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山水畫中的寒意,應該怎樣表現

2024-01-28國風

這兩幅畫分別是石濤、王翚的作品,主題都是描繪寒山。兩幅畫面貌不同,技法不同,到底誰畫得更好一些呢?從畫壇地位看,他們二人難分高下,其影響力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從藝術成就看,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作品充滿生氣,王翚是清朝皇室加封的「畫聖」。不過,關於如何表現山水中寒意,還是石濤略勝一籌。

比較一下【寒山洞天】【一路寒山萬木中】就會發現,石濤用筆更加自由,墨色偏淡,只在山頂和巖石縫隙處用重墨強調一下結構。他畫的是自然景色,從內心感受出發師造化。王翚在創作中略顯程式化,無論是前景雜樹還是遠景峰巒,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他為了襯托山勢雄偉高大,在山腰處添加了煙雲景色,還是讓人覺得沒有驚喜。

石濤 寒山洞天

兩位畫家畫法不同,對寒意的理解也不同。石濤看重感受,王翚看重視覺效果,欣賞一幅畫不僅要看,還要揣摩畫家的創作意圖。很明顯,石濤從自然中尋找靈感的做法,更容易賦予作品無上光彩。石濤筆下的山是真實的,筆下的意趣也是可以感知的。再看王翚的作品,他用裝飾性技法美化自然景物,美則美矣卻少了自然生機。沒有生機,如何讓人有興趣探尋山水間的奧秘。沒有生機,如何與天地造化融合。

看一個細節就知道了,兩幅畫中都有點綴景色的屋舍。石濤將其安排在了中景,在王翚的畫中出現在前景。王翚受宋畫山水影響,喜歡強調近景,讓作品顯得精致逼真。不過這樣畫會出現一個問題,造成構圖上的失衡。

王翚 一路寒山萬木中

過於精致的近景,讓人一時間忘記感受空間變化。這就相當於,只看局部不看全景,畫家當然不希望出現這種結果。想要表現出寒意,無外乎從筆墨、構圖、意趣入手。濃墨重筆勾畫的線條,濕筆淡墨渲染的肌理,變化過於生硬。

可以說,【一路寒山萬木中】很美,絕不能說【一路寒山萬木中】意境幽遠。王翚把表現力傾註在筆墨構圖上,忘記了山水的美來自於生命力。沒有生機,何談寒意,只有幾根老樹枯枝,真的感受不到。

王翚 一路寒山萬木中 局部

石濤就厲害很多,筆墨上自由靈動,描繪出清新之美。沒有迎合世人審美畫一座皚皚雪山表現寒意,而是讓畫中充滿荒寒之氣。渲染形成的墨塊,在視覺上形成整體感受。深淺不同的墨塊,代表了山石的結構變化。他從整體入手,考慮筆墨構圖。

看著畫中清冷的場景,不僅讓人覺得體寒,還會發出「心寒」的喟嘆。題材相近的作品可以比較欣賞,有了比較讓人更容易找到畫家的匠心。天然、真實、空間感有了,立體感也有,利用清冷色調傳遞寒意,當然可以成功了。

石濤 寒山洞天 局部

石濤可以畫出寒意,還和他的經歷有關。「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煙」,內心是何等糾結啊。看了這兩幅畫,你有什麽想說的,歡迎留言。

拓展閱讀

稍加變化,一江兩岸構圖有了新鮮感
山水畫的空間感,看看他們怎麽表現
畫工如此精妙,卻不知是何人作品
古雅清新,畫風奇趣,叔侄二人畫風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