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並不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2024-01-08國風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這句話來自於宋代青原惟信禪師的語錄,歷來有著很多種解讀。這句話在展示「三重不同境界」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但到底是怎樣的境界?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在去年以前,我對這句話的感悟是完全理性的,認為是知識和人生閱歷的不同境界的對應寫照, 關於認知的境界是這樣的:

一階段:僅僅認識到山與水的名與相;二階段:石頭、土、樹木等是山的本質,理解到了任何事物都有名相之後的本質;三階段:本質僅是人的相對性認知,不能絕對適用。除現象世界之外,別無其他實實在在的東西,真相就是客觀存在。

哲學或科學推理及證明不管有多復雜、不管有多麽「實錘」的論據,實際上都是二階段的理性認知,把人的認知絕對化,什麽現象總要說出一個道理來。

隨著知識的增加和認知能力與手段的提高,理性推理越來越詳細、越來越有深度,所以人們以為那就是真理。實際上,不管是推理還是證明得到的結果,都不是真相,必然存在個人的、時代的、社會的、技術的局限性。

一階段和三階段看起來差不多,但卻有本質的不同。前者是感性認知,後者已經不再是人的任何認知,而是安於當下的一種心態。

只有現象才是對真相的完整載體和全面表達,所以只能說「見山只是山」,以其他任何形式的表達都是不準確的,其他任何的理解和證明都是多余的。

關於人生閱歷的境界是這樣的:

這三個階段就好比人的一生:小時候沒有什麽見識,別人說個啥就是啥,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是從表象去認知,以為表象就是真相。所以在看電視時,一坐下就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這是第 一關心的問題,得到答案之後就安心了」。

進入青年時代,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知道任何事物或現象都有個「理」在,不探個究竟不罷休,並且總以為任何事物的本質是能摸透的,只要功夫深就行。在這個階段,總是以自己的認知和見解去看待事物,形成了獨立的意識和觀念,所以免不了與外界發生爭執和碰壁。

在閱歷沈澱之後,明白一切認知都不是絕對正確的,只要是人的知見就不會是真相,人的一生就是認知前進演化的一生,沒有盡頭。回頭來看,以前的自以為是都是相對的正確,其實「最正確」的就是當下所擁有的,這就是「返璞歸真」吧。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在鍛煉中成長,從沒有主見,到強烈維護自我意識,到最後明白從自己的立場看待任何事物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主觀的。一切現有的存在都是必然的結果,那還有什麽好爭的?

不過,現在看來,以上的體悟還是太理性了。這句話來自禪宗,如果從禪宗的角度去體悟這句話,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這句話的原文出處來自於【五燈元會】第十七卷,青原惟信禪師:

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

大意是青原惟信禪師說他參禪前後有三個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然後問堂下的弟子:「這三個境界是否有什麽不同?誰能說個是非黑白出來,我來給他印證。」

首先,禪宗講究「不立文字、以心傳心」,修行不是在研究學問,佛學不是向外「格物致知」,而是向內「明心見性」。所以,這三個境界不是關於認知或知識的積累而所得境界。

其次,這句話是禪師用來接引弟子的,是引導弟子開悟的禪機,參悟還要從參禪說起。因此,這段話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時機」訊號要註意:

一是「未參禪時」 ,這時就是大眾、常人。常人在認識外界時通常是這樣的:自己作為觀察者,把自己以外的一切作為被觀察的物件。

很顯然,這種情況下,作為觀察者的人,得到的所有資訊都是「自認為絕對的」,當然就得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二是「親見知識」 ,這句話另有深意。參禪開悟後,「親見佛性」,這裏的「知識」就是暗指「佛性」。佛性就是人的內在「覺性」,讓人產生「身、口、意」的那個軀體的主人。是它在推動人的一切行為,讓人與外界發生聯系。

「親見佛性」,這個時候觀察者就是「佛性」、「覺性」,獨立於人的軀體以外。被觀察者就是佛性之外的一切,包括外在客觀世界及人自己。

「佛性」就像旁觀者一樣,觀照著人的「身、口、意」生起、幻滅,人的一切行為、念想、言語都逃不過「佛性」的眼睛,它把人與外界聯系中的一切看得分明。

在佛性的見證下,當然人的一切認識都不是絕對的了,僅僅是個人的有限認知而已。就像幼稚園的老師,微笑的看著來互相告狀的小朋友:

「小明欺負我,他搶了我的糖」,小紅用手抹著眼淚向老師哭訴著。

「我沒有搶!那顆糖是我在桌子上撿的,我以為沒有人要了」,小明仰起頭,理直氣壯地辯解。

「好的,老師知道了,你們先回去坐好,我會處理的。」不管小紅與小明說什麽,在老師看來都是那麽的「幼稚」。有什麽能逃過旁觀者的觀察呢,不然怎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所以,「親見知識,有個入處」。明心見性後,當然知道一切都不是真相,自然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三是「得個休歇處」 ,佛性要到哪裏休歇啊?當然還是要回到身體裏了。佛性與人本就是一體的,要不怎麽說「人人皆有、本自具足」?佛性不需外求,不是在外面找一個所謂的「佛」回來彌補內在的空缺,自身本來就有。

所以,「親見知識」也不究竟!佛性也是方便之說,如果執於「佛性」,一定要把佛性與人體分開,那還是執於一端了。自始至終都是人在「行為」,佛性在「指點」,沒有誰重要誰不重要的區別。

前段時間,看見有個師兄說有一位智者給他說了幾句很受用的話,是這樣的:

「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思想,你的頭腦不是你的頭腦,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自我只是一個概念。有思考沒有思考者,有觀看沒有觀看者,有傾聽沒有傾聽者,有行動沒有行動者。」

這段話富有哲理,但從禪宗來看,還是不究竟,也就是「親見知識」,還沒有得到「休歇處」。其實「親見知識」和這段話雖然已經把人的認知相對化了,但卻又把「佛性」絕對化了。

佛性自始至終都與人為一體的,根本就沒有獨立於人體之外的佛性,回到這個原點上來。這個時候,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合二為一。既是觀察者,同時又是被觀察者。

把「心」、「佛性」安下,安心之處就是「休歇處」。無論是從觀察者還是被觀察者的角度來說,唯有當下才是現實的存在,才可以「安」,所以,當下即是。

這個時候,當然「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了。這個「只」字也就在強調:當下即是。

回頭來看,第一種境界是完全從觀察者角度來認知世界的,執於「有」;第二種境界是從旁觀者角度來認知世界的,執於「空」;第三種境界不是「有」也不是「空」,「非空非有」,一切真相就在現象中,脫離人心汙染之後的純粹。

如那位智者所說,「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那是誰的?說是你的是執於「有」,說不是你的就是執於「空」。真不是你的,那如果一把火燒掉,看你還存在不?

在這一年之內我並沒有經歷什麽大起大落,也沒有到哪裏去深造,對青原惟信的這句話卻有了不同的體悟。其實本身已經說明「這不是知識的積累」,智慧是不需要向外求的。禪宗、佛學都不是學問、知識,是心的內省。

明心見性,不需要積累,也許換一個角度或心態就能達成,「何須費力,一切現成」!

衷心的感謝您的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