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孔子有教無類,卻要十塊臘肉當學費,是來過濾窮苦百姓子弟嗎?

2024-09-19國風

自從知道孔子設立了的這條規矩後,就查了不少的資料,一開始覺得有些苛刻。

畢竟十塊臘肉,別說春秋時代的窮人,就算各位的爺爺爸爸小時候都不能拿出十塊臘肉給老師!

後來才明白,此乃大智慧!

那麽孔子設立這條規矩,是為了什麽呢?

1.不吃飯會餓死的

在春秋時代,臘肉都出不起的家庭,讓孩子去讀書,這不是害人嗎?

君子六藝又不能種地,難道指望他參加一千多年後才有的科舉考試?

是的,那個時候還沒有科舉制!

雖然君子六藝中三分之一是跟戰爭相關的技能,而貴族的最初起源永遠是軍事貴族,六藝學好,是真的有機會在戰場上搏一個階級躍遷的。

可前提是家裏有點底蘊,否則沒撐到那個時候就餓死了,這可咋辦?

孔子思想有三:

1.庶(先繁衍人口)

2.富(再讓這些人富足起來)

3.教(最後才能教化他們)。倉稟足而知禮節

若是拿不出十塊臘肉,那就應該安心耕作,先養活自己,否則就是坑害了父母妻兒。

簡單來說就是吃不飽飯,就別湊熱鬧了。畢竟連自己吃飯都成問題,怎麽讓老師相信你能多花心思在學習上呢。

那窮人就不配讀書了嗎?

當然不是,窮人可以借啊!

能借得來十塊臘肉的,至少在鄰裏親朋之間能證明這個人是值得信任的。

信譽極好所以才有人借給他,那麽只要有殷實親朋鄉裏相助,窮人在求學時,起碼至親骨肉能有危難關頭活下去的依靠。

那這個人沒有至親骨肉,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呢?

既然孑然一世,了無牽掛,搏命也當搞來十塊臘肉,方見破釜沈舟之心。

還是那句話,學習應該是建立在基本生存和社會生產基礎上的,不然就是空中樓閣。

2.「有教無類」的門檻

從這條規矩中就能看出孔子的大智慧,是這樣的,比方說這位學生家人丁都缺,窮苦辛勞。

人家上課他總是請假回家幹活,那不如就不要學,把家裏照顧好了才是正經。

孔子的開創性在於當了人民的老師,以前只有貴族能上學,家財萬貫不是貴族照樣也上不了。

孔子做到的是有教無類,不是貴族也可以上學,已經很有開創性了。

比如最出名的顏回「回也其庶乎,屢空」,孔子三千弟子中各階級的都有,他做到的不只是有教無類。

更是因材施教,面對不同階級不同經濟情況,孔子收的學費和教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

有人認為東周禮崩樂壞,但指的是諸侯國犯上,亂用天子的規格,沒有名份的秦楚等實力強大後企圖與諸侯國同等地位。

而孔子教的主要科目是周禮,其本人以主持喪禮為業,他心目中的理想就是恢復西周的秩序。

所以他教的學生主要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是平民的不配當他學生。

這麽說吧,孔子弟子中起碼一大半都是貧苦百姓,只有兩個貴族弟子。

顏回窮鬼,子路野人,閔子騫連子路都比不上,面如菜色。

這是哪來的社會地位?

只能說不設門檻的話,會招來更多的混子。

篩子不會保證成品率,但一定會降低次品率。

人可以因為各種原因說謊。

但有了沈沒成本,就會因為不舍而謹慎選擇。

什麽是沈沒成本呢?

比如說我最近再喝中藥調理脾胃,因為太貴了所以哪怕苦的要死,我還是喝的一點不剩……因為我花錢了,這就是因為有了沈沒成本。

沒點門檻來的人就多了,有棗沒棗打兩桿子,不僅僅意味著花費的成本會變多……而且人多了什麽鳥都有,指不定給整出來什麽幺蛾子。

3.孔子其實強調「權利和義務對等」

但在那個奴隸制垮台才不久,士族掌控著文化的時代。

孔子只問臘肉不問出身,已經是相當的有教無類了。

更何況那時候孔子所教的儒家六藝,射和禦兩條可不是飯都吃不起的人能玩得起的。

再說孔門三千,學習射禦之術,總不能都靠子貢贊助和幾位有官職的人的俸祿養著吧。

如果教師教課是免費的,教師這個職業就不會延續兩千年,因為早就都餓死了。

兩個故事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觀:子路受牛、子貢贖人。

子路救了溺水孩子,並接受了孩子父母送的牛,孔子對此贊賞。

子貢贖回魯國人,按規定可以接受獎勵,子貢卻一口回絕獎勵,說這都是自己的分內之事。當時直接成了魯國的「活雷鋒」,大大出了把風頭,全國上下都誇他重義輕利。

可是孔子聽說後卻嚴厲批評他,人人都誇贊做好事不要回報的人,做好事的成本、道德標準就會提高,這樣以後魯國就沒人願意做好事了。

這才是我最欣賞孔子的地方,也是儒家能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重要原因。

但是到宋明以後是被扭曲了的,儒家言利,連自己利益都不敢談,誰相信它能幫助別人爭取利益?

