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馬兒啊你慢些走】火了馬玉濤 但它的詞曲作者其實更牛 不該被忘記

2024-01-03國風

一、傳奇詩人采風西雙版納 編織壯美畫卷

1961年春,瑞雪兆豐年。這一年,31歲的詩人李鑒堯踏上了人生的第一次西雙版納之旅。

山川壯闊,熱帶景色異域風情。自打下車,李鑒堯就如癡如醉,為那滿目的生機勃勃和繁花似錦迷醉不已。他止不住內心的震撼與澎湃,只想擁抱這來之不易的旅途,細細體味每一處風景。

李鑒堯不甘心只是匆匆掠影。他起早貪黑,鉆進村落田間,山間小道,一路上攬風抱月,采盡西雙版納的瑰麗華章。

他怕自己有天回味,今日稍縱即逝的美好便會煙消雲散,終成追憶。

這一天,李鑒堯騎著馬兒,走在一條蜿蜒山路上。馬兒漫步款款,給了他細細品味沿途風景的時間。一衍生機盎然的田野 盡收眼底,連綿的青山在遠處環繞,滿目的青翠欲滴。

村寨裏瓦當瓦當響著快樂的鑼鼓聲,煙籠裏裊裊升起的炊煙顯得稠密溫馨。李鑒堯自言自語地說:「馬兒啊,你慢些走,讓我多看看這令人著迷的風土人情。

臨行的前一天晚上,李鑒堯在竹樓上鋪開宣紙,提筆寫就了【馬兒啊,你慢些走】這首動人的短詩。透過生動的語言,他如數家珍地描繪了西雙版納的壯麗景色,將這段難忘的旅程凝練進了每一個字裏每一抹墨跡,並在詩篇中註入了自己對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

這首名作發表後,立即在文壇掀起了不小的風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做出決定,要為其譜曲演唱,將這首優美的短詩變成一首歌曲。

李鑒堯也因此一舉成名,開始受到文藝界的矚目與熟知。然而他本人卻很謙遜,沒有因成功而驕傲自滿。李鑒堯只是靜靜地 身於層層疊疊的山巒之間,像一位孤僻的畫家,用心靈去聆聽那最初的啟發。

二、天賦作曲家譜就動聽旋律

如果說李鑒堯是位登高望遠的詩人,那麽生茂就是位緣水長流的作曲家。

1934年,生茂出生於一個普通農家。他自小酷愛音樂,耳聰目明,能聽一遍就能記住調。他的音樂天賦很快被發現,17歲就參軍當起了軍教作曲家,在部隊裏 識乳兒苗。

新中國成立後,生茂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深造。這給他的音樂之路加添了專業的錘煉。畢業之後,生茂繼續在部隊從事創作,用樂音抒發人民心聲,他譜寫的許多紅色革命歌曲深受軍民喜愛。

1962年的一天,生茂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為李鑒堯的詩篇【馬兒啊,你慢些走】譜曲。生茂在接到任務的那一刻,便似有預感,這將是自己創作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他立即啟程趕往西雙版納采風取材。生茂住在村寨裏,過起了當地農民的生活。他天天與大地接觸,與群眾打成一片,聽著他們快樂的歌聲,看著他們淳樸的舞蹈,生茂的心被這片熱土暖融融地烘烤著。

