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太原天龍山石窟|佛首歸來,鐫範靈石成凈土。

2024-06-04國風

天龍山石窟位於太原晉源區晉祠鎮柳明苑村五坡自然村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山腰間,現存石窟二十五座,時代為北朝至唐,其中東魏時期兩窟,北齊三窟,隋代一窟,唐代十九窟。

上一篇介紹了前三窟(太原天龍山石窟|神龍應念,補陀巖上盡劫灰。),第一窟北齊,第二第三為東魏雙窟,但從數量而言,隋唐才是天龍山石窟開鑿的全盛時期,所謂高雅柔和,雄健優美,飄逸多姿的「天龍山樣式」也是指這一時期的造像。

第四窟:推斷為唐

第四窟分前後室,前室北壁開圓拱形窟門,風化嚴重,但隱約可見門楣。

第四窟前室

第四窟主室方形,覆鬥頂。北壁開尖拱淺龕,雕一佛二弟子。主尊肩寬腰細,胸肌突起,著右袒大衣,薄而貼體,結跏趺坐於雙束腰方形疊澀須彌座上,左手禪定印,右手降魔印,裙擺披覆於座前,形成倒山字形。造像唐代特征明顯。

第四窟北壁

疑為第四窟北壁佛頭,去向不知

第四窟主室北壁

主室西壁雕菩薩兩軀。一尊舒坐於雙束腰仰覆蓮座上,一尊立像。

第四窟主室西壁

東壁對稱亦是菩薩兩軀,一舒坐,一立像。 外村太治郎【天龍山石窟】第二十八圖說明錯誤,所示第四窟東壁倚坐佛,實際上是第六窟東壁造像。 在喜龍仁留下的天龍山石窟影像中有一張照片,一菩薩舒坐於高蓮座上,頭兩側有寶繒下垂,披巾拂過肩頭,過手肘,再從蓮座直接垂至基壇。菩薩胸部雕出明顯乳線,小腹鼓起,下著長裙。從菩薩形象以及頭光、身光包括基壇對比來看,這一幅顯然是第四窟東壁,外村太治郎【天龍山石窟】的第三十三圖也是同一尊。這一尊菩薩像造型獨特,裝飾簡潔但更顯從容優雅,技藝純熟,個人認為是天龍山菩薩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尊。

可惜菩薩左手邊立像不見清晰影像,東西兩壁的這一對菩薩立像均藏於美國納爾遜.艾堅斯藝術博物館。

第四窟主室東壁,喜龍仁圖片

第四窟主室東壁

第五窟:推斷為唐

此窟窟門無存,窟頂有彩繪十六瓣蓮花。北壁主尊頭部被盜,著通肩袈裟,肩厚腰細,結禪定印坐於束腰須彌座上。西壁和東壁各雕菩薩兩軀,一坐一立,現僅西壁一尊菩薩約略見輪廓。

第五窟舊影,出自1939-1945【華北交通寫真】

第六窟:推斷為唐

此窟分前後室,前室仿木構,無立柱,正中開圓拱形窟門。門兩側各雕一力士,氣象雄健,均被盜鑿。

第六窟,來自芝加哥大學網站

窟門拱尖上施闌額一道,兩端各雕半個一鬥三升,東側已缺,西側尚完好。櫨鬥上置柱頭枋一道,枋表面影刻出泥道拱,拱頭圓弧形,上置散鬥,上托替木和撩檐枋。這處影刻應屬唐早期, 或為國內最早的影刻鬥拱例項 。

第六窟影刻鬥拱,圖片來自於@宇文祭紅微博

第六窟主室平面方形,覆鬥頂,三壁三龕。北壁通壁開一尖拱大龕,龕內一佛二弟子,主尊結跏趺坐於雙束腰方形須彌座上。這一壁未見早期照片,但一佛二弟子配置和主尊形象與第四窟北壁類似。

第六窟主室北壁

第六窟主室西壁與北壁同樣是通壁開一龕,一佛二菩薩配置。主尊結跏趺坐於雙束腰仰覆蓮座上。主尊左手側為一舒坐菩薩,右手側為一菩薩立像。此壁亦未見早期影像。

第六窟主室西壁

第六窟主室東壁同西壁,一佛二菩薩,菩薩一舒坐像,一立像。主尊應為彌勒佛,倚坐於束腰疊澀須彌座上。這一壁舊影清晰,主尊小腹以下部份就藏天龍山景區博物館中。

第六窟主室東壁

東壁主尊左手邊菩薩身形略呈S形,披巾垂於兩側,下身著長裙,裙擺緊裹雙腿,左手下垂,拇指和食指捏一串聯珠紋瓔珞。這尊菩薩立像的頭與上身現藏於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現在東壁上放置了一尊復原半身像。