真正的孔子才不迂腐了,孔子的理論實用價值遠大於思想價值,孔子都主張復仇,主張以牙還牙。

可惜現在反而不允許了,以牙還牙就是互毆,復仇就是犯罪。

孔子的主張更偏向於不要把好事的標準虛空擡那麽高。

近些年老人跌倒扶不扶的問題,不就是因為不僅沒有受到獎勵,哪怕只是口頭上的言語誇贊,反而是好人沒好報,甚至還被人訛上了,輕則賠錢傷筋動骨,重則家破人亡。

看到在偏遠山區默默奉獻的代課老師,每個人都會敬佩,言語上誇獎,然而實際上,願意去做這份苦差事的人卻越來越少。

只能說宣傳的點不到位,起的往往是反效果。

4.階級等級的限制

窮苦百姓子弟能念書,是如今新中國的義務教育給人的錯覺。

同理,認為所有人都能留下後代也是新中國給你的錯覺。

就好比說,很多人都認為寒門就是農民出生了!可實際上卻連寒門、白丁、布衣的區別都沒弄明白。

所謂寒門必須得是祖上闊過,然後衰落了後才叫寒門,至於其它,頂多算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泥腿子。

寒門首先得是門……那也是地方豪強!

說白了寒門也是種地農民一輩子進不去的門。

人人有書讀確實是社會一大進步,還是生產力發展了,以前大多數人都被束縛住了。

義務教育這個事兒出現在地球上一共才四百多年。

義務教育的開端是1619年的德意誌威瑪邦頒布學校法令,規定適齡兒童都要參加教育。

不過一開始都是3個月,六個月的的。

現在都可以讀書求學,是因為不管什麽國家,經濟發展的頭一件事情就是普及教育。

義務教育是自然規律,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需要大量的接受過教育的優質勞動力。

義務教育分兩部份:

一是對應人群必須接受教育

二是對應機構必須提供教育條件,這就包括了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及官方。

換句話說,如果收費高,就是違反第二條。

20世紀後半葉,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義務教育了,中國是90年代才基本普及義務教育。

2008年,義務教育免費。

5.孔子被尊為聖人,而不是聖母

在那個年代,連十塊臘肉都不能出的家庭,實在是不適合讀書,孔子雖然是聖人,但聖人也是要吃飯的。

顏回死了,顏回他爹要孔子把車賣了辦喪事,孔子不幹給拒絕了。

即使孔子很愛顏回,付出也是有限的。

孔子講禮儀,顏回的喪事只能在特定的規則內辦,不能逾矩。

孔子自己的出行也必須遵禮,如何能和普通人一樣走路?

禮治社會每個人行住坐臥都是有規矩的,尤其是喪事。

他要是真賣了就是打自己臉!

更何況顏回的葬禮與那個時候的禮儀制度不符。

中國是禮儀之邦,說的禮儀就是這種,凡事都是有規章制度的。

比方門上的釘子數量,擡轎用幾個人,頭發怎麽收拾,死了治喪規模之類的,而不是張口謝謝閉口不用客氣的這種禮儀。

有人覺得孔子聖人,只是貴族的聖人罷了,於黎民百姓有什麽用處?

用畢生推崇的禮困住底層勞動人民,社會變成一潭死水。

但只能說,用現代思想去評價幾千年前的古人也是夠厲害了。

十塊臘肉都拿不出來的家庭,這樣的人有了知識不一定對他而言是好事。

當時是沒有科舉這個制度的,文人吃飯要不就是給貴族當門客,要麽就是被人引薦給國君當大臣。

而這些基本就是看運氣的事,要不就是家裏有關系,而十塊臘肉都拿不出來說明關系家裏是肯定沒有。

純靠運氣那屬實那就更難了,拿不出這學費說明家裏人就沒能力支持他脫產讀書遊學等貴人看見。

6.處處皆是人生的大智慧

確實,孔子曾經提出過學生需要用十塊臘肉作為學費的說法,這似乎與他所倡導的「有教無類」原則有些矛盾。

但是,孔子可是個極其聰明的教育家,他的智慧遠不止於此。

首先,我們得明白,孔子生活在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時代。

十塊臘肉,對於當時的普通家庭來說,可能並不是一筆小數目。

但孔子為何還要堅持這個要求呢?

其實,他並不是真的想用這個來過濾貧窮學子,而是想透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明白教育的價值和珍貴。

他希望透過這個小小的門檻,讓學生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更加用心地去學習。

其次,這個十塊臘肉的要求,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

君子六藝,禮在前!

他強調的是「禮」與「義」,而十塊臘肉作為一種象征,正是一種「禮」的表達。

孔子總是用他那深邃的智慧和寬廣的胸懷,去接納每一個有求學之誌的人。

所以,孔子這個看似矛盾的做法,其實蘊含了深刻的教育智慧。

他不僅是個教育家,更是個幽默家,總能用一種看似矛盾的方式,來傳達他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