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徑山藏】刊刻435周年,千年徑山寺首展傳奇經書

2024-07-18國風

明代萬歷十七年(1589),在明代高僧紫柏真可的號召下,【徑山藏】刊刻大業拉開帷幕。這一刻藏偉業延續兩百余年,主事者在刻藏過程中敢於擔當、矢誌不移,在中國漢文大藏經刊刻史上譜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章。【徑山藏】不僅是歷代漢文大藏經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部刻本大藏經,同時也集結了明清時期的學術、文化與藝術精華。

近日,「徑山藏·嘉興藏」刊刻435周年系列主題活動分別在浙江杭州徑山萬壽禪寺、浙江圖書館之江館相繼舉行。主題活動囊括學術研討、文化特展、古籍保護培訓、數碼傳承、遺址恢復等,從文獻挖掘、追溯歷史、人才培養等多重角度,進一步挖掘與傳承【徑山藏】這一珍貴歷史遺產的文化價值。

浙江杭州徑山萬壽禪寺

徑山禪寺藏經樓圖書館中保存的【徑山藏】佛典

古籍經板(局部),徑山禪寺藏

「大藏經」並非特定的一經一書,而是以經、律、論為中心的大規模佛典整合。在公元10世紀刻本大藏經出現之前,佛教典籍大多以寫本為主要形式流傳於世。隨著雕版印刷技術的興起,寫本大藏經逐漸向刻本大藏經過渡。大藏經的雕印始於北宋初年的【開寶藏】,之後歷代皆有新編修的大藏經問世,各部藏經之間有相互繼承關系,構成了龐大的藏經譜系圖。

自北宋【開寶藏】開始,經明【永樂北藏】到清【乾隆大藏經】為止,歷時近千年,中國共刊刻了十余部大藏經。而在浙江地區,為振興佛教、流通法寶,各地佛教信眾亦會組織募捐刊印大藏經,較為著名的有宋代湖州地區【思溪藏】、元代杭州地區【普寧藏】和明清江浙地區的【徑山藏】。

徑山禪寺今景

「徑山藏·嘉興藏」刊刻435周年研討會暨紀念大會現場

「徑山藏·嘉興藏」刊刻435周年研討會暨紀念大會現場

【徑山藏】因刻藏與貯藏經板地點主要在浙江余杭徑山而得名,又因其裝幀形式與發行流通地也被稱為【方冊藏】【嘉興藏】。【徑山藏】內容廣博宏富,包括正藏、續藏和又續藏,僅以目前收集到的經籍數量計算,2016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的【徑山藏】共收錄佛教典籍2656種,近13000卷,是歷代漢文大藏經中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一部刻本大藏經,被喻為中國近世佛教研究的「敦煌發現」「佛典史料寶庫」。

徑山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徑山藏】的刊刻最早由袁了凡居士提議。晚明時局動蕩,社會文化變遷,佛教式微。袁了凡與江南叢林高僧幻余法本商討提出將卷軸裝、梵筴裝、經折裝等裝幀形式的佛典改為方冊,便於流通傳播。這一想法得到了高僧紫柏真可的支持,紫柏大師以民間募緣方式,倡導以"刻藏之旗鼓"為號召,囑咐弟子密藏道開主理其事,成立刻經會,征寫募緣疏文,對外募化經費,敦請官員擔任外護,獲取社會各界支持。經過多年籌劃準備,將刻藏心願化為行動。

【徑山藏】古籍書冊

【徑山藏】 大方廣佛華嚴經

一部大藏經,收經眾多,卷帙浩繁,費時、費工、費心力,非親歷其事,不知其難。正如古籍研究學者、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方廣锠所言:「即使在社會經濟、印刷工藝乃至數碼化藝術已經高度發達的今天,編印一部大藏經也是一般人所難以企想的工作。在古代,推行這一工作的艱難卓絕,可以想見。」

