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遊記】中的神秘角色,大多數人都能聯想到須菩提祖師,和鎮元大仙,他們一個是孫悟空的師父,號稱不生不死,與天同壽,一個是孫悟空的結拜兄弟,被滿天神佛譽為「地仙之祖」,其實除了這兩位之外,師徒一行還曾遇上了一位神秘高人,但是這個角色,在86版的【西遊記】中卻未曾提及,這個人就是烏巢禪師。這個烏巢禪師大有來頭, 在【西遊記】第十九回,高老莊收徒之後,師徒一行曾路過浮屠山,並在此處拜會了烏巢禪師,雙方剛一見面,烏巢禪師就認出了玄奘的身份,隨後又以「路途雖遠,魔瘴難消」為由,傳授給了玄奘【摩訶般若大樹菠蘿多心經】,簡稱為【心經】,並且告誡玄奘:「此乃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
玄奘本想著問一下路,但沒想到烏巢禪師,卻直接送出了一首打油詩,如果看完了整部西遊,再回過頭來看這行詩句,就會發現它幾乎預言了全部的劫難,雖然禪師表面上說不認識孫悟空,但孫悟空卻看聽出了他言語的調侃,因為在打油詩中明明白白的寫道:「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裏懷嗔怒。」於是氣得孫悟空揮棒就打,結果卻見「蓮花生萬朵,祥霧護千層」,縱使行者有著翻江倒海之力,但還是被烏巢禪師給輕松化解,那這個烏巢禪師,為什麽又是送經書?又是透漏取經的過程呢?一般來說應該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為了對應歷史,我們都知道西遊記的成書,很大程度上,都是參考了歷史上的玄奘西行,而傳說歷史上的玄奘,之所以能夠取得真經,就是因為他在出發之前,曾得一病僧傳授其心經,第二個就是為了指明修心,我們都知道唐僧每次被妖怪擒住,第一時間想的就是默念經文,那他念得是什麽呢?念的就是心經。在智鬥金角銀角大王時,師徒四人來到了平頂山蓮花洞 ,唐僧看著眼前的窮山惡水,憂心得說道:「徒弟們仔細,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擋」。孫悟空說:「師父,出家人莫說在家話,你記得那烏巢和尚的【心經】 雲:‘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之言?但只是‘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另外還有第八十五回,孫悟空提醒唐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唐僧道你說的再多,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之法,意思就是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孫悟空說:「心凈孤明獨照,心存萬境皆清。差錯些成懶惰,千年萬載不成功,但要一片誌誠,雷音只在眼下。」也就是說唐僧只是把心經,當作是消災避難的工具,但孫悟空卻明白,【心經】是人們修行的總綱,揭示了取經之路的深意,這一路上的所有磨難,都是為了鍛煉師徒四人的修心之法,這裏就暗合了佛學中所講的「六度 」,什麽是六度呢?在佛家修行中,菩薩,指的是那些發心求佛,為了一切眾生而修行的存在,「 六度」指的則是菩薩,在追求成佛的道路上,所遵循的修行路徑和方法。
它們分別是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和般若,大家可以對照一下,六度基本上涵蓋了取經的過程;有意思的是,唐僧乃金蟬子的轉世,是如來座下的二弟子,歷史上的玄奘,曾轉譯了一千多部,由佛祖所傳授和講述的佛經,將其合稱為是【大般若經】,也叫做【大般若大樹菠蘿多經】,【心經】不在【大般若經】中,全稱是【般若大樹菠蘿多心經】,從這裏就能看出來,【心經】就是【大般若經】的綱要,對佛祖思想的概括。
那這篇只有二百多字的【心經】,到底都講述了什麽呢?我們大概來看一下;首先是其名稱,叫做【般若大樹菠蘿多心經】,般若是梵文的音譯,通常指的就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智慧,而是對於「空性」的認識和感悟,大家可以理解為是超越世俗的智慧,大樹菠蘿多也是音譯,波羅是彼岸,蜜多指到達,大概指的是到達彼岸的智慧,什麽是彼岸呢?我們在講彼岸文化的時候提到過,此岸指的是現實,其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痛苦,我們稱其為苦海,因此彼岸自然就是脫離苦海,達到了涅槃的境界,首先原文中第一句,這裏的重點在於「照見五蘊皆空」,意思就是觀自在菩薩,這裏指人物,行深,可以理解為深入修行,或者是修行深入的般若智慧時,再往下「五蘊」分別是色、受、想、行、識。
色指的是物質形態,受是感受,想是感受之後所產生的思維、欲念,行是這種思維所帶來行動,識則是對事物之間的分別,行動就要有目標,有了目標就要對事物進行分別,稍後我們會舉一個通俗點的例子,這句話最後的空,指的並不是道家的無,什麽是無呢?想象一下,我們面前有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杯子的用處是什麽呢?可以裝水,杯子之所以能夠裝水,是因為它內部的無,杯子外形的這個有,是為了杯子內部的無存在,這個就是無之大用。還是這一個杯子,杯子是由各種材料制造而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合而成,不管是杯子還是水,都是依賴於各種制造過程、化學反應,而形成的一個暫時存在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是在各種因緣條件下作用而成,它們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永恒不變的,因此失去了杯子這個表象之後,我們也就認識到了空性。
