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人的認知有高低之分,莊子劃分的四個層次中,你在哪一層?

2024-07-04國風

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把人的認知,自上而下分成了四等, 最頂級的認知為:

「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莊子·齊物論】

這句話是說:有人認為宇宙一開始,壓根兒不存在具體之物,這就是最高級的認知,已經很完美了,再沒有什麽能淩駕於它之上了。

這種認知由於只見無邊無際的宇宙,而不在意其中的具體事物,視角最為宏觀,最沒有分別心,所以被莊子定義為頂級認知。

次一等認知為:

「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莊子·齊物論】

這句話是說:比頂級認知稍遜色一等的認知,是那種承認宇宙裏面還有具體事物存在,但沒有把它們劃分明確界限。

從這一層認知開始,有了分別心,往下逐漸凸顯。

再次一等認知為:

「其次以為有封矣,而未始有是非也」——【莊子·齊物論】

這句話是說,再次一等的認知,明確劃分了事物之間的界限,但沒有把它們分為三六九等。

這種認知裏:不同事物之間雖然存在著差異,但它們彼此之間沒有是非之分。

最低階的認知為: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莊子·齊物論】

這句話是說:把不同事物劃分為高低貴賤,使之產生是非之分。貴賤、是非之分是最為極端的分別心,這種認知使大道有所虧損,是最低階的認知。

綜上,四種認知層次是以分別心為劃分依據的:頂級認知分別心最輕,因此視角最為宏觀,最為高瞻遠矚;越往下,分別心越重,視角越微觀,越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人們的行為在不同認知的主導下,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

持有高級認知的人,在面對外物時,能跳出物我之間的隔閡,站到一個更宏觀的視角,去歸納總結外物的執行規律,並將其為我所用,從而實作天人合一的大道。

就像牛頓被樹上的蘋果砸到後,他暫放被砸的疼痛,跳到一個比蘋果更高的維度,去思考這一現象背後的萬有重力,繼而將這一自然規律拿來造福人類。

相反,認知等級越低的人,越容易放大物我之間的區別,牛角尖越鉆越深,進而樹立是非、貴賤等對立面,站在封閉的視角裏與外物劍拔弩張。

就像一個無知小兒被樹上的蘋果砸到後,只會跟蘋果站在同一層次,糾結眼前與它不愉快的撞擊,氣憤不已,咒罵並摔打那個砸他的蘋果,以此來滿足報復的快感。

由此可見,認知雖然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但正是這無形無狀之物,決定了人們的行為方式,認知的深度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