【徑山藏】江南刻場分布

【徑山藏】的刊刻過程中人事幾經更叠,刻藏地多處變遷。從明萬歷十七年(1589)於山西五台山妙德庵開刻,後南遷至杭州徑山寂照庵及化城寺續刊,並明末崇禎年間於嘉興楞嚴寺續刊並流通。

明代徑山地圖

刊刻事業最初落腳於五台山,南北僧眾跋山涉水雲集於此,計有八位書寫者,近九十位刻工,在密藏道開的帶領下正式開刻。密藏道開與諸公訂立刻藏方案,嚴擬各項條約與規範,落實龐雜刻藏事業的執行標準。【徑山藏】早期的刊刻,從底本選定、校本比對、復校核查與裁定,再到寫樣轉錄、上板印刷,以及最終書樣校對,都經過嚴謹細致的工序,以確保刻經品質。

徑山禪寺與寂照庵遺址俯瞰圖

由於五台山天氣寒冷,募緣不易,考慮到不利於經板保存以及材料運輸耗時耗力耗資,最終由馮夢禎等人決意南遷至位於浙江杭州的徑山。

【徑山藏】刊刻遺址紀念碑揭幕儀式在徑山禪寺寂照庵舉行

始建於唐的徑山禪寺,在宋寧宗嘉定年間被列為禪宗「五山十剎」之首,「東南第一禪院」,海內外奉為禪宗文化聖山。刻經道場設於徑山禪寺別院之一的寂照庵,這裏位於寺北五峰之背,初為「寂照房」。其所在方位亦能與清嘉慶年間【余杭縣誌】中的「徑山圖」對應。

【徑山藏】刊刻遺址紀念碑

明末紫柏大師圓寂,又值明清鼎革,時局動蕩,隨著各地家族、發心信士隨力捐資,刻藏地從徑山逐漸分布江南各地,清初於嘉興楞嚴寺續刊並流通。在變幻的局勢中,全藏大致完成於清康熙末年,至嘉慶年間仍有小規模的經板補刊。

【徑山藏】的編目結構,參照【刻藏凡例】而制訂原則。編者認為,藏經目錄應循慣例,以明【永樂北藏】為基礎,依經、律、論、西土聖賢撰集、此方著述等順序編排。在經、律、論部份,應依大小乘先後次第排列。經論並依單譯、重譯、宋元續入典籍等次類並之。

徑山禪寺「佛典浙韻——徑山藏文化特展」所展古籍

比對今出版的實存書籍,【徑山藏】編目主要結構為正藏、續藏、又續藏、補遺四大部份。據早期目錄描述,將續藏、又續藏定義為"藏外經典並諸方語錄雜集"。其中,正藏的特點是將【永樂北藏】後期補刻續入藏的中土著述直接編入正藏中。在"大乘經五大部"的順序,實際是以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等先後排列之。

【徑山藏】的續藏又續藏部份,除了新增大量中土著述,還有為數頗豐的經典註解與文集創作、儀軌類典籍。尤其是典籍的隨函附屬文獻極具特色,如校訛、音釋、凡例、科判、刊記等,為史學、語言文學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線索,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古籍經板 徑山禪寺藏

新增大量中土著述的意義何在?方廣锠教授強調:「從印度轉譯而來的佛教典籍固然重要,而中國人寫的佛教典籍,體現了中國人在接受印度佛教之後,如何理解、傳播佛學,對於後人理解、研究佛教有著特殊意義。以前編藏的僧人都覺得唯有佛陀所言才可入藏,中國人的撰述不收,因此大量中國佛教典籍亡佚,非常可惜。所以【徑山藏】的價值在整個中國藏經發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第二屆徑山藏·嘉興藏國際學術研討會」現場

