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好書·推薦|李清泉:司馬金龍墓彩繪漆屏與永不腐朽的石床

2024-01-09國風

將「書香上海」設為置頂星標

讓書香與您常伴

物繪同源:中國古代的屏與畫

[美] 巫鴻 主編

上海書畫出版社

「不朽」展廳實拍(by ZRX)

2023年12月27日,良渚博物院「不朽——大漆藝術五千年」年度大展正式對外開放。這是一場由良渚博物院院長徐天進教授策劃,12家文博機構聯手,傾力推出的千年漆器饕餮盛宴!展出新時期至當代展品99件,其中古代文物77件,當代著名大漆藝術家唐明修作品22件,講述大漆的古今傳奇。

其中的明星展品:司馬金龍墓彩繪漆屏風,僅展出15天,展期到2024年1月10日。

北魏彩繪人物故事紋漆屏風

展覽現場

司馬金龍墓彩繪漆屏與永不腐朽的石床

李清泉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陸續入居中原,多民族之間的融合也在不斷加深,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走上了多元互化的道路。其中,坐姿的改變,導致了屏風尺寸和結構的變化。兩漢時期雖已有床、榻之類家具,但絕不普及;後來隨著人們起居習慣的漸趨轉變,原本「席地而坐」的習俗也慢慢轉向以床榻為坐具的盤腿坐和垂腿坐。

值得註意的是,大約出現於東漢時期的一種以屏風和榻結合而成的新家具品種—屏坐榻,後來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流行。從目前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屏風實物資料,不僅可以看到這類屏坐榻的影子,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當時人們賦予這類屏風載體的不同文化趣味。

司馬金龍墓彩繪漆屏風第1 塊殘板 (正面)【周室三母】圖

1965 年,山西大同石家寨發現了建於北魏延興四年(474)、第二次掩埋於太和八年(484)的瑯玡王司馬金龍夫婦合葬墓,墓中出土了一件制作異常精美的彩繪漆屏風及四件雕刻精致的石柱礎。這件漆屏風,見於後室東部棺床的前方,發現時已嚴重朽毀,殘片散落於各處,僅有五塊屏板保存相對完好,高81.5厘米,寬26厘米,邊框寬約6.7—6.8厘米。

學界原本認為屏風背部合計一共應有六塊屏板及其邊框,其整體寬度應在200厘米以上,剛好可以安放在長度為241厘米的石床上;認為像這樣一種後六塊、兩側各三塊的圍屏,符合文獻所記的「十二牒」。但根據最新的研究,這件半包圍結構的屏風應是由多塊小板拼合起來的左、右、後三塊大板構成,確系安插在石床上方,但談不上與「十二牒」相近;而且四件石柱礎當是支撐圍屏上方帷帳的基座。

屏風的正面(內立面)和背面(外立面)皆有彩繪漆畫,分上下四層,每幅皆有文字榜題,有趣的是部份故事畫面當中也出現了屏風的影像,有助於理解這件實體屏風的使用方式。

司馬金龍墓彩繪漆屏風第2塊殘板(正面與背面)

從總體上看,屏風正面的表現題材為列女,計有【有虞二妃】【啟母塗山】【周室三母】【魯之母師】【魯師氏母】【孫叔敖母】【衛靈夫人】【蔡人之妻】【黎莊夫人】【班女婕妤】等畫面,內容大都出自漢代劉向的【列女傳】——劉向於【七略別錄】中說:「臣與黃門侍郎欲以【列女傳】種類相從為七篇……畫之於屏風四堵。」是知以列女圖裝飾屏風的傳統衍自漢代宮廷,而且直到顧愷之和司馬金龍所處的時代還在上流社會流行不衰;屏風背面所繪內容為古賢、高士和孝子,保存較好的有【齊宣王與匡青】【孝子李充】【素食贍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等畫面。

「不朽」展廳實拍(by ZRX)

