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離大譜!「黔驢技窮」到底是哪裏的驢?這些成語你用對了嗎?

2023-12-11國風

本 文 約 47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成語作為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語,從古至今一直被沿用。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文化的更叠,很多成語語意訛變或被誤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被人誤會的成語吧!

成語作為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語,從古至今一直被沿用。來源/節目【中國成語大會】截圖

誇人可別用錯詞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少年郎一躍跨上金鞍,揚鞭策馬輕馳而去的畫面是很多人印象中少年的形象。古來描寫少年的詩詞不少,如「宗之瀟灑美少年,半殤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面對意氣風發的少年,總是有很多誇贊之詞,古往今來亦流傳下來很多成語,比如「慘綠少年」。

光看字面意思,這個成語多少有點「慘」,因此會被人們用於消極的句子中,但是真相真是這樣嗎?

「慘綠少年」其實出自唐張固【幽閑鼓吹】:

「潘孟陽初為戶部侍郎,太夫人憂惕,謂曰:‘以爾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懼禍之必至也。’戶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試會爾列,吾觀之。’因遍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簾視之,既罷會,喜曰:‘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闕杜黃裳。’夫人曰:‘此人全別,必是有名卿相。’」

即:唐代宰相劉宴的女兒,嫁給了禮部侍郎潘炎,他們給兒子取名為潘孟陽。潘孟陽的仕途比較順利,一路扶搖直上,坐上了戶部侍郎的位置,因此得意洋洋,為人一點也不低調。其母親知道兒子外強中幹,時常提點,生怕惹出是非,但潘孟陽卻不領情。她反駁母親,自己身邊的朋輩、同僚也不過爾爾。後又設宴宴請眾位參加家宴,好讓母親認可自己。慧眼如炬的潘母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末位穿著深綠色衣服的少年,詢問後得知這位少年名曰杜黃裳,目前是個七品小官。潘母從潘孟陽的言語間可以聽出他的不屑,而她則斷定杜黃裳將來必將成為卿相。不出所料,杜黃裳最後成為了唐朝赫赫有名的宰相。

成語中的「慘」通「黲」,有「暗淡無光」的意思,蔣凝【望思台賦】中有「煙昏日黲」的說法,因此慘綠少年原指穿暗綠色衣服的少年,後來引申為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的男子。出自清·龔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詩之七的「十年提倡受恩身,慘綠年華記憶真。」中的「慘綠年華」便是指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

【王時敏小像】是明代畫家曾鯨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畫中人物是文人畫家王時敏,此時的王時敏約二十五歲,眉清目秀,便是文中所說「慘綠少年」

「公子」在古代也是男子的稱呼,通常指諸侯的兒子,後稱官僚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女公子」則是對別人女兒的尊稱。但千萬不要用「無腸公子」這個詞來誇人。

唐彥謙在【蟹】詩中曰「無腸公子固稱美」,這可不是誇這位「無腸公子」相貌俊朗,而是指味道肥美,說到這裏應該猜到這位「公子」應當是可食之物。這一物便是【晉書】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這一生矣。」中所提到的「螃蟹」。

古人吃蟹早有慣例,尤其是在唐宋時期。葛洪【抱樸子】:「稱無腸公子者,蟹也。」馮贄【雲仙雜記】亦雲:「蟹曰無腸公子。」「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內空,則曰無腸。」因此這「無腸公子」便是螃蟹,它另一個別名是「橫行介士」,可不是用來形容人的!

明徐渭作【蟹魚圖】。來源/天津博物館

與動物掛鉤的「博士」們

「博士」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在古代,也有「博士」,一般是指通曉古今、能言善辯之人。【戰國策·趙策三】中趙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此外,古代的學官中也常有「博士」二字,這個習慣始於戰國,秦漢相承,漢文帝置一經博士,漢武帝置五經博士,晉置國子博士,唐設太子博士、太常博士、太醫博士等,後世沿置。【漢書·百官公卿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可見,博士在古今都是指滿腹經綸的學者。

不過,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中有這麽一則關於博士的「另類」記載:「鄴下諺曰: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因此有了「博士買驢」這一成語。

博士買的是哪裏的驢?買驢做什麽呢?

