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文化人怎麽說「窮」?

2024-01-17國風

「天氣好極了,錢幾乎沒有。」

「沒有錢用,但又懶得去掙。」

「除了這種流行病以外,我還在等另一種流行病,這種病一定會散播到我的莊園來的,就是缺錢。」

……

讀到契訶夫的窮鬼發瘋文學,難免會心一笑,原來大作家為貧窮所困時也會發出如此真實可愛的感慨。

在中國古代,也有一群人與契科夫惺惺相惜,將貧窮作為自己藝術創作的源泉,靈感迸發,金句頻出。

讓我們來看看,古代文人是如何花式哭窮的吧!

01

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晚年的生活卻窮困潦倒。

【貧士吟】一詩描繪了他的生活困境與內心的無奈。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孥並告饑。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青山白發老癡頑,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荒村風雨雜雞鳴,轑釜朝廚愧老妻。謀寫一枝新竹賣,市中筍價賤如泥。書畫詩文總不工,偶然生計寓其中。肯嫌鬥栗囊錢少,也濟先生一日窮。白板門扉紅槿籬,比鄰鵝鴨對妻兒。天然興趣難摹寫,三日無煙不覺饑。」

要養八口人,本就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可唐寅用來維持生計的詩作、扇子、山水畫卻銷路不暢,難以養活家人,因此妻兒總是挨餓吃不上飯。在這種情況下,他卻仍舊對詩畫有著難以磨滅的興趣,即便三日吃不上飯也不覺得饑餓。

不過在唐寅生前無人問津的作品,在他死後卻賣出了天價。若他泉下有知,不知該有如何感想。

明 唐寅畫看山圖並自書七言絕句成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唐寅【王公拜相圖】故宮博物院藏

02

杜甫在四十七歲時,棄官由華州寄居泰州同谷,期間曾寫下一首【空囊】。

「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貧窮使人詩興大發,詩聖信手拈來,開篇就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列仙傳】中的「赤松子好食柏實」,另一個是司馬相如【大人賦】中的「呼吸沆瀣餐朝霞」,意為就算翠柏是苦的、朝霞高不可及,我也仍舊將它們拿來當飯吃。這麽寫一方面是借翠柏和朝霞的高潔品質來明誌,另一方面則是杜甫此時確實窮得連吃飯都困難。喝水只能去井裏打水,然而冬天井水都被凍住了,夜裏格外寒冷,卻無衣物禦寒。尾聯最值得一品,雖然窮,但總自欺欺人地在錢包裏留下一點錢用來看看,自嘲之意拉滿。

明 劉度 【仿趙承旨長春翠柏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杜甫四十九歲時,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寫:「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這間茅屋是杜甫定居成都後,求助親友在浣花溪邊上蓋的。然而一場無情的秋雨,卻將這間茅屋吹得七零八落。整間屋子裏沒有一處是幹的,冰冷的被子像鐵一般沒有溫度,代入這個場景之中,真叫人絕望。

明 宋克 【竹林茅屋圖】(局部) 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03

除杜甫外,還有一位家裏窮得漏風的人,他就是孟郊。

孟郊寫的【秋懷·其四】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這就是同為窮人的心電感應。

杜甫的茅屋因為一場秋風被吹得破破爛爛四處漏雨,而孟郊的破屋子則是幹脆連門窗都沒有。

「秋至老更貧,破屋無門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風入衣。」

孟郊家不僅沒有門窗,甚至連家具都少得可憐。他在【借車】一詩中寫:「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

對於孟郊而言,搬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沒有車搬運家具,只能去別人那裏借,然而家中的家具還不夠裝滿一輛車,是真正的「家徒四壁」,讓借車搬家一事也顯得沒有必要起來。

