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台灣現當代陶藝展作家作品介紹——李國維

2024-10-19國風

象外——台灣現當代陶藝展

現當代陶藝家們深受這些傳統陶藝的啟迪,不斷探索陶藝的新領域與新境界。他們巧妙地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以全新的視角和手法創作出兼具傳統韻味與時代特色的陶瓷藝術作品,為陶瓷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在甘肅文物局、甘肅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的指導下,甘肅省博物館攜手成都緣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劃推出了「象外 —— 台灣現當代陶藝展」,展覽於」9月29日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幕,將展至12月29日,展期三個月。

展覽精心遴選了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台灣地區61位傑出陶藝大師所創作的91件精品佳作,既是實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大力作,又是兩岸文化交流互鑒、心靈契合的體現。

本次展覽為收費展覽,門票將在現場售票處進行銷售,門票價格為每人10元。

台灣當代陶藝展

作家作品介紹

李國維

李國維1973年次。2006台南藝術大學陶藝所碩士班畢業。當代陶藝創作家及美術系所教師。本次參展系列作品與印象西夏瓷相互輝映。

創作理念:「手感藝術」是一種接近自然,沒有太多機械修飾的視覺美感。而「手感藝術」也正是我實用器血的創作主軸,我經常刻意地在我所創作的器皿上留下「手作」的視覺效果。「刻」是我的創作手法,而「人形」、「樹葉」、「椅子」

等是我所運用的創作元素,我將兩者和諧地搭配在一起,期望能創作出一種富有「手感」的杯、碗器皿。

一直以來都深知自己是個直觀型的創作者,自身的創作根源於對生活與人生的體悟,然後將內化過的情感,借由創作的過程,投射於「土」這個載具上,進而使作品承載了我某部份的情感。對我而言情感存在於「虛」與「實」消長之間,就像是一條隱隱約約可以體會的到,卻觸摸不到的輪廓線……,「虛」與「實」是相對卻又並存的

工作室後方遠眺大武山, 因為想要和自身的美好記憶連結,所以我將情感投射於「山」這個形象上,創作元素開始出現「山」的樣貌,我稱之為「山形剔花」。山形剔花的想法,出現在2021初,2021年七月造型土坯現世,至此我的創作與「山」的樣貌緊密結合,緊接著在2023年底創作出以我兒子嬰兒時期喝完奶後,微笑睡著的表情為雛形的「山的孩子系列」作品。

「 阪本龍一說,音樂使人自由;我說,創作救贖了我的靈魂。」

我想,最後就用以下這段話,為我這次的個展,下一個註解。

「見山似山又非山,為何物,是何景,又那境」

「七月雪系列」,創作理念:我常常出神的遠望工作室後方的大武山,然後思緒飄回2008年,獨自一人在科羅拉多州落磯山脈下的「安德森藝術中心」(Anderson Ranch Arts Center)駐村創作的夜,想起了那年盛夏七月,初到藝術村,映入眼簾的是我從未見過的景象,那山頂終年積雪的落磯山脈,那一幕,永誌難忘!就這樣,一山、一景、一夜、一人、一境⋯⋯,這些感覺、觸動⋯⋯,在我人生中最失落、無奈、絕望、痛苦,甚至無助的日子裏,慢慢地重疊、揉合、內化、最後融合在一起,產生新的創作歷程、新的作品—「七月雪」⋯⋯

「山林環抱」,創作理念:

一個人,看山,走進山裏,

一個人,看樹,走進樹林裏,

樹和林、林與山,山林環抱⋯⋯

「山的孩子系列」,創作理念:

山的孩子系列的發想就是來自於我兒子嬰兒時期喝完奶後,微笑睡著的表情。

最近先出現的元素,小孩的笑容、氣球、雲、樹都根源自我對我孩子的思念,不過還是在既有的山形剔花主軸上,是從原本的基礎發展的!

來源丨甘肅省博物館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