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9首絕美的詩詞,題目只有一個字,千古傳頌,驚艷千年時光

2024-10-19國風

〔1〕

宋·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高潔的梅花,不會被塵世間的塵埃沾染分毫,心甘情願地生長在條件簡陋的竹籬邊、茅舍旁,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擾,堅守淡泊的品性。

只因為當年錯誤的結識了酷愛梅花的林逋,使得原本淡泊自守的梅花,被當作話題,被詩人一直歌頌到今天。

林和靖即林逋,北宋隱逸詩人。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人稱 「梅妻鶴子」 。他的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是詠梅的千古絕唱。

此詩托物言誌,詩人借梅花自喻,表現了詩人即使身處簡陋的環境,依然能夠淡泊名利、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懷。

〔2〕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你曾經伴隨著東風,輕拂歌席舞筵,在繁花似錦的春日,樂遊苑上春風蕩漾,仕女如雲,人們在樂遊苑中盡情遊玩。

怎麽會願意來到明凈爽朗的清秋時節,既有昏黃的斜陽,又有寒蟬淒切的景象。

詩人借詠秋日之柳,自傷暮年、傾訴隱衷。先追念、描摹春日之柳,描繪春柳的繁華、喧鬧;繼而描寫秋柳在夕陽下肅殺、淒涼的情景。

全篇不著一個 「柳」 字,卻句句關柳,句句是景,句句寫人,用秋柳今昔枯榮變化,嘆自身的經歷,言簡意賅,含蓄蘊藉。

〔3〕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兒頭部伸出的觸須,猶如帽纓一般,吮吸著清冽甘甜、晶瑩透亮的露珠,它清脆悅耳的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枝葉間傳出。

蟬的鳴叫聲之所以能傳播到遠方,是因為它棲息於一個足夠高的位置,並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而傳到遠方的。

這首詠物詩,蘊含著很深的哲理,賢能之人,無需憑借權勢,自然聲名遠揚。詩人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喻,比喻自己光明磊落、高潔坦蕩的胸懷。

〔4〕

唐·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江畔橋邊,柳絲輕拂,雲霧夾雜著綿綿春雨,縹緲朦朧的煙霧,恰似離人的眼淚。柳色如煙,山路上的綠柳掩映著桃花和李花。

「執手相看淚眼」,縱有千言萬語,也無從說起。柳樹似乎有靈性,能夠懂得離人思鄉的無限情感,而千萬條柳絲、無數的柳絮在春風中飄拂、纏繞。

「柳」 「留」 ,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此詩未著一個「柳」字,卻句句言柳,字字含情,將離愁別緒與春柳結合,營造出一種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

〔5〕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風,看不見,摸不著,可你又無時無刻都能夠感受到它的存在。

秋風,可以使得秋葉化作片片金黃,緩緩飄落,鋪滿大地。春風,能夠喚醒沈睡的大地,吹開早春二月嬌艷的鮮花。

風,掠過江河,能掀起千尺巨浪;風,穿林而過,竹林中的萬竿翠竹都被吹得歪斜傾倒。

這首詩,借由四個場景——秋風落葉、春風花開、江面掀浪、竹林搖曳,呈現出風在不同季節、不同場景下的多樣面貌。

詩中沒有出現一個「風」字,但字字句句都在寫風,讀後仿佛能夠聽到颯颯的風聲。

〔6〕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雖然生長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又顯得如此渺小。然而在陽光璀璨的春天,苔依舊有生命在萌動,仍舊蓬勃生長,綻放出一片蔥郁之色。

苔花雖然如米粒般微小,卻擁有一顆不屈不撓的心,突破環境的重重障礙,即使無人欣賞,也要像牡丹一般,勇敢地綻放屬於自己的風采。

道阻且長,不言放棄。這首勵誌小詩,如同一股涓涓細流,緩緩流淌過讀者的心田。那些黯淡混濁的過去,也終將在時間的洗禮下,化作照亮我們前行道路的光。

〔7〕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遠遠望去,群山連綿起伏,可以看到山上青翠的顏色,層次分明。當你靠近細聽時,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

盡管春天已經過去,花朵卻依然燦爛綻放,即便有人靠近,枝頭上的鳥兒卻紋絲不動,毫無驚慌之態。

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感而著稱,四句詩構成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鳥圖,鳥語花香,山水相映,意趣無窮。

〔8〕

唐·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誰說這世間萬物的生命就渺小卑微?在動物的世界裏,它們和人類一樣,有著同樣的皮肉和骨骼,也有自己的情感。

奉勸天下的人,不要再去傷害枝頭上的小鳥,因為巢中的幼鳥,正眼巴巴地盼望著母親快快回家。

鳥兒也有感情,也有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孩子,它們和人類一樣,有著愛母疼子的真切感受。善待動物,善待大自然,實際上也是善待我們自己。

這首勸誡詩,語言樸實自然,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盼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9〕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不論是廣袤無垠的平原,還是在巍峨挺拔的山巔,凡是有鮮花盛開的地方,蜜蜂都在不辭辛勞地飛行,

當蜜蜂費盡心血,采盡百花釀成蜂蜜後,自己卻不能享用,全部被人們取走。蜜蜂啊,你們到底是為誰付出辛苦,又是為誰釀出香甜的蜂蜜呢。

這首詩用樸素、深情的語言,贊頌了蜜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詩人對不勞而獲的人的憤懣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