比如我們在看一部電影時,投入到一個故事當中時,總是會被其中人物和情節所觸動,從而表現出快樂或者是悲傷的情緒,這個時候,我們就被五蘊吸收了註意力,他讓我們感受到了各種情感,但在下一刻我們突然意識到,這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演員只是在扮演角色,於是我們就認識到,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他沒有固定的自性,因此我們就能「度一切苦厄」,不再被人物和情節所束縛,心靈達到了絕對自由的境界;再往下第二句,舍利子也就是舍利弗,往下的色和空我們都說到了,色指的是物質形態,空是說事物的無常性,和相互依存性,為什麽說色不異空呢?我們還是拿杯子來說,一個杯子是無法憑空出現的,它必須要依賴於各種物理,或者是化學反應的制造。
沒有了制造的過程,也就沒有了這個杯子,以後這個杯子碎了,可能還要轉化成其他的物理形態,所以我們只是暫時的看到了這個杯子,它長期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也就是說它是空的,然而我們之所以能發現它的空,然而它的這種空,又是以杯子這種形態,也就是杯子的色來展現的,因此色空之間,又存在著一個相互依存的關系。之後的受想行識則是其他四蘊,我們看到杯子時或喜或怒的感受,並非取決於杯子本身,而是依賴於我們本身,我們對於杯子的思維和想法,也是依賴於個體本身,你將要用這個杯子的行為,比如說喝水用,比如說裝飾用,同樣依賴於個體的需求,你辨識這個杯子的意識活動,也是依賴於個體的感官和心理狀態,「亦復如是」,它們也是相互依存的,無常的,本質上也是空的。
再往下「諸法」,就是說所有現象,一切存在的事物,它們都缺乏一個固有的自性,它們都是無常的,是不斷變化的,是空的,因為它本質上是空的,所以它沒有生和滅的概念,就像是莊子說的生是氣的聚集,滅是氣的離散一樣,生滅是我們創造的概念,對本質空性的杯子來說,它是沒有生滅的概念的,同樣它的骯臟和幹凈,也是人為附加的,它的嶄新與老舊,也是人為附加的,再往下「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裏同樣還是在說明空性,說明要悟空,不管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還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又或者是色聲香味觸法,它們都是空的。
不管是物質世界還是心理世界,它們都沒有自我的本質,它們處在不斷地變化中,都是空的,是無常的,接下來依然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明指的就是無知,或者說無智慧,老死則是衰老和死亡,不管是無知還是智慧,不管是衰老還是死亡,它們也處在一個不斷的變化過程中,智慧要依靠學習和實踐,老死依賴於遺傳和環境,這些也全部都是空的,都是無常的,按莊子說法就是有待的,再往下「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苦集滅道是四聖諦,苦諦是說生命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痛苦,集諦是說明這些痛苦的成因,滅諦是說這些痛苦可以終結,道諦是說如何終結這些痛苦,這個「四聖諦」就類似於道可道,是佛學思想中的四個基本真理,這些真理也全部都是空性的,無智亦無得,就連解脫和涅槃,也悉數都是空性的,因為它依賴於修行者的感悟和實踐。
它們都是有所待,有所憑借的。以上是對於空性的闡述與認識,再往下則是對於空性的感悟和總結。「以無所得故」,我們認識到了杯子的空性,所以當我們有了一個杯子,我們得到的並不是一個實際的杯子,而是一個由各種條件,聚集而成的暫時的現象,於是擁有此智慧的,那些菩薩境界的存在,也要讓他人明白這一智慧,從而去超越痛苦,超越生滅之間的迴圈,如何超越呢?「心無掛礙,無掛礙故」,因為杯子是空性的,所以我們不必,再對杯子本身產生執著,對其產生執念,因為沒有了這種執念,所以也就不再,因為杯子的傷痕和破損,從而產生恐懼的心理,「遠離顛倒夢想」,你不再對杯子,抱有什麽不切實際的期望,不再幻想它,有著某種固定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內心,也就達到了罕有的平靜狀態,一種類似於涅槃的狀態。
三世諸佛,指的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佛陀,往後的兩句都是音譯,意思就是所有時代的佛陀,都是透過修行,和實作般若大樹菠蘿多的智慧,從而獲得了最高的覺悟狀態,這種智慧讓他們看到了一切現象,背後所具有的空性,達到了完全解脫,完全涅槃的狀態。假設杯子代表了我們對於世界,全部的認知和經驗,那「般若大樹菠蘿多」,就是對這一現象的深刻洞察,它揭示了杯子空性和相互依存的本質,它讓我們消除了對於一切現象的執著,消除了對於現象的執著,因此也就消除了那些因執著,所衍生而來的痛苦,不是痛苦不在,而是不再感受到痛苦。
大家發現沒有?以上的論述,其實和道家思想有很多共通之處,心經講述空性,道德經講述無為,心經講了般若智慧,道德經講了道的智慧,兩者都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相互依存,都是無常的關系,比如反者道之動,比如福禍之間的流轉,兩者都是透過一種超越的視角,超越依存關系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中的矛盾和沖突,由此也就引出了 生滅同狀,萬物一體的境界,這一體是什麽呢?道家稱其為自然,而心經則稱其為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