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唐代詩人沈佺期四首代表作,其中一首被譽為「初唐七律之冠」

2024-01-01國風

遊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長歌遊寶地,徙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少林寺,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建立於魏太和十九年,是國內有名的佛寺之一,是達摩始祖修道傳宗之所,也因寺僧在唐初的護國事跡而揚名天下。歷代名人雅士多去少林寺遊歷,留下佳作無數。沈佺期去這麽一處名勝遊玩,自然會有與眾不同的感受,並用詩歌記錄自己的遊感。

因為是去遊名寺,詩人興致勃發,意趣盎然,以歌相伴。來到這所佛門寶地,自然要仔細地觀賞寺內景觀。景觀太多,不一一列舉,但寺內兩處重點景物可不能忽視,一處是古老的雁塔,一處是深幽的九龍潭。用「風霜古」來形容雁塔具有一語雙關之意,一是從季節來說,詩人觀賞之時,至深秋,所以秋霜已染塔身;一是暗喻千年古塔歷經年歲,飽經風霜。「歲月深」與「風霜古」相對而出,兩句上下交織成文,突出了九龍潭與雁塔有著同樣的歷史,經受過同樣的風霜。少林寺美景名勝讓人流連忘返,要不是的話,為什麽詩人一直觀遊到夕陽西下且佛殿都一一昏暗了呢?在交代時間的同時,詩人還很自然地道出這天的天氣特點,先是有過一陣秋雨,雨過天晴,給少林寺營造出了一個澄澈清遠的背景,讓詩人在回歸的路上,看到雨後斜陽中的古寺園林被赤紅的晚霞暮煙籠罩著,聽到秋蟬如歌的鳴聲,與詩人來時的歌聲相應,讓詩人何等快慰!

沈佺期曾寫詩自述他被他曾經舉薦的人彈劾,而審訊他的人又不遵守當時的法令,小人得勢,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他,一生含冤。而這首【遊少林寺】不但表現出詩人敏銳細致的觀察力和寫景抒情的精巧筆致,而且表達了詩人含冤的一生中難得的歡愉之心。

詩中「長歌」的歡悅與「徙倚」的急切,體現了詩人心中對寶地的久盼,而「寶地」與「珠林」二詞,便是詩人對古寺名剎的仰慕與激賞。接著詩人取「雁塔」與「龍池」兩個著名景點,展現其歲月悠久、深難測底的特點。走出歷史的風塵,詩人來到眼前的風景中,但見雨過初晴後的廟宇,風光更為綺麗,高檐碧殿,飽蘸秋陰。詩人留戀之余,不覺秋晚已至,只得讓山蟬相送,卻意猶未窮。

驩州南亭夜望

【唐】沈佺期

昨夜南亭望,分明夢洛中。

室家誰道別,兒女案嘗同。

忽覺猶言是,沈思始悟空。

肝腸餘幾寸,拭淚坐春風。

這是沈佺期的一首抒發思親的詩作。

沈佺期與武則天寵臣張易之交往甚密,唐神龍元年(705年)春天,張易之被唐中宗殺,沈佺期因受株連,被流放到驩州崇山。崇山風景如畫,美麗迷人,但此時的沈佺期登山望遠,並非真心遊山玩水,觀賞美景,他曾在【從崇山向越常】一詩寫到「聊欲緩歸心」,說自己出遊觀美景,是為了緩解思親的傷悲。可見,詩人登山觀景是假,排遣思親之情是真。所以,從這首詩中看不到詩人「南亭夜望」的美景,不是沒有美景,而是他心中只有對家裏的妻兒難以排解的思念之情。

詩歌第一句就道明自己登上南亭的目的,就是向北眺望家鄉洛陽。這是一個月明星稀之夜,他在亭上極目遠眺,沒有看到星光璀璨的夜景,而是矚目凝思,恍恍惚惚中,自己仿佛入了夢境般回到了洛陽。夢境中,詩人並沒有與妻子分離,兒女們正在與自己同桌吃飯、看書,家庭天倫之歡樂,歷歷在眼前,詩人不覺得這一切只是虛境,而是真真切切的現實,倒是被貶之事好像一場夢,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然而,虛境畢竟是虛境,現實畢竟是現實,詩人冷靜地思考之後才幡然醒悟,妻兒遠在洛陽,自己被貶崇山。歡樂隨風消遁,幻境隨之破滅,醒來之後更使人心碎悲傷,傷心之淚奪眶而出,好半天,詩人才從悲傷中緩過來,在暖暖的春風中,擦去了滿臉的淚水。

