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佛教中的十大禪詩:一首比一首經典

2023-12-28國風

1. 【插秧詩】——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是由五代時期的契此和尚所作。詩中描繪了農夫在水田中插秧的情景,透過低頭看到水中天空的倒影,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詩中的「心地清凈方為道」強調了內心清凈的重要性,而「退步原來是向前」則體現了佛教中的「退步是向前」的思想,即在修行中,有時候需要退步,才能更好地前進。

2. 【無題】——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詩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詩中透過對菩提和明鏡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強調了一切事物本來就是空的,沒有固定的本質,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只要內心清凈,就不會被外界的煩惱所幹擾。

3. 【無題】——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這首詩也是由唐代高僧神秀所作。詩中透過對菩提樹和明鏡台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強調了身體和心靈的重要性,認為身體和心靈都是修行的基礎,而「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需要不斷地拂拭內心的塵埃,才能保持內心的清凈。

4. 【修行偈頌】——神秀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將心外求,舍父逃走。

這首詩是由唐代高僧神秀所作。詩中透過對一切佛法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強調了一切佛法都是從內心產生的,而「將心外求,舍父逃走」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如果將心外求,就會失去內心的清凈。

5. 【開悟詩】——慧能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

這首詩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詩中透過對心地和自性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強調了心地和自性的重要性,認為心地清凈無私,自性聰慧,就能夠達到修行的目的,而「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只要心地清凈,就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穩定。

6. 【六祖示法詩】——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這首詩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詩中透過對菩提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強調了一切事物本來就是空的,沒有固定的本質,而「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只要內心清凈,就不會被外界的煩惱所幹擾。

7. 【見真佛】——慧能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這首詩是由唐代高僧慧能所作。詩中透過對若真修道人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強調了修行者應該超越世間的煩惱和過錯,而「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如果看到別人的過錯,就說明自己的內心還不夠清凈。

8. 【贈僧】——李翺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余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這首詩是由唐代文學家李翺所作。詩中透過對僧人生活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描繪了僧人在千株松樹林下修煉的情景,而「我來問道無余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僧人的內心就像雲在青天,水在瓶中一樣,自然而清凈。

9. 【贈質上人】——杜荀鶴

枿坐雲遊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這首詩是由唐代文學家杜荀鶴所作。詩中透過對僧人生活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枿坐雲遊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描繪了僧人在山林中修行的情景,而「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僧人不談論人間的事情,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已經超越了世間的煩惱。

10. 【悟道詩】——無名尼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這首詩是由唐代無名尼所作。詩中透過對梅花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禪理的理解。詩中的「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描繪了詩人在山林中尋找春天的情景,而「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則表達了詩人對內心清凈的追求,認為春天就在眼前,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夠發現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