明代佛教版畫鼎盛,【徑山藏】卷首還多刻有佛像、龍牌記等版畫,圖形繪制精美,版刻莊嚴敬重。表達佛經典籍莊嚴肅穆的同時,呈現了明清傳統版刻藝術之美。

【徑山藏】典籍書冊卷首版畫

在此次系列紀念活動中的「第二屆徑山藏·嘉興藏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學者李巍介紹了版畫的樣式類別:「這些版畫中一類是作為扉畫的常見樣式,並配有相應的牌記,其中包含一佛二弟子像,一佛二菩薩以及僧人童子像。這些像有較為固定的版式,也有一些細節變化和組合;第二類是單獨出現的經變圖,如【華嚴經】【西方凈土圖】【彌陀經圖】【準提凈業】圖等經變圖,這些影像內容與經文密切相關,布局合理,造型精妙。此外,【徑山藏】中收錄不少僧人寫經圖,還有禪師法師像贊(如法藏、栗如禪師,一揆禪師等等),這些僧人形象既有符合大眾對於高僧大德道心堅固、清凈自在的固定印象,體現出具有共性的審美追求,又有精心設計、符應僧人具體樣貌的個人化藝術處理。」

【徑山藏】典籍書冊卷首版畫

【徑山藏】典籍書冊卷首版畫

「這些影像體現了【徑山藏】豐富高超的刻板技術,也可視為明代版畫藝術的精品傑作,深入研究這些影像有益於我們深化對於明代佛教影像的認識理解。」李巍說。

【徑山藏】中國境內流通圖示

除了在國內流傳,【徑山藏】佛書刊本透過請經或商品販售模式,或藉由人群的移動,如商人的海外貿易、明清鼎革大規模人群的海內外流動遷徙,區域間僧俗的行走往來與交流,將【徑山藏】流通至海內外。日本據此覆刻了【黃檗藏】,南韓、越南也興起了重刻佛典的熱潮,以"書籍之路"形塑出東亞文化圈。

徑山臨濟聲名之望曾引求法日僧紛至沓來,對日本禪宗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以【徑山藏】為底本,江戶時期日僧鐵眼道光開刻【黃檗藏】,歷時十余年而成。

【徑山藏】海外流通圖示

日本黃檗宗萬福寺文華殿研究所所長田中智誠此次應邀參加【徑山藏】刊刻435周年紀念活動,據他介紹,【徑山藏】作為「佛典史料寶庫」,也深刻影響了日本【黃檗藏】、【大正藏】的編修。當年鐵眼完成雕刻大藏經的新聞一出,從北海道到鹿兒島的整個日本寺院和信佛人士將全藏2300多套訂購一空。【黃檗藏】的字型一如明式,即如今的「明朝體」,也成為日本新聞、雜誌、教科書等正文所用鉛字字型祖型。

徑山茶山

「徑山茶宴」是日本茶道之源。

僧人的弘法與傳法,構建法脈的傳承,帶來佛教文化的中外交流,書畫、茶文化等也由此為源,遠播東瀛。據日本【名物類聚考】載,日本茶道也是700年前的入宋僧南浦紹明從徑山傳過去的,「徑山茶宴」是日本茶道之源。

徑山寺圖書館「潮音堂」藏經樓

對法寶文脈的保護與傳承還在延續。近年來,隨著寺院的重興工程,徑山寺藏經樓重建、現代圖書館的文化建設、古籍收藏保護、數碼化套用在一一推進。 徑山寺圖書館位於全寺中軸線的第三進殿堂,重建了命名為"潮音堂"的藏經樓。這是一棟以宋式營造的五開間重檐歇山頂建築,共有五層:包括法堂、現代圖書館、傳統藏經樓及法務流通處,兼具著傳統藏書與現代閱覽圖書的寺院功能。

