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名曰晚秋。
晚秋之美,乃黃葉飄墜,紛揚似蝶,亦是長夜悠悠,缺月懸於疏桐,映照著窗前未眠之人。
晚秋之美,為百裏洞庭,上下天光相接,碧波浩渺無垠,肝膽皆若冰雪,扣舷獨自長嘯,不知今夕何夕。
晚秋之美,系梧桐秋雨,點點滴滴,落於斷腸者心上,恰似而今於僧廬下聽雨,兩鬢已然斑白。
晚秋之美,是紅衣雕零,鱸魚鮮美,引得漂泊在外的遊子思鄉情切,最痛者乃有家卻難以歸返。
晚秋,其絕非僅僅為一個季節。自往昔以來,眾多文人深陷於它的靜美之中難以自拔,亦有諸多墨客因它的肅殺而心生憂愁。
它涵蓋著諸多繁雜的情愫。
一片落葉,一縷炊煙,一夜秋雨,於不經意間便會觸動心底那難以言喻的柔軟。
有人言逢秋悲寂寥,又有人道秋日勝春朝,皆為真實情感之流露,只緣每個個體的境遇有別。
以下是描寫晚秋最為著名的十首唐詩宋詞:
唐詩
01
【長安晚秋】
(唐趙嘏)
雲霧淒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此詩透過描寫長安深秋拂曉的景色,展現出一種淒清、寥落的氛圍。如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一句,將詩人的孤寂悵惘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02
【晚秋野望】
(唐劉滄)
秋盡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開。
高風疏葉帶霜落,一雁寒聲背水來。
荒壘幾年經戰後,故山終日望書回。
歸途休問從前事,獨唱勞歌醉數杯。
詩中描繪了晚秋時節郊外的淒涼景象,菊花在寂寞中開放,落葉帶霜飄落,孤雁寒聲,荒壘經戰等,都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哀愁。
03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踏黃蘆草。
慘淡老榮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裏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白居易在詩中描寫了南湖晚秋的景色,湖水漸老,秋風中衰荷傾倒,自己手攀青楓、足踏黃蘆,抒發了對親人的思念以及秋日裏的孤獨之感。
04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深宮秋夜的畫面,雖未直接點明晚秋,但透過冷色調的環境描寫以及宮女的動作神態,營造出了一種淒涼的晚秋氛圍。
05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中 「月落烏啼霜滿天」 生動地描繪了晚秋夜晚的寒冷和寂靜,江楓、漁火在霜天的映襯下更顯孤寂,寒山寺的鐘聲則加重了這份孤獨與淒涼。
宋詞部份:
06
【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宋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裏念行客。看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起首 「紅葉黃花秋意晚」 點明了晚秋的時節,女主人公因秋景而懷遠,思念千裏之外的遊子。整首詞情感真摯,透過淚滴紅箋等細節,將思念之情表達得細膩而深刻。
07
【清平樂候蛩淒斷】
(宋張炎)
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詞中透過候蛩、西風、月落、蘆花等晚秋特有的景物,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表達了詞人的愁苦之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更是將晚秋的蕭索之感推向了極致。
08
【戚氏】
(北宋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淒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閑。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淒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鳴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
帝裏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柳永在詞中細膩地描繪了晚秋的微雨、蕭疏的菊花、零亂的井梧等景象,以及行人的淒楚之感,充滿了悲秋的情緒。
09
【水龍吟楚天千裏清秋】
(宋辛棄疾)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雖未直接提及晚秋,但 「楚天千裏清秋」 描繪出了廣闊的秋景,表達了詞人的壯誌未酬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具有一種深沈的悲秋情懷。
10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寫於重陽節,已到晚秋時節。透過描寫陰沈的天氣、裊裊的爐煙、半夜的涼意、東籬的菊花等,表達了詞人在重陽節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