第七窟:推斷為唐

第七窟在前廊西側,洞窟很小,單室,三壁下設低壇基,上設一鋪五身,盜鑿嚴重。北壁一佛二弟子,東西兩壁各有一尊舒坐菩薩。這一窟未見早期影像。喜龍仁有一圖示明為第七窟,但經對比,是第十二窟北壁,而非此窟。

第七窟立面展開圖,引自李裕群、李綱【天龍山石窟】

第八窟:隋

第八窟是整個天龍山規模最大的洞窟,唯一的中央塔柱窟,同時也是唯一有銘文記載開鑿年月的石窟。此窟外圍新修木棧道,但到訪時不允許近前,只能更多借助舊影來看這一重要石窟。

第八窟,引自李裕群、李綱【天龍山石窟】

第八窟,引自芝加哥大學網站

第八窟,1940年舊影

第八窟設三開間前廊,仿木構窟檐。前廊四根檐柱,兩側兩根依東西壁雕成半圓形,中間兩根圓柱,東側一根已失。圓柱柱礎風化嚴重,向上有明顯收分,柱頭卷殺,上置櫨鬥。闌額入柱,補間置人字叉手,叉手兩臂極長,尾端略上翹,叉手上置散鬥,托替木及撩檐枋。

前廊東壁雕隋開皇四年(584年)功德碑一座,碑額為半圓形螭首,雙龍交纏,中部刻圭形額題,此碑舊誌稱之為 「隋開皇四年鐫石室銘」 ,滿刻二十行,每行三十五字左右。此碑常盤大定於1922年即留影,但碑文漶漫,無法輯錄全文,近年來有學者從清代趙紹祖【金石文鈔】中發現該碑全文,書中此文名為 【隋晉陽造像頌】 。

第八窟隋開皇功德碑,圖片來源於@衣錦夜行69微博

碑中有雲「 有周統壹,無上道消。勝業未圓,妙功斯廢。皇隋撫運,冠冕前王。紹隆正法,弘宣方等 」,藉此可知,此窟正造在北周廢佛之後、隋代復法之時。「 一尉一侯,處處熏修,招提支提,往往經構 」,當年禮佛盛況,由此可知一斑。此窟由「儀同三司真定縣開國侯劉瑞」領銜開鑿,「 以此凈業,仰祚天朝,聖上壽等乾行,皇後季均厚載,儲宮體明離之□,晉王則磐石之安 」,明確目的是為隋文帝、獨孤皇後和太子晉王楊廣祈福。

前廊西壁也有一則題記,題記下開一小龕,雕一佛二弟子。

前廊正中開重層窟門,外門圓拱形,門兩側雕圓形門柱,無柱礎,柱前各一蹲獅,已大半風化。柱頭作束帛式,上飾蓮台。上有拱形門梁,尖拱門楣直抵前廊頂部。門梁正中雕束蓮,梁尾各雕一鳳鳥,作回首反顧狀。內門長方形,上有尖拱門楣。窟門甬道兩側還有金元時的題記。

第八窟隋開皇功德碑,圖片來源於@衣錦夜行69微博

門兩側各雕一力士,高近兩米,關野貞稱贊「雖造型簡樸,卻不失雄健豪放之風」,這一對力士均被盜鑿,現藏於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

從舊影看,西側力士像和隋開皇功德碑之間還有一小力士像,頭像曾有影像記錄,目前不知所蹤。

第八窟主室平面略呈正方形,三壁三龕。三壁正中部位開龕,主尊納於龕內方座之上,佛像後面有圭形背光。佛龕兩旁壁面左右兩側,各鏨有兩尊羅漢與兩尊菩薩,構成一鋪五身。

第八窟平剖圖,關野貞,刊登於【國華】第375號

第八窟平剖圖,引自【天龍山石窟第八窟佛教造像復原保護探究】

第八窟全景,東北角向西南方向,圖片來自於侯楠山

第八窟北壁(後壁),壁面正中開一圓拱形大龕,兩側雕八角形龕柱,柱下有圓形柱礎,柱身有收分,柱頭作束帛式,以承龕梁。龕梁正中雕束蓮,上有尖拱龕楣,龕梁尾端均刻鳳鳥蹁躚。

第八窟北壁主尊

這一壁風化嚴重,主尊在百年前雙手已殘,服飾不清,結跏趺坐於束腰疊澀須彌座上。 這一尊被盜的佛首在2020年由海外華僑張榮先生無償捐獻回國,成為第一件回歸天龍山原屬地的流失海外文物,在2021年2月11日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亮相。 該尊佛首肉髻低平,臉龐圓潤,笑容微婉,可為北朝晚期至隋初的標準造像,現在天龍山博物館中展出,展廳展現的也是第八窟三壁。