徑山禪寺藏經樓圖書館中保存的佛典

徑山寺圖書館館長釋法幢介紹,2018年寺院在信眾的鼎力捐助下,收購到【徑山藏】古籍450冊。此書印成後流通到日本,由佛通寺常年收藏,書內可見佛通寺的藏書章,之後輾轉到南韓的藏書家,再由中國湖州的藏書家購回保存一段時間,透過一定的渠道得以輾轉回到徑山寺,實屬不易。2022年徑山寺藏經閣內裝完成,全部古籍進庫存入書櫥。2023-2024年又在眾人的積極護持幫助下,購捐梵夾裝貝葉經二部,極其罕見和珍貴。2024年又購入了【黃檗藏】等七部古籍,極大地充實了館藏,也令藏品更為豐富。據浙江圖書館張素梅統計,在全國古籍普查平台著錄徑山寺古籍藏書共69部514冊。

徑山禪寺藏經樓圖書館中保存的佛典

對【徑山藏】進行全文數碼化,是當代佛教典籍保護的重要課題。釋法幢介紹:「2014年,我們聯合中國美術學院、義工一起參與了CBETA中華電子佛典的數碼化工作,整理【徑山藏】的電子目錄並與CBETA目錄進行比對。此後並對【徑山藏】附屬文獻如序跋、扉繪進行了圖檔掃描,以方便學者查閱研究;2022年至2023年義工們將徑山寺藏經閣的古籍【徑山藏】全部掃描,共計完成450冊27751拍的數碼化掃描任務。後又在浙江大學電腦系師生們的助力下,藉以掃描檔為底本,研發了【徑山寺藏古籍檢索系統】,透過資訊技術,既有效地保護古籍,亦促進佛典的廣泛且便捷地閱讀。日後待因緣條件成熟,可以進一步結合人工智能數碼化的套用,挖掘【徑山藏】相關序跋、題記等史料文獻,開發基於【徑山藏】人物傳記文本脈絡的智能分析系統,或可進而建構出明清佛教藏經的知識圖譜。」

2024年佛教古籍保護與利用培訓班

6月17日下午「2024年佛教古籍保護與利用培訓班」順利舉行結業儀式。本次培訓班由浙江省佛教協會和浙江省古籍保護中心聯合主辦、徑山禪寺承辦,邀請到圖書館、高校等國內知名的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授課,浙江省內外各寺院、佛學院、佛學研究所的法師於14日—17日於徑山禪寺開展集中培訓。特聘請圖書館、高校等國內知名的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授課,課程內容全面而豐富,既有專業理論課程也有實踐體驗活動,藉以培養佛教古籍保護方面的專 業人才,提升學員古籍保護的理念和專業素養,推進佛教古籍及數碼資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更好地保護並傳承佛教傳統文化。學員們表示,透過這次的學習,開闊了視野,對古籍保護有了多方位認識與了解。

2024年佛教古籍保護與利用培訓班

為使公眾更為直觀地了解大藏經的「前世今生」,在【徑山藏】刊刻435周年之際,徑山禪寺與浙江圖書館還聯合舉辦了「佛典浙韻——徑山藏文化特展」和「佛典浙韻——浙江大藏經文化展」。

浙江圖書館「佛典浙韻——浙江大藏經文化展」現場

這是浙江歷史上首次舉辦的大藏經聯展,集結了來自浙江圖書館、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大學圖書館、安徽博物院、徑山禪寺五大館藏的珍貴藏品,其中不乏國家級文物,全面展現了大藏經的歷史、藝術價值及佛教文化的魅力。

徑山禪寺「佛典浙韻——徑山藏文化特展」現場

本次系列活動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嘉興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指導,浙江省佛教協會、杭州市佛教協會主辦,浙江圖書館(浙江省古籍保護中心)、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大學文學院、浙江大學圖書館、杭州市宗教研究會協辦,杭州徑山萬壽禪寺承辦。

佛典浙韻——徑山藏文化特展

展覽地點:徑山禪寺法堂

佛典浙韻——浙江大藏經文化展

展覽地點:浙江圖書館之江館

展覽時間:2024年6月13日-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