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團友不少教授級,西湖邊「老年寫生團」出圈,網友:永遠青春,真好!

2024-08-08國風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金檬

每到周末,杭州有一群平均年齡70多歲的「教授級」寫生愛好者帶著畫板和畫筆走進浙江美術館,為來往遊客免費畫肖像畫。

最近,這個「老年寫生團」火上了熱搜,慕名而來的「粉絲」越來越多,他們專註和熱愛的樣子也感染到了大家。有網友感嘆:「永遠青春,真好!」

衰老不會遺漏任何人,如何在老去的漫長時光裏找尋快樂,這支老年寫生團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始料未及,老年寫生團火了

「這個爺爺給我畫很好看,我想回去放在我的書桌上。」

7月28日上午,潮新聞記者走進浙江美術館時,一名女孩正拿著一幅剛剛畫好的素描畫像,讓媽媽用手機為她拍照。

記者 金檬 攝

「之前就在網上看到過這個老年寫生團,今天帶孩子來看展,沒想到偶遇到了。」陳女士忍不住感嘆,美術館裏,這麽多老教授聚在一起畫畫,這氛圍太好了。

在人來人往的浙江美術館一隅,聚攏著一大群遊客,人群中五六位頭發已花白的畫手正給幾位小朋友畫著肖像。

今年74歲的潘孝忠是這支寫生團的發起人,美術科班出身的他,退休前是浙江科技出版社的美編主任。2013年,他開始組織身邊十幾名畫畫愛好者一起寫生,這一畫就是十幾年。

「最近明顯感覺到人多了,昨天下午這裏就圍滿了人。」潘孝忠指著美術館的一處休息區說,他們火上熱搜後,很多遊客慕名而來,這讓他有些始料未及,但也打心底感到開心。

老年寫生團吸引了一大群「觀眾」。記者 金檬 攝

「昨天飯都沒來得及吃,早上帶過來的飯,晚上又帶回去了。」潘孝忠笑著說,一旦專註於畫畫,就很容易忘記時間,忘了吃飯也是常事。

有人自發加入,寫生團正在不斷壯大

「基本都是一張接著一張地畫,剛畫好一張,下一位模特就已經坐下。」78歲的王幼文也是老年寫生團的一員,他昨天一共畫了9張,「好多都是在網上看到我們,特意過來偶遇的。最近還多了不少畫畫的新面孔,大家都因為愛好來到這裏。」

觀眾中,有的想留下一張肖像畫,有的還自發加入他們的寫生隊伍,這裏面既有專業畫手、準備藝考的高中生,也有在杭州打拼但有著繪畫夢想的普通人。

老唐正在寫生。記者 金檬 攝

「大概半個月前,我在美術館看展,無意中看到了這群寫生的老人家,就很想加入他們。」50多歲的老唐來自河南,現在杭州做水電工,平時很喜歡畫畫。

這是老唐第二次過來寫生,他覺得在這裏畫畫心裏沒什麽壓力,氛圍很輕松,一邊畫一邊還可以和這些老師交流學習,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平時工作比較單調,有了畫畫這個愛好,也是生活中的一個樂趣。」

他們用「眾樂樂」開啟另一種老年生活

每畫完一張畫,吳兆立都會和「模特」合影留念,並把畫送給他們。

90歲的「老老吳」。記者 金檬攝

吳兆立今年90歲,是寫生團裏年紀最長的一位,團友都喊他「老老吳」。

「別人說我的畫是‘炒青菜’,便宜,下鍋快。」他笑著說,他的畫比較粗線條,但勝在速度快,不到五分鐘就可以畫完一張,而且可以一張接著一張畫,最多的一天,他畫了70多張,相當高產。

吳兆立以前是浙大化工系教授,80歲在老年大學才學的畫畫。「有了畫畫的愛好後,老年生活很充實,藝術上也有進步。」他說,其實給大家畫畫也是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服務,給大家送去一份快樂。

快樂,是這支老年寫生團如今的宗旨。

潘孝忠告訴記者,當初創立寫生團是想透過大家互相探討學習獲得提高,但十幾年下來,這個小團隊已經發展到260余人的大隊伍,如今這裏不僅有專業的美術老師和從業人員,還有很多其他各行各業的老年人,大家都因為愛好畫畫聚在了一起。

「我覺得現在快樂是第一,提高才是第二。」他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比起一個人在家裏畫畫,吸引越來越多愛好畫畫的老年人一起加入,有的甚至是從零基礎學起,大家互相探討學習,在提高中更能獲得開心。

潘孝忠正在畫畫。記者 金檬 攝

「大家能喜歡我們的畫,這種被認可的感覺很好的,我們很開心。」潘孝忠說,畫畫也好,跳舞也好,有一件熱愛的事物,這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靜靜地畫畫,大家互相切磋切磋,還能給社會帶來一點貢獻,這樣的老年生活蠻有意義的。」

另一名團友王幼文,原是浙大理工科教授,屬於「跨界」愛好者。他說,畫畫是從小的愛好,但讀書工作忙起來後,就很少畫了,直到退休後,又重新撿起了這個愛好。這一年,他已經畫了幾百張肖像畫了。

王幼文正在畫畫。記者 金檬 攝

「剛才有個小朋友在我身後說,素描也能畫得這麽好看,我也要好好學畫畫。」他覺得,尤其對於小朋友和年輕人來說,一幅畫就像一顆種子,如果能夠激起大家對美術的愛好,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王幼文說,在家裏數著日子過,時間總會顯得很漫長,有一件熱愛並能一直堅持下去,其實很幸福:「畫畫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份了,我會一直畫下去。」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