半年後,生茂終於完成了這首歌的創作。它融合了生茂歷年來對民歌的心得,既具備內蒙和新疆民歌的遼闊渾樸,又吸收了江南民歌的柔美清麗。

這是一首集大成的音樂作品,將中國的音樂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

然而生茂並不驕傲。完成作品後,他靜靜地放下筆,一個人坐在屋檐下的秋千上輕輕蕩漾。望著遠山出神,任風拂面,心中只有這首歌能否唱響人民心弦的期盼。

生茂將作品獻給了歌手馬玉濤。果然,在馬玉濤寬廣的音域與洪亮的嗓音烘托下,這首歌美輪美奐,動聽非常。歌曲一經發表,立時在全國蔚為風潮,膾炙人口。

生茂也因此一舉成名,被譽為民族音樂的大師。然而他只是靜靜地將全部心血灑在音樂創作上,從未有過一點虛榮。

三、歌後傾情演繹 助力經典留芳

歌曲完成之後,生茂將它獻給了一位女高音歌唱家——馬玉濤。

馬玉濤,一個來自草原的女子,卻擁有著讓人驚嘆的歌喉。她的歌聲宛如天籟,音域廣闊,並具備著少見的穿透力與爆發力。

生茂對她青眼有加,認為僅憑嗓音條件,馬玉濤是最適合演唱這首歌的人選。

1962年冬,馬玉濤來到錄音棚,第一次演唱了這首歌曲。她一個音一個字地傾註自己的情感,用歌聲勾勒出了西雙版納壯美的畫卷。

潑辣奔放的高音部份,馬玉濤運用自己的長處,充滿豪邁;抒情靜美的段落,她又融入了絲絲縷縷的柔美,令人神往。

錄音結束,馬玉濤靜靜地坐在角落,雙手合十,眼眶泛紅。她知道,這一刻註定是自己音樂生涯的高光時刻,她給這首歌曲錦上添花了。

果然,這首歌曲在馬玉濤的演繹下首次面世後,立即在全國掀起熱潮,家喻戶曉,經久不衰。「馬玉濤」與「【馬兒啊,你慢些走】」這對組合,成為了中國音樂史上最經典的黃金搭配。

此後半個世紀,馬玉濤繼續在舞台上傾情演唱這首歌曲,將其發揚光大。每每高亢激越的歌聲響起,都讓人熱血澎湃,為之動容。

馬玉濤用自己的歌喉,賦予了這首傑作以永恒的生命力。

馬玉濤並不因「歌後」之名而狂妄自大。她只是一如既往地專註於歌唱事業,將生命熱情傾註其中。即便走過風雨,她的歌聲依舊動聽如昔,繼續將這首經典之作傳唱下去,使其蕩氣回腸的旋律留芳百世。

四、兩位作者謙遜低調 歸隱一隅

【馬兒啊,你慢些走】的創作者李鑒堯和生茂,各自都功成名就,卻也同樣低調謙遜。

李鑒堯繼續隱居在雲南郊外的竹屋裏,與世隔絕。他不動聲色地繼續寫作,偶爾在菜園裏采摘些時令蔬菜。李鑒堯不在意名利場上的競爭,只希望透過文字,詮釋這個世界的美好。

生茂退居在北京一處僻靜的四合院內,過起了寧靜的生活。他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奔波在創作第一線,而是在院子裏悠然散步,享受著鳥語花香。

生茂已經將畢生的激情和心血融入作品,現在只想做一位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傾聽大自然的樂章。

2007年,李鑒堯在雲南老家安然辭世,享年77歲;生茂也在北京離世,享年79歲。兩個人攜手合作了大半生,卻在同一年雙雙離去,同在天國續續這段音樂緣分。

兩人的好友馬玉濤得知噩耗的時候,悲痛欲絕。她失去了這兩位至交知己,感慨萬千。馬玉濤沈痛地意識到,一直以來,她和廣大歌迷都忽略了這兩位創作者,而更關註她這個歌手本人。

馬玉濤在兩人墓前立下誓言,一定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並緬懷李鑒堯和生茂,不容他們的名字被埋沒。於是,馬玉濤在每一次演出前,都會先向觀眾介紹這兩位謙虛低調的詞曲創作大師,表達自己的哀思和敬意。

李鑒堯和生茂用一生詮釋了什麽叫做高度和氣度。他們功成不居,成就出偉大作品後又隱於幕後。當我們傳唱他們的傑作時,也請緬懷兩位作者的偉大與謙遜,讓更多人銘記他們的名字。

五、結語

一首好歌曲,需要詩人的靈感,需要作曲家的巧思,更需要歌者的演繹,三者交融方能達至完美。

【馬兒啊,你慢些走】的成功,離不開李鑒堯筆下的絕妙詞句,離不開生茂高超的曲作手筆,也離不開馬玉濤動人心弦的歌喉。

三者合而為一,方構成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然而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李鑒堯和生茂作為創作者,功成身退,甘心隱於幕後。他們沒有借機彰顯自己,只是默默地繼續著寫作和譜曲的使命,直至生命盡頭。

當我們傳唱這動聽的旋律時,想起馬玉濤澎湃的歌聲,也請緬懷詞曲創作者的謙遜與偉岸,勿忘兩位大師的付出與奉獻,讓他們的名字永遠留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