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德經】四十九章講心要渾,沒心沒肺活得久,低欲望者能富貴多

2024-06-22國風

【道德經】四十九章講什麽?行走社會,心要渾。火眼金睛能看穿皮囊,看不透人心那十八道彎。與其挖空心思取悅別人,不如一顆平常心,待誰都一樣,不動聲色,讓別人來猜自己。別把自己當回事,也別把事當回事,得不到的咱幹脆不要,沒準你一轉身,驚喜自見。所以,沒心沒肺活得久,低欲望者能發身。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xī)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註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本章主要講「德善」和「德信」,老子雖然講的是理想治者,但落點卻在每個人身上。不以主觀臆斷定人好壞,誠信待人,誠信處事,不棄人,不棄物,本章亦可作為第二十七章的延伸,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一、德善者,壽永

人們總愛說仁者無敵,其實善者更無敵。在我們忙著分辨善與不善的時候,聖人幹了什麽呢?

(一)聖人為何「常無心」

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聖人為什麽「無心」呢?不是咱們平常說的「沒良心」,而是沒有私心。私心就是為自己的利益打算的念頭。人人都會為自己打算,這有錯嗎?如果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為自己打算,比如進取心,為自己設定一個進取的目標,不斷努力前進, 這樣為自己打算,並不算私心;但如此是為了自己能賺多少錢,而不管不顧別人、甚至損害別人的利益,損人利己那就叫私心。

可見,「常無心」才是聖人的平常狀態,聖人本來就沒有私心。那麽,聖人的心是什麽樣子呢?聖人「以百姓的心為心」,簡單來說,就是「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才能交心。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接納,將心比心就成了打通人與人之間交往壁壘的關節。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孩童時期交朋友的底線是交換秘密,彼此擁有對方的「不可說」立刻就變成了自己人。很多女生甚至會相約去衛生間,這種私密相見的坦誠,成了相交的基礎。然而成年後,我們很難再交到知心朋友。因為成年人的秘密真的是「不可說」了。

當然,要將心比心也不一定要交換秘密。在單位裏,也有同事處成朋友的。倘若你是一位領導,在布置工作時有沒有站在下屬的角度上去思考,以下屬的工作能力,這個工作好完成嗎?不要小瞧這點小心思,多想一步、多問一句,也許能避免一場工作事故;而下屬也會覺得你這個位領導親和力強、好溝通。

不過也有一些領導是這樣做換位思考的:我也這樣一步一步幹出來的,有什麽幹不了?咱們不能下屬有借機偷懶的心理,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善良的。所以, 領導如果自己強,也不要覺得身邊都是高手;如果自己能力弱,盡量把身邊人也當成弱者。 領導者只有放低自己,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才能切體會弱者的感受,才能將心比心。

所以,在老子看來,善良不能看人下菜碟,要一視同仁。

(二)沒心沒肺活得久

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老子這話乍聽之下,不乏矛盾:善良的人,我們當然要以善待之;對於不善良的人,為什麽還要以善待之?這不是分不清好壞了嗎?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犯了罪,我們還要以善待之,那是不是助紂為虐呢?

當然不是。世上沒有純粹的惡人,哪怕是壞到骨子裏的人也有善的一面。如果一個人從裏到外、從上到下,沒有一絲善念,這個人遲早會精神崩潰,因為善與惡是相對的。一個人如果一直作惡,沒有緩沖,那他的生活連一點光也沒有了。

「德」即得,得到之意,得到善的真諦。老子並非分不清善惡,而是強調自己的態度。如果我們對善人一個樣,對不善之人又一個樣,那自己是不是很雙標?對不善之人的行為又算不算「惡」呢?那我們與不善之人又有何分別呢?所以,老子所說的不是一個相互的態度,而是單方面的,是我們自己的態度。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縱使罪大惡極之人也擁有人權,這是法律對人性的尊重,並不因這個人是否作惡而區別對待。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或許我們還沒有達到聖人的「德善」之境,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怎樣才能問心無愧呢?尤其是對那些不善之人,每當自己以善待之時,心裏難免浮現他們醜陋的面貌,總覺得自己有點傻。