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來源於國家文物局

主尊左手邊一弟子一菩薩風化嚴重,僅能看出大致輪廓。右手邊弟子像頭部保存尚好,左手提香袋,右手執蓮蕾;菩薩像也風化嚴重,能辨認出左手托一火焰寶珠。從舊影看,兩脅侍西側還有一尊小的造像,似乎是單獨放置的,在喜龍仁的照片中,這尊像的頭部已失。

第八窟北壁西側脅侍,圖片來源於侯楠山

第八窟西壁,造型同北壁,中間開大龕,主尊雙手百年前已殘缺,估計作說法印,著雙領下垂大衣,內穿僧祇支,裙擺較短,腿部衣紋刻出雙陰線,結跏趺坐於束腰疊澀須彌座上。兩側同樣各配置一弟子一菩薩,構成一鋪五身。

第八窟西壁,圖片來源於侯楠山

第八窟東壁配置同西壁,一鋪五身中,主尊頭部被盜,雙手已殘,腿部和須彌座風化嚴重。右手側兩脅侍也風化嚴重。左手側兩脅侍保存尚好,有舊影可見。

第八窟東壁,圖片來源於侯楠山

窟內設中心方柱,中心柱頂部四壁外侈,呈上寬下窄的倒山形,以象征須彌山。窟頂四披無雕刻。但在前披繪有左右對稱兩身供養飛天,長裙飛揚,雙手手捧果盤。窟內曾經後代彩繪重妝,中心柱四面帳形龕上各繪有一頂大華蓋。

第八窟中心方柱

中心方柱四周各開一帳形龕,龕內一佛二弟子。正對窟門為南壁(前壁或正壁),帷帳上部一道橫枋,正中雕蓮瓣托火焰寶珠,左右兩側雕仰蓮、火焰寶珠和山花蕉葉。橫枋下垂掛雙層垂鱗、垂角及帳幔,兩端各懸流蘇一串,沿龕邊下垂至龕底。垂鱗下還有六條紮花結的飄帶垂於帳慢上,帳幔以帶束起,再沿兩側龕邊下垂。

龕中主尊臉型長方,肉髻低平,著裝與造型與三壁主尊大體相仿,結跏趺坐於束腰仰覆蓮座上。身後有舟形背光,桃形頭光。主尊左手側弟子左手執一長頸凈瓶,右手側弟子左手拎一香袋。

第八窟中心方柱南壁

中心方柱東壁帷帳雕飾同正壁略有不同,最特別之外在於橫枋兩端各雕一蛟龍,口銜流蘇垂至龕底。

第八窟中心方柱東壁立面圖

中心方柱東壁未見早期影像,主尊衣飾簡潔疏朗,左手置於左腿上,捏起衣角,右手放在左足掌上,手心向上。結跏趺坐,左脛壓右脛,與正壁不同。下為束腰單葉重瓣仰覆蓮座,仰蓮有盛放之間,覆蓮寬厚飽滿,束腰八面,每面內凹。兩弟子半部半殘,合什拱手,無持物。

第八窟中心方柱東壁

中心方柱西壁帷帳無特別變化。主尊著袒右式大衣,雙手施禪定印,雙腿衣紋雙陰線明顯。左手側弟子頭部半殘,左手持蓮蕾於胸前。右手側弟子幾乎未雕出衣紋,顯得有些潦草。

第八窟中心方柱西壁

中心方柱北壁未見早期影像。帷帳同於西壁。主尊左手應執與願印,右手雖殘,但從位置看應施無畏印,蓮座與西壁相同。左手側弟子左手執香袋,右手側弟子左手合什。

第八窟中心方柱北壁

總體看第八窟這一批隋初的佛菩薩比丘像,臉型長方,頸部略長,體態渾圓,與第二第三東魏雙窟承襲北魏的秀骨清像形成鮮明反差。除此之外,佛像已經不再身著褒衣博帶式大衣,而多為雙領下垂式袈裟,且法衣緊貼身上,無飄逸之感,衣紋簡潔平淺,線條不夠柔和,棱角也顯突出,給人以拘謹、呆板之感。

對此,關野貞曾批評道:「 檢視這些佛像及羅漢像的姿勢及風格,發現純然屬於北魏和北齊系統...只是手法相當渾樸,姿勢略微齊整而已。 」他認為其背後原因是隋初的藝術只是沿襲了南北朝的風格而已,天龍山這批隋代造像「 在向新風格開拓這點上,既未有過任何苦惱,也未有過任何努力。 」

參考資料

天龍山石窟 李裕群 李綱編著

天龍山石窟 外村太治郎

第八窟內部圖片來源於侯楠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