为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旅游于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