這兩類漆畫裝飾題材皆充滿了儒家的倫理道德色彩,從中隱約可見漢代文化伴隨著北魏中文化政策的初步推行而再度升溫;而且,其裝飾題材分布上的男性在外(外立面)、女性在內(內立面)也顯得別有深意。不過,墓中出土的蓮花紋石柱礎及其上方透雕的山巒、翔龍和伎樂天人,還是透露了當時佛教文化的濃郁氣息。

總之,如果說這類屏風原本有可能曾經作為司馬金龍府邸中物,屏風上的歷史故實曾被他用作體現或規範自己個人品德追求的「座右銘」,那麽當它被埋在了地下,其意義也隨即轉變為對其平生行為與道德情操的旌表。

司馬金龍墓出土石柱礎

北魏司馬金龍墓中的屏風,雖然原本安裝在石床上,但它與石床材質不同、非為一體,似乎可被視為地上屏風與地下石床的臨時構合物。然而恰好是在南北朝時期,呈床屏合體形態、且通體為石質材料的一種新型葬具——永遠不會朽壞的圍屏式石床葬具出現了。

尤其引人矚目的是,這類葬具大都帶有一個接一個的陰線刻或淺浮雕人物活動場面,其刻繪內容大體可分兩類:一類以表現墓主人的家居生活、出行活動和中國傳統孝子題材為主,較為典型的例子有洛陽古代藝術館收藏的洛陽出土石屏風、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圍屏式石床、深圳金石藝術博物館所藏東魏武定元年(543)翟門生圍屏式石床、河南安陽固岸村出土的東魏武定六年(548)謝氏馮僧暉墓圍屏式石床等;另一類以表現粟特人的火祆教崇拜和西域民族的生活場景為主,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北周安伽墓圍屏式石床、安陽出土的一件北齊圍屏式石床、甘肅天水市南郊石馬坪村文山頂墓圍屏式石床、日本滋賀縣美秀美術館藏圍屏式石床構件等。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所見後一類充滿異域風情的圍屏式石床,基本都出現在一些駐華中亞胡商首領的墓葬中,為我們留下了古代絲路歷史與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貴視覺資料。

安陽固岸東魏武定六年圍屏式石床展開圖

更多推薦

中國材質藝術

【藝術與物性】

[美] 巫鴻 編著

上海書畫出版社

本書是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策展人巫鴻主持編著的「中國材質藝術」叢書第一輯。該叢書透過專題分析的方式,針對中國藝術中的各種材質,展示不同材料的開發和使用在中國美術史中的重要性,探索這些材料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宗教、政治、性別和思想上的含義。

本輯涵蓋了中國美術史的全過程,從史前時代到當代藝術,分別聚焦於史前玉器和特殊陶器、中古時期以不同材質制作的造像、物質文化與視覺文化中對玻璃的使用、瓷的材質性和清代皇家的瓷器制作,以及當代中國藝術中的「材質藝術」潮流。由此開啟一個從「材質」角度研討中國藝術的小型系列。

【寶山遼墓:材料與釋讀】

(修訂版)

巫鴻、李清泉 著

上海書畫出版社

寶山遼墓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遼代墓葬。2013年【寶山遼墓:材料與釋讀】出版後便對學術界的影響甚廣,大量精美壁畫首次披露,對研究墓葬壁畫、遼代葬俗與文化思想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從事宋遼考古研究不可繞開的材料。

本書不僅展示了這批精美的遼代壁畫影像及壁畫的內涵,更在考古材料的基礎上,擴充套件墓葬研究的內涵和範圍,把墓葬形制與畫像關系視為一個整體,進而探討當時的藝術風格與政治環境,並思考墓主的身世與文化背景對墓室壁畫的影響,為學者提供一個研究的新思路。基於本書的重要性與影響力,重新修訂再版,希望能助力相關學科的進展。

資料:上海書畫出版社

編輯:楊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