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歐陽修為什麽寫【朋黨論】,只因皇帝過於敏感

2024-05-29國風

北宋慶歷四年,宋仁宗啟用杜衍、韓琦、範仲淹等人進行新政。朝中權臣呂夷簡、夏竦等人反對新政。夏竦對範仲淹有知遇之恩,他曾經舉薦範仲淹擔任韓琦助手。曾經的「朋友」,因政見不合撕破臉,出手就是狠招。夏竦反對新政投擲了「黨論」,指責範仲淹等人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甚至想要趁機篡奪皇權。偌大的罪名扣了下來,當事人肯定要辯解一番。自證清白不夠,最好有正義之士代為發言,才顯得客觀公正。作為範仲淹等人好友的歐陽修,寫了一篇文章【朋黨論】呈給皇帝,闡述所謂朋黨之說,只是反對派攻擊新政的手段。

歐陽修說,「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朋黨本身是個貶義詞,官員都不想和這個詞沾邊。歐陽修反其道而行之,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發聲。他承認朋黨存在,然後話鋒一轉要替朋黨說幾句話。

北宋初年有個叫王禹偁的官員,就寫過一篇【朋黨論】。他提出了一個觀點,朋黨自古有之,可以分為君子之黨和小人之黨。這樣一來,朋黨由貶義詞變成了中性詞。不要一提到某某是朋黨,就覺得是在罵人奸佞狡邪之輩,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也許有人好奇,宋仁宗為什麽聽不得朋黨這個詞。只是由於宋代重文抑武,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宋仁宗晚上想吃烤羊肉都不敢吃,就怕有朝中文臣指責他奢靡無度。面對被分化的皇權,宋仁宗必須考慮朝中勢力分配。此外,宋仁宗面臨沒有繼承人的問題。宋仁宗曾經有三個兒子,全都過早夭折。如果朝中出現朋黨,權利大到可以左右皇權繼承人,那麽皇帝的下場可想而知。

歐陽修寫【朋黨論】就是想告訴皇帝,韓琦、範仲淹等人都是君子,他們有道德操守,實行新政只是為了替皇帝分憂。夏竦等人利用皇帝多疑猜忌的性格,想要阻止新政實行。

歐陽修在文章中反復對比君子之黨和小人之黨,想要打破宋仁宗的疑慮,讓皇帝繼續支持新政。對比之後,歐陽修采取了舉例論證的方法,揭示君子之黨大治天下,小人之黨禍亂天下。歐陽修誇贊宋仁宗是明君,可以分辨出誰是君子,誰是小人。

很多人會關心,歐陽修說了這麽多,皇帝聽進去了嗎?結果很遺憾,皇帝根本沒聽歐陽修說了什麽。慶歷四年,敵寇犯邊,範仲淹自請外放巡守邊境。宋仁宗任命他為河東宣撫使。到了慶歷五年,杜衍、韓琦等人外放離京。慶歷新政僅僅持續了一年零四個月。

新政為什麽失敗,史書上有很多總結。其中關鍵的一點是,新政沒有獲得廣泛支持。範仲淹等人覺得,有了皇帝的支持就夠了。殊不知皇帝是靠不住,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危險系數太大了。

拓展閱讀

有畫面感的一首好詩,謝朓【遊東田】
尋常景色撫平憤慨,辛棄疾【鷓鴣天】
禪心禪趣在詩中,王維【鳥澗鳴】
寫行卷詩算不算科舉舞弊,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