上海圖書館藏元代刻本【顏氏家訓】書影。來源/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知識庫

在【顏氏家訓】的【勉學】一篇中,記載著一則博士買驢的故事。一位熟讀四書五經的博士自認才識淵博,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方設法賣弄學識。有一次,他到集市上去買驢,眼看就要交易成功,他卻要賣驢的人給他寫一份協定,這讓賣驢的人十分為難。最後由於賣驢人不識字只能又交給博士來寫。這位自大的博士爽快應下,片刻間便起草了滿滿一張紙的條款,賣驢人以為此事就此結束,沒想到博士還沒寫完,甚至幾張紙都沒有寫清楚買驢的事情。此後便有了「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的諺語。

這種寫文章賣弄學識、嘩眾取寵,廢話連篇、不得要領的「顯擺」風格,便稱為「博士買驢」。故事的最後,賣驢人憤憤離去,這位博士也沒有成功買到驢。因此,這則成語不能單單從字面上理解,其寓意也不是「買驢」這麽表面,遇到這樣的成語,還需要使用者多加挖掘,領會要義。

明代仇英的【朱君買驢圖】。現藏於賽克勒美術館

「博士買驢」後,您可否聽說過「瘦羊博士」?

這個成語與漢代儒士甄宇有關。他是北海安丘人,東漢初年被封為博士,後又被升為太子少傅。李賢註引【東觀漢記】:

「建武中每臘,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爭訟。」

眾所周知,光武帝劉秀對於太學的博士非常重視,每年年關之際,便會賞賜每位博士一只羊,可這羊有大有小,有瘦有肥,如何公平分配是個難題。每每分配時,博士們都建言獻策,例如抓鬮或將羊肉公平分發,如此斤斤計較的做法讓甄宇非常反感,他徑自向前領走最瘦的一只羊,此後博士們便互相謙讓,很快就分發完畢。這件事也逐漸成為洛陽城的雅談,此後便以「瘦羊博士」稱呼甄宇。此後,「瘦羊博士」一詞便指克己禮讓的人。

在這裏不得不說,經常有人認為瘦羊博士是弱不勝衣的人,其實並不是,可千萬不要誤用。

清人繪劉秀像。來源/

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編【中國歷代名人畫像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與「驢」相關的還有「黔驢技窮」。有人認為「黔驢」是今貴州的驢,但是唐代時候,黔地還不是貴州。那麽,黔驢到底是哪裏的驢呢?

其實「黔」是指唐代的黔中道,位置大概是今天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一帶,這則成語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驢】這則寓言。大致意思是黔地本來沒有驢這一物種,有個多事的人偏偏將驢運過去,在山腳下的驢不幸被猛虎盯上,在猛虎的多次試探下,確定驢沒有什麽本事,便一口取其性命。後用來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誌的人。

明徐渭作【驢背吟詩圖】。來源/故宮博物院

那些年與季節之間的「誤會」

「小雪」才過,即將迎來「大雪」的節氣,在「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的冬日,有人會忍不住誇一句「冬日可愛」。同樣,「纖雲都掃跡,烈日正燔空。人立洪爐上,魚遊沸鼎中。」的夏日也實在炎熱,讓人忍不住說一聲「夏日可畏」。

但其實,無論「冬日可愛」還是「夏日可畏」可都不是這麽用的。「夏」與「冬」是兩個極端的季節,但這兩個成語出自一處,皆從【左傳·文公七年】引申出來,卻經常被人們誤用,以為僅僅是描寫季節狀態的,其實在這兩個成語背後有一段豐富的歷史,了解之後便不會再望文生義了。

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國君晉文公重耳在位的時候身邊有兩位權臣,一位叫狐偃,一位叫趙衰,這兩位權臣不僅是晉文公少年時期的老師,更是晉文公流浪十九年期間不離不棄之人。後來自然成為晉文公的心腹。晉文公去世後,晉襄公繼位,晉襄公去世,晉靈公夷臯繼位。夷臯繼位之時年齡尚小,他們二人便成為輔臣。他們的兒子此時也已成為朝中重臣。

