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逸筆寫鄉愁——賞讀葉其嘉水鄉作品

2024-08-06國風

鄉音裊裊,泥土芬芳,作品本無聲,因畫家的筆墨情深,卻讓觀者仿佛聽到了在遠方呼喚的鄉愁;作品本無味,因畫家寄情筆端,則仿佛一股屬於家鄉的泥土芬芳撲面而來。畫面中,麻石鋪道、古橋連岸、水映老祠、輕舟淺蕩,都是嶺南水鄉風俗民情獨有的韻味。

藝術傳達的氣息並非僅僅在於畫家的技法技巧,更重要的是畫面的精神氣息讓人心馳神往,這樣的作品,當代並不多見,獨屬順德美協名譽主席葉其嘉的「水鄉」作品能有如此魅力。

1

嶄新內涵和獨特意味

被譽為「魚米之鄉」的順德,水鄉風光旖旎動人,如今經濟發展,水泥高樓林立,但縷縷水鄉愁仍彌留在每位順德人的心中。水鄉畫以其藝術語言,留住了故鄉的記憶,也讓鄉愁有了歸宿,承載了濃厚的情感,使之變成一代又一代人的傳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或許葉其嘉探索水鄉題材,最初是來自於對「養」的感恩,但數十年過來,對地域題材的持續表現,這顯然離不開熱愛,而透過其作品也不難感受其對家鄉風物具有的那種真切動人的感情。

著名畫家關山月先生曾叮囑後輩:把身邊畫好,別好高騖遠。這在葉其嘉看來則是:「立足本土,畫身邊的東西,抓住代表順德的水鄉風物,畫出風格,畫出特色。」葉其嘉在實踐中,將現代人的審美理想、趣味,現代人對現實生活的生存空間、人文景觀、環境最佳化等等的關懷引入到水鄉畫的建構中,以開拓出有嶄新內涵和獨特意味的水鄉畫作品。

■古勞水鄉葉其嘉

■平沙漁歌葉其嘉

2

向更寬廣的角度發展

談及水鄉題材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嶺南水鄉景物題材入畫的黎雄才【瀟湘夜雨】,這是創作於1932 年。此後,他創作於1943年的【蓉湖月色】和創作於1961年的【廣州郊區一景】也是這類題材;關山月也有同類作品,例如創作於1960 年的【南國水鄉】、創作於1962 年【榕蔭曲】【春江水暖】【瑞鶴圖】,還有林豐俗創作於1972 年的【公社假日】【石谷新田】、創作於1979 年的【大地回春】以及麥國雄、王維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創作的【水巷】【水鄉金秋】等作品。上述諸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表現了華南地區,尤其是珠三角水鄉的人文風情,從而使傳統的山水畫題材從名山大川擴充套件到平凡而親切的鄉村生活。可以說,這便是後來順德水鄉畫之所以能誕生和發展的先導和藍本。也由於上述作品的多位作者都與嶺南畫派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師承關系,因此,也可以說,水鄉畫的出現和水鄉畫派的形成實質上也是嶺南畫派的發展和延續。

總概而言,如果說順德水鄉畫從八十年代的初步形成發展到今天,那麽,在這四十余春秋裏,既有過追摹自然的沖動,也有過理性觀照和整合自然景觀的描寫,更有過藝術地表現心中詩情的嘗試,因此,可以說基本可劃分出三個不同的探索階段:

最初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以1983年第一次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彩筆鄉情畫展」為標誌,引起了較大的影響,自此,順德水鄉畫走上畫壇,在廣東乃至全國惹人註目。這段時期可稱之為初創階段。這段時間參與創作的骨幹作者有十多位,作品反映的內容物件比較直觀,作品總體率真,但明顯地透現出一股生氣,也很富於創造意識。形成了一個屬於「順德容奇的藝術現象」,形成了以南、番、順的水鄉為主題的,富有河湧生活情趣的,順德的桑基魚塘、水網交融的藝術景貌的畫家群體。當時聲勢頗大,被業界譽為「順德畫派」及「容奇畫派」。在這個階段,葉其嘉便已是佼佼者,後更成為新水鄉創作理論與實踐的領軍人物。他對生活敏銳捕捉、思考、提煉,對藝術表現生活自覺追求,堅持向藝術上的高、深、難、新的方向努力探索。

到了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中,是屬於發展、鞏固階段,創作隊伍不斷擴大,一些作者探索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一些作者的作品已是慢慢趨向成熟,顯示出對形式語言的自覺。

其三是九十年代中到現在,是屬於積累和多元發展的階段。從發展速度而言,這一階段不如上一階段之縱向發展來得快,但顯示出更加穩健,向更寬廣的角度、更加理性的橫向發展而形成多種面貌。

■一江春水葉其嘉

3

讓眼前景與心中情有機地結合

歷年來很多地區的很多作品也相繼出現不少類似「水鄉風情」式的田園水鄉畫範式。這對於繁榮美術、建設文化強省無疑是大好事,然而,從水鄉畫的發展而言,特別是順德水鄉畫作為既是發祥地和先行者,似乎更是一種挑戰和考驗。

如何使順德水鄉畫在眾多追隨者中保持長盛不衰,繼續堅守自己特色並能夠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所有順德水鄉畫作者思考和探討的問題。順德水鄉畫要想突圍而出並繼續保持領跑,在葉其嘉看來,至少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將水鄉畫放到中國山水畫這個大觀念大範圍去考量,吸收借鑒山水畫的章法、形式以及虛實相生相發的原理,在筆墨語言上盡量與傳統中國畫保持一致性以體現文脈的源流,彰顯出水鄉畫之脫胎於傳統山水畫其實也是從繼承中發展而來,淵源是有根可尋的。二是不要過多並生硬地拿「水鄉」元素作為籌碼顯擺作品特色,而應按藝術的規律充分發揮各自的藝術理解,讓眼前景與心中情有機地結合,從而再造出一個更趨理想的富於內涵之境。

■收藏周刊記者 梁誌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