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長孫,到底是年紀最大的孫子,還是長子的兒子?有什麽區別?

2024-06-20國風

按照傳統喪葬禮儀,老人去世以後,在送葬的過程中,必須由長子或者長孫舉起引魂幡,走在出殯隊伍的最前列,這種儀式叫打幡或扛幡,現在農村的喪葬,依舊保留了這一習俗,而因為打幡的習俗,也帶來了不少爭議。

比如一位老人有兩個兒子,長子因為發生意外已經不在人世,而長子的兒子只有9歲,次子的兒子卻已經13歲,這個時候,按照傳統慣例,如果長子不在,就要由長孫來扛藩引路。

大兒媳和小兒媳因此發生爭執,她們都說自家的孩子才是長孫,家族中的年輕人也搞不懂到底誰有理,兩個媳婦吵成一團,原本肅穆的葬禮,就這樣變成了一場鬧劇。那麽,長孫,到底是長子的兒子,還是年齡最大的孫子?有什麽區別呢?

中國人自古就有長幼尊卑的概念,特別在古代社會,對家族繼承權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無論是權力還是財富,都必須由嫡長子繼承。

那麽,假設沒有嫡長子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呢?唐朝的法律【唐律疏議】中明確記載:無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孫。曾、玄以下準此。

也就是說,一個家族,享有合法繼承權的次序是:嫡子享有第一繼承權,然後嫡孫第二,嫡子同母的弟弟排第三位,庶子排第四位,嫡孫同母的弟弟排第五,庶出的孫子排最後。

那麽這裏要註意的是,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嫡子嫡孫,完整的說法應該是嫡長子和嫡長孫,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長子和長孫,為什麽現在我們通常省去一個「嫡」字直接說「長子長孫」?這是因為古人可以三妻四妾,而現代人是一夫一妻,早已沒有嫡庶之分。

根據古代的嫡長子繼承制,長子和嫡長子,有很大的區別,同樣,長孫和嫡長孫,也完全不同。因為長子,不一定是正妻所生,只有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才算嫡長子;

而只有嫡長子的嫡長子,才算享有優先繼承權的嫡長孫,由此可見,嫡長子和嫡長孫,都不是以年齡大小作為依據,首先看是否是嫡出,再看嫡出的次序,由此界定長子和長孫的身份。

由於現代人實行一夫一妻制,所以不存在嫡庶之分,比如剛才提到的案例,老人有兩個兒子,按照傳統,都是嫡子,大兒子是嫡長子,小兒子是嫡次子,盡管小兒子的兒子是年齡最大的孫子,但是,他只能稱為「大孫子」,而不是傳統意義所說的長孫。

因此,雖然大兒子的兒子年齡比較小,但他卻是真正意義的「嫡長孫」。現實生活中可能還存在這樣的情況,比如說大兒子沒有生育,那這種情況,小兒子的長子就可以順位晉升為長孫的身份,不過在古時候,必須要先將小兒子的長子過繼給大兒子(侄兒過繼給伯父為子),才能實作這一身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