其實大可不必介意。我們固然要將心比心,但善良的我們無須去理會、去揣度一顆不善之心,只要把所有人都當成善良的去對待就可以了,沒心沒肺,不去在意別人的評價,一身輕松,自然活得長久。

二、德信者,富身

今天,我們中很多人已經率先進入低欲望時代。不是主動,而是被動。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了低欲望的生活方式。 什麽是低欲望生活呢 ?不結婚、不生子、不貸款,工作只管舒心,賺多賺少不重要,追求極簡生活,或者是低配生活。這樣的低欲望生活,雖然通透,但總有幾分惆悵和被迫。其實,「低欲望」這個概念並非現在才有,早在老子生活的時代就有了。

(一)真正低欲望的人能發身

老子眼中的低欲望跟我們現在的認知有些不同,少了些被動,多了些主動,少了些無奈,多了些從容和自信。

老子說:「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這是說,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跟前面段的「德善」一樣,這裏說的「德信」,得到了信任、誠信。這一句也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一個不守信的人,怎麽值得信賴呢?

然而, 這就是老子眼中的「低欲望」生活。 真正的低欲望是降低對這個世界的期待,不僅對環境,更是對人,對別人也對自己。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地那麽強大,因為自己是最難看透的。

比如很多家長一直在說,不求孩子孝順自己,不求回復,但身體卻很誠實,對學習成績要求很高,這到底是降低欲望還是提高了欲望呢?自己不讀書,卻要求孩子讀書,而且讀好書;表面說不在意孩子孝順自己,轉眼一看到孩子對自己買的玩具、衣服不在意,就火冒三丈;整天把孩子掛在嘴邊上,囑咐這個,囑咐那個,如此不信任孩子,這樣的親子關系遲早會把孩子逼得無交流。

家長還覺得自己很冤枉,我對孩子都無欲無求了,怎麽就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呢?您這還真不是「無欲無求」,相反所求甚高。不僅對孩子,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總希望自己能培養出高精尖人才。這個概率並不大。

相反,有些家長更喜歡身體力行去影響孩子,比如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長大反而很有出息。歸根結底不是教育的問題,而是對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能變好,相信孩子能有出息。可見,真正的低欲望才能發身。

(二)塵世走一遭,為何「心要渾」

老子說:「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註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歙」為收斂之意,這是說得到之人要收斂私心。「渾」即樸,純樸之意,如嬰兒之態的純真之心;「渾其心」則是說要使百姓的心思回復到嬰兒般的純真狀態。

「耳目」是欲望,是非昭昭。百姓的註意力很容易被欲望所誘惑,而偏離大道。所以聖人才想盡辦法,讓百姓遠離紛擾。

「孩之」並不是真的讓百姓回到嬰兒一樣的心智,而是聖人抱一守樸,不給百姓以攪擾,為百姓提供一片純凈的天空,還是「無為而治」。

老子是說,得道之人在位,收斂自己的私欲,使天下人心思化歸於渾樸,百姓都專註他們自己的所看所聽,得道之人使他們都回復嬰兒般的純真狀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這裏要替老子正名,這並不是在愚民,而是在告誡我們,像嬰兒一樣主動降低欲望,心性渾樸,做事不考慮收益,更容易得到意外收獲。比如我們寫一篇文章時,腦子裏想得是如何給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專註於寫作,文章寫得好,能夠激發情感共鳴,讀的人就多,讀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有收獲;而這收獲,哪怕很少,也是一份意外驚喜,因為它並不在我們的期望之內。

所以說,塵世走一遭,「心要渾」,低欲望的人反而身富。

譯文

得道之人沒有私心,以百姓的心為心。

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向善。

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使人人守信。

得道之人在位,收斂自己的私欲,使天下人心思化歸於渾樸,百姓都專註他們自己的所看所聽,得道之人使他們都回復嬰兒般的純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