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子犯和鐘」是一組編鐘,成祖八件,各有銘刻,記錄的就是晉文公流亡十九年後返晉掌權和晉楚城濮之戰等重要資訊,作器者便是狐偃

不過,輔臣趙衰的兒子趙盾和狐偃的兒子狐射姑都擔心少主年幼難當大任,因此二人產生分歧,爭執不下,後來,狐射姑結束紛爭,從此不問政事。多年後,魯國與潞國發生沖突,魯國向晉國求助,晉國作為調解的一方需要派出大臣出使,此時趙盾想起了被自己趕走的狐射姑。狐射姑收到訊息後立刻去找酆舒談,相談間酆舒問他說:「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

意思是趙衰慈祥溫和,像冬日的太陽般令人感到溫暖,讓人容易接觸,而他的兒子趙盾則奉行鐵腕政治,像酷熱的太陽那樣讓人害怕,令人敬畏。因此才有「冬日可愛」「夏日可畏」這兩個成語。所以,這兩個成語是借「冬日」「夏日」形容一種狀態,而不僅僅是表明季節。

晉靈公夷臯放狗咬趙盾石像。來源/孫長林主編【山東漢畫像石集】,山東美術出版社2010年版

說起夏季和冬季,與季節相關的、經常被誤用的成語還有「七月流火」。陽歷的七月確實依然炎熱難耐,因此又有很多人認為「七月流火」是指天氣炎熱。其實不然,這裏的「七月」是指農歷七月。此時正是夏秋之交,天氣應該已經微微轉涼。那又為什麽會「七月流火」呢?

原來,詞中的「流」有「行、走動」的意思。「火」則是指第五宿新宿第二顆星——大火星,根據晉杜預等前人留下的相關記載看,夏歷三月時,大火星於黃昏時初出東方;到了大暑之前,也就是夏歷五月的黃昏時分,大火星則會位於南天正中,此時是大火星一年中的最高點;夏歷七月黃昏時分的大火星逐漸偏向西方並且下沈。因此形象地稱為「流火」。見到「流火」時便預示著天氣要轉涼了。

【詩經·國風·豳風】中記載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意思是說,七月的時候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們就該準備過冬衣物了,十一月時北風會呼嘯而來,十二月時便會寒氣逼人。如果不準備好厚衣服,便沒有辦法度過寒冬。

看來,「七月流火」是指天氣轉涼的意思,可不要用錯啦!

馬和之【豳風】圖卷。來源/故宮博物院

除此之外,還有個成語「危行言孫」。

乍一看,這該不會是在說一個人做危險的行為,但說話總跟「孫子」一樣?

其實,這個成語出自【論語】的「憲問篇」,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原憲與孔子探討國家與人的論題,孔子回答:「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危」在古語中,不僅僅有「危險」的意思,還有「高、高處」的意思,就像【莊子·盜跖】中的「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劍,而受教於子。」「危言」有「直言」「慎言,不說自己功勞與才能」之意;「危行」則有「正直的行為」「行動小心謹慎」的意思。而「孫」並不是指「孫子」,而是通「遜」有「謙遜」「謙恭」之意。

因此,孔子所說的「危行言孫」意思是在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要做一個言語正直、行為正直的人,而在國家沒落的時候,更要做一個語言謙遜,行為有擔當的人。

孔子像。來源/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編【中國歷代名人畫像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諸如以上被「誤解」的成語還有很多,當然也理解這些成語經過代代相傳或者與當下社會現象和事件融合後產生一些新的意思,甚至會被拿來玩兒「諧音梗」。但在這基礎上,還是應該先了解正確的釋義,甚至是成語背後的故事,才能由此體會簡練四字背後的奧義!

參考文獻:

(南朝)【世說新語】【M】中華書局。2022年

(西漢)【戰國策】【M】吉林大學出版社。2020年

(南北朝)【顏氏家訓】【M】中華書局。2022年

(漢代)【東觀漢記】【M】中華書局。2019年

(春秋)【左傳】【M】中華書局。2016年

(春秋戰國)【論語】【M】安徽文藝出版社。2021年

來源丨國家人文歷史(文/文竹)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