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追憶母親常香玉,為母女之間18年的恩恩怨怨痛悔

2024-01-20國風

常香玉幼承庭訓,在嚴厲的父親手下學藝,日復一日地重復單調運功唱戲。她從小就對戲曲充滿熱愛,憑借著天賦和勤奮,她的技藝日益精進。然而,在政治運動中,她卻經歷了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但她從未放棄對戲曲的熱愛,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她也堅持不懈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晚年時,她創立了香玉杯基金會,籌集資金來培養後學者。盡管她重病纏身,但她始終不忘自己一生的事業,深怕常派藝術會後繼無人。

小時候的她在父親嚴格的要求下學習戲曲,整日都無法休息。常香玉深知「戲是苦蟲,不打不成」,她也采用了這樣的訓練方法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成年後,她全身心投入豫劇事業,並沒有因為政治運動中被批鬥而放棄,對戲曲的熱愛始終如一。盡管那時她的生活已經非常艱難,但她仍然沒有放棄對豫劇藝術的追求和熱愛,因為她深知豫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需要更多人的關註和傳承。在晚年,她自費建立了香玉杯基金會,這是一個以豫劇表演和傳承為主要目標的基金會,旨在培養更多的豫劇人才,推動豫劇藝術的發展。

她堅信豫劇的未來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和傳承,因此她積極投身於豫劇的教育和推廣工作中,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基金會的支持,為豫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即便她知道自己時間不多,想到常派流傳後繼無人,她內心還是充滿憂慮和焦灼。

常香玉一生致力於戲曲事業,晚年不幸患上絕癥。她深深擔憂,即使已經離去,她的一身傲骨也無法安息,因為她對戲曲的熱愛和責任感遠遠未盡。

她無法接受帶著遺憾離世的結局,然而命運無常,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

常如玉是常香玉的小女兒,她天生聰慧過人。母親常香玉期望她繼承自己的藝術衣缽,發揚豫劇常派藝術。

然而,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生不逢時。

常香玉一廂情願地為女兒設計了人生路線,然而,這並不符合女兒的心意。她從小就嚴格要求女兒學習唱戲,讓女兒幾乎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常如玉對母親的要求產生了反感,母女之間的關系逐漸惡化。

青春期的常如玉渴望自由的生活,但是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候,她只覺得自己被緊緊地束縛住了。終於,在一次母親的暴怒中,常如玉被趕出了家門。

常如玉選擇去了美國,和母親分離了十多年。這些年她的生活並沒有很糟糕,但對母親的思念和對自己選擇的自責仍然如影隨形。母親也因為女兒的離開而深深地自責和後悔。

盡管她們都盡全力活著,但始終無法打破心結與隔閡。直到母親生命的最後階段,女兒才鼓起勇氣回歸親情。然而為時已晚,她們無法彌補那十多年的空白,只能帶著永遠的遺憾與母女之情長相憶。

女兒常如玉在多年後,突然回國探望生病的母親常香玉。她身患絕癥,思念女兒,希望女兒能夠回家學戲,繼承她的願望。面對這一切,常如玉鼓起勇氣,決定回國。

面對病容消瘦的母親,常如玉深深地感到心疼。她決定舍棄在美國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戲曲學習中。透過母親一招一式的悉心指導,常如玉逐漸掌握了經典劇目的唱念做打。

當母親看到女兒有出色表現時,心中不由地泛起了欣慰的漣漪。

師生二人常常日夜閉門苦練,師常如玉犧牲休息時間,只是為了多下一分努力。經過緊密的訓練,她終於可以基本還原母親那高超絕倫的唱腔與表演。

這也成為了她們修復破裂關系的紐帶,母女之間的隔閡消融,取而代之的是親情的溫暖。

當病情好轉後,常香玉的心中既感到欣慰又倍感不舍。她不確定自己還能堅持多久。她囑咐女兒要承擔起弘揚常派的重任,不能讓她帶著遺憾離世。

終於,失去母親的痛苦與自責感將常如玉淹沒,在深淵邊緣掙紮後,她最終振作起來,並以自己的方式履行了對母親的承諾。

常香玉在2004年離世,給女兒常如玉帶來了沈重的打擊。因為未能實作母親的遺願,常如玉與母親天人永隔,這成為她一生無法釋懷的痛苦。

等她的悲痛情緒慢慢平復之後,常如玉選擇重新振作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常派事業的傳承之中。

已故母親無法再回來,女兒只能透過自身的行動來紀念和尋找慰藉。白天,常如玉忙碌於排練演出,而晚上她會陷入深深的思考,懷念母親的教誨。

為了懷念母女一生情誼,她還親自執導並出演了電影【如玉之香】。為培養常派傳承之基,她收了兩名弟子嚴格啟蒙教學。

常如玉雖然每天都在奔波勞碌,但從沒有抱怨過疲憊,因為這是他對母親承諾的履行。

盡管時過境遷,生死離合是天命所歸。然而,只要當代人依然積極投身於為前人夢想的追求中,他們便是鮮活的存在,與我們這個時代緊密相連。

常如玉Vista看到母親的身影,她明白只有自己不斷努力前行,母親在天堂才能安息。

常如玉至今仍對已經去世的母親念念不忘,她常常自責在母親生前是否能做得更多。人生在世,誰都有錯過和遺憾,母女之間的情感早已無法解開,到死也只能帶著遺憾離開。

幸運的是,她們今生的關系得到了和解,常如玉對此感到非常欣慰。她期待著來世能夠再成為母女,不會再有任何遺憾。

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浮華虛幻的世界裏,今日尚長,明日即逝。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我們終將離世或者失去一些東西。值得慶幸的是,命運還留有愛的痕跡,讓我們有幸擁有家人。

常如玉明白只有珍愛現在,眼前的人才是最珍貴的。她開始努力地給家人帶來溫暖,不再犯來日方長的錯誤。

我們每個人都會後悔昨天,但無法預知明天,此刻此刻的存在才是真實的,這也正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常如玉雖然懷念母親,但是她也很感激自己還有幸福的家庭。

她選擇珍惜當下的每分每秒,因為我們終將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