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如水,秋風習習,月光如水,星光點點,秋天的夜色寧靜而深邃。
秋夜微涼,心事如霜。
在這樣靜謐而美好的夜晚,一盞茶,一卷書,讓心靈隨著文字的韻律,穿越時空,與古人同嘆那份秋思。
【1】
灞上秋居
唐·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風雨後的灞原,天空顯得格外高遠,傍晚時分,一群群南飛的大雁頻繁地飛過。片片黃葉在風雨中紛紛飄落,一派蕭瑟的景象。夜深了,一盞帶著寒意的油燈,照著詩人孤單的身影。
空曠的庭院裏,白露凝結成珠,不時從葉尖滑落,四周一片寂靜,只有一座簡陋的僧舍與詩人為鄰。
詩人感慨自己已經在荒郊野外寄居了太久時間,究竟何時才能擺脫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實作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灞上,又作「霸上」,位於今陜西西安東,因地處灞陵高原而得名。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灞上秋居時的所見所感,展現了詩人羈旅在外的孤獨和對未來的迷茫,抒發其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是詩人的代表作。
【2】
題龍陽縣青草湖
元·唐珙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詩人,雖然歷史上沒有只言片語的記載,但只這一首詩,就讓世人牢牢記住了他。
清秋之日,唐珙駕著一葉扁舟,駛向青草湖。蕭瑟的秋風吹拂著洞庭湖面,湖水蕩起層層漣漪,好像長了皺紋,顯得衰老了許多;一夜之間,湘君也因愁思多了幾縷白發。
入夜時分,風停波靜,明亮的銀河倒映在水中。醉眼朦朧之中,詩人不知是天上的星星倒影在水中,還以為是小船壓在一片璀璨的星河之上。
這首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筆調輕靈,勾勒出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畫卷,綺麗的意境,至今依舊能夠觸動讀者的心靈。
【3】
月夜舟中
宋·戴復古
滿船明月浸虛空,綠水無痕夜氣沖。
詩思浮沈檣影裏,夢魂搖曳櫓聲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
數點漁燈依古岸,斷橋垂露滴梧桐。
清秋之夜,月亮的清輝,灑滿整個船艙,仿佛浸潤在無盡的虛空中一樣。水面平靜澄澈,沒有留下一絲劃過的痕跡,夜晚的空氣中充滿了清冷的氣息。
起伏不定的桅影,觸動了詩人的詩興,夢魂也在搖櫓聲中搖曳不定。
夜空星辰稀疏,冷清的星辰倒映在碧綠的潭水中。這時,遠處傳來鴻雁的悲鳴聲,以及隨風搖曳的蓼草,也為淒清的秋夜平添一絲哀愁。
古岸邊,閃爍著星星點點的漁火,古老殘破的斷橋上,晶瑩的露珠滴落在梧桐葉上。
這是一首悲秋的詩歌,詩中沒有提及淒涼,但句句都呈現出淒涼的景象,隱含著詩人內心深深的羈旅愁思。
【4】
秋夜寄邱員外
唐·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秋日的夜晚,總是容易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韋應物在一個靜謐的秋涼之夜,想起了遠方的邱員外,他一邊散步一邊詠嘆這初涼的天氣。
空曠寂靜的山林中,傳來松子一顆顆落地的聲音。在這個清冷的秋夜,詩人猜想邱員外是否也像他一樣,現在還未曾入眠。
全詩至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與回味。詩人雖未說出思念友人的話語,但那份深情已經深深烙印在一字一句中。
【5】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秋夜,月光皎皎,洞庭湖水空明澄澈,波光與秋月互相輝映,水色交融;開闊廖遠的湖面風平浪靜,猶如一面未經打磨的銅鏡,映照著明月星辰。
遠遠望去,在皓月的清輝下,君山更加青翠,洞庭湖水愈顯清澈碧綠,湖光山色渾然一體。寥闊浩渺的湖面,仿佛是一只晶瑩的銀盤,而君山,好似鑲嵌在銀盤中的一枚青螺。
這首詩是劉禹錫赴和州途經洞庭湖時所作,可謂空靈縹緲,巧奪天工,透過湖光、秋月、無風的潭面、青翠的君山等意象,將月光下的洞庭湖,描繪得宛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6】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一個深秋的夜晚,滿懷羈旅愁思的詩人泊舟楓橋。江南水鄉幽美的景色使詩人陶醉其中,羈旅情懷也在胸中蔓延開來。
月亮漸漸落下,寒霜滿天,幾聲烏鴉的啼鳴劃破夜空,面對著江邊的楓樹和江面上的漁火,心中充滿了愁緒。
姑蘇城外寒山寺裏的鐘聲,在夜半時分響起,鐘聲穿越黑夜,傳到客船,傳到他的耳中,更傳到了他的心中。
這是張繼的傳世佳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動人心魄的秋夜泊舟圖景,寄托了詩人羈旅途中的無盡思緒與淡淡哀愁。
此詩看似平平淡淡,卻韻味悠長,每每讀起,耳邊仿佛縈繞著悠揚的鐘聲。這首詩也如寒山寺的鐘聲,穿越千年,依然滌蕩著人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