詩人幻境的破滅,使人心碎,悲傷得肝腸寸斷。然而這夢幻中的相會與歡樂,畢竟給了他短暫的心靈上的安慰,感情上得到一次滿足,因此他「拭淚坐春風」,還是破涕為笑了。「坐春風」形容人得意,心情舒暢。然而這裏是用樂景襯托詩人哀傷的感情。這樣的結尾比說「崩城淚」還要淒涼,將其夢寐神思、恍惚迷離的情態表現得生動逼真、淋漓盡致。

詩人寫這段思鄉小曲的背景,註定詩情讓人垂淚,而詩人極為工巧的藝術表現手法,將虛境實寫,以樂寫悲,把滿腔的情感顛簸折騰得肝腸寸斷,這就是沈佺期這首思親之詩勝人一籌的最突出原因。

雜詩

【唐】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這是沈佺期的一首「閨怨詩」,詩歌以閨中女主人公的口吻訴說對戍邊丈夫的怨情。但實際上借女主人公之口,表達出的卻是詩人鮮明的反戰情緒,以及對人民生活在戰火中的關切與同情。

此詩以思念戍邊丈夫的閨中婦人為主人公,自然要寫閨中少婦對戍邊丈夫的思念之情。如果就此寫下去,此詩格調就不高了,詩意就別無味道了,令人贊嘆的是,詩人將「閨裏月」與「漢家營」糅在一起,將千裏相隔的兩地連在一塊兒來寫,從時空上將一對長久分離的夫妻,以月為媒人聚攏在一起,就不只是寫思婦之思了,也表達了征夫之思,他們共看明月遙寄相思之情。單向的感情難以表達夫妻的恩愛,詩人深知這一點,所以,讓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雙向而流,一份感情增為雙份,思念之情更為深厚。這也是在戰爭年代,千千萬萬生離死別的親人,兩相日思夜想的真實寫照。詩中的「怨婦」,並沒有淺薄單純地埋怨久征不歸的丈夫,她怨的是連年不息的戰爭。所以,她希望有良將帶兵,一舉克敵,使自己能早日與丈夫團聚,使天下所有因戰爭而離別的人能與家人早日團聚。這樣的心願從「自身」感情需要出發,卻又深明大義,包含著愛國之情,使主人公形象更具典型性,使詩歌的主題意義更深遠。

此詩成為沈佺期的傳世之作,並非單單因為有一個積極的主題,在詩歌創作藝術構思上的奇巧,也深得歷代好評。詩的首聯先交代背景,「黃龍戍」是唐朝戍兵的地方,遠在遼寧,而且是年年征兵於此,說明戰事連年不斷,暗中說明女主人公的丈夫也在被征之列,且多年未歸。有了這樣的背景交代,後面寫女主人公的思夫之情就有了鋪墊,並營造了一種悲切的氛圍,厭戰情緒便油然而生。

獨不見

【唐】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閨怨詩,寫一位女子與戍邊的丈夫長期分別之後的孤獨寂寞。這首詩的題目「獨不見」是樂府雜曲的舊題,但體裁卻是一首標準的七律。

詩歌寫道,這位盧家少婦一直和丈夫共同居住長安城中一座塗滿郁金香的華美樓閣裏,那和美幸福的生活就好像一對越燕棲息在玳瑁殼雕成的畫梁上。寒冷的九月,陣陣搗衣的砧聲催得樹葉片片飄落,丈夫遠赴邊疆遼陽鎮守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丈夫遠在白狼河北,那裏的音信已經斷絕了好久,只剩下少婦一人在長安城獨守臥房,捱過千百個漫長的秋夜。究竟是誰讓她這樣飽含愁緒,無法和愛人相聚,只能讓那皎潔的明月與她流黃色的帷巾孤獨相伴的呢?

作為一首樂府詩題之下的閨怨詩,這首詩的題材、內容以及場景、情感都頗為古老,抒情模式也在傳統的框架當中。不過,它在語言和結構上確有卓越之處。頷聯以「九月」寒涼的時節與「十年」離別的歲月形成對仗,強化了淒冷的意境和孤寂的心靈感受。頸聯則猶如一個蒙太奇式的畫面,第五句是說遠在白狼河北的丈夫與自己相隔千裏,且音訊斷絕、未知是否平安,呼應了第四句;第六句是說獨處丹鳳城南的女子正在漫長的秋夜中承受等待與期盼的煎熬,照應了第五句,並且兩句詩將不同地點的兩個人的狀態、心情融入一聯中,形成了遼闊的意境。尾聯用「明月照流黃」強化了孤獨的體驗感,又與第六句「秋夜長」的含義連線,而「誰為含愁獨不見」一句則隱約地包含了哀怨的意味。由此,這首詩在古老傳統的框架之下,在意境和語言上生發了新意。當然更為突出的,是這首詩嚴謹的格律形式與整飭的句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