有人窮得家徒四壁,有人窮得揭不開鍋,只能吃一種單一的食物,吃到一度懷疑自己的精神狀態。

【梅磵詩話】中寫:「昔有為河北三鴉鎮官者,宦況蕭條,僅有薄藕可買,乃作詩曰:‘二年憔悴在三鴉,無米無錢怎養家?每日兩餐都是藕,看看口裏出蓮花。’」長期貧困與物質的匱乏讓蓮藕成為了詩人唯一的食物,每天僅吃兩餐維持生命體征,兩餐都是蓮藕,因為吃了太多蓮藕,他自諷口中或許能開出蓮花。

元 佚名 【蓮花圖】(局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又有監吳中市征者,因羊價絕高,作詩曰:‘平江九伯一斤羊,俸薄如何敢買嘗。只把魚蝦供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因為羊肉價格太高,詩人收入微薄買不起,只好每日吃魚蝦,吃得太多,疑心肚子裏已經化出一片小池塘,裝滿了魚和蝦。

相似的詩還有:「東甌倦客又西征,路入芝田已絕腥。每日三廚都是筍,看看滿腹萬竿青。」這位每日三餐頓頓吃筍,吃到懷疑自己肚子裏能長出一片竹林。

元 錢選 【筍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04

貧窮還會讓人在社交時頗感窘迫。

南宋詩人劉克莊寫:「一客覆羹真小事,舉家食粥已多時。」

貧窮的人是沒有資格招待客人的,給客人乘一碗湯是多麽基本的待客之道,然而劉克莊家已經全家吃粥很久了,所以連給客人乘湯羹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到。

蔡希寂在【洛陽客舍逢祖詠留宴】中寫道:「綿綿鐘漏洛陽城,客舍貧居絕送迎。」由於住在並不是很體面的房子,洛陽城的所有繁華與熱鬧與詩人也就沒了關系,絕大部份的社交都需要金錢支撐,客舍貧居,自然而然也就少了與朋友的交往。

蘇軾一生多次被貶謫,仕途不順,亦有過一些在社交場合非常無力的時刻。

他在【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中寫:「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

王子立是蘇軾的弟子,也是他弟弟蘇轍的女婿,蘇軾為王子立送行時,原本照例是要喝一些酒的,但他當時囊中羞澀,沒有錢買酒,只好用菩薩泉代替,「勸酒」也由此變為了「勸水」。

北宋 蘇軾 【春中帖】 故宮博物院藏

高適有同蘇軾相似的經歷,他曾在【別董大】一詩中寫:「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雖然因貧窮沒喝上酒少了一些相逢的氛圍感,但高適的誌向並未被貧窮所挫,仍舊有著「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瀟灑氣度。

高適後來的成就確實也對得起他的淩雲壯誌,【舊唐書】載:「唐以來,詩人達者,唯適而已。」他五十五歲時任彭州刺史,六十歲時,被封為劍南節度使,六十一歲被封為刑部侍郎,進渤海縣侯,事業達到頂峰,在唐朝詩人當中,確實是天花板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適被封為彭州刺史之後,還見到了好友杜甫,此時正是杜甫最為艱難的時期,大家都是窮過的人,高適自然懂得杜甫的難處,他很大方地給了杜甫一筆錢。杜甫亦在【酬高使君相贈】中寫:「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

元 佚名 【杜甫像】(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當然,如高適這般,窮且自得、窮而有誌的人也不少。

王勃所寫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的千古名句廣為流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在窮困之境中也留有一寸堅韌之地。

陸遊寫:「幽棲莫笑蝸廬小,有雲山、煙水萬重。半世向、丹青看,喜如今、身在畫中。」表示雖然自己住的房子很小,但住的地方風景絕佳,如在畫中,所以自得其樂。

張誌和的「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主打的就是窮但灑脫、窮卻開心。

南宋 馬遠 【寒江獨釣圖】(傳)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文化人的哭窮方式,就是如此別出心裁。

當然,希望這些花式哭窮的方式,你永遠都不必用到……

參考資料:

【梅磵詩話】

選題及部份資料來源於微博博主@背包詩書

來源丨博物館丨看展覽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