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藝惠藏推薦40幅精品山水畫,大氣磅礴,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024-05-31國風
徐建明,這位生於1954年10月的江蘇吳縣才子,自幼便與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少年時期,他在上海畫院有幸得到了郁文華老師的悉心指點,從此踏上了臨摹「四王」淺絳山水的藝術之旅。在郁老師的引導下,他深入研習了李唐、範寬等大家之作,那雄渾滂沱的氣勢,以及王蒙那郁茂蒼茫的氣韻,無不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這一階段的磨礪,使得徐建明先生的繪畫藝術從吳門的柔美虛靈之氣,逐漸蛻變為具有五代、宋初那般渾厚蒼茫、雄健豪邁的傳統根基,這也為他日後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2年,徐建明有幸拜入宋文治先生門下,繼續深造畫藝。幾年後,他憑借過人的才華與努力,成功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並在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等重要職務。他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顯著成就,更在藝術創作上屢創佳績。
2006年,徐建明調入江蘇省國畫院,擔任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等職務,他的藝術造詣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同時,他還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協常務理事以及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等職務,為推動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徐建明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受到了廣泛的贊譽。他出版的【徐建明畫集】、【山水畫技法】等專著,為後人學習山水畫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他擅長創作大型山水畫,作品不僅具有深厚的傳統底蘊,更融入了現代審美元素,深受專業機構和個人的喜愛與收藏。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郵政局還曾以他的【千山】、【武當山】等作品為題材,發行了系列郵票,這無疑是對他藝術成就的極高認可。

在徐建明筆下全然無「南北宋」說、「師門」謂,博采眾家之長,取繁簡二者之精華,拋棄各自糟粕,表現自我「青山」與「水墨」相結合的嶄新時代風貌。形成既有富麗秀潤的青山綠水和工整不茍的樓台界面,又有大膽放筆揮灑酣暢的水墨山水,並將諸家傳統精華之技法融於一爐,濃妝淡抹,粗細相兼,使艷麗和淡雅交相輝映,一種「和而不同」美麗江山的嶄新氣象。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畫」,乃是以山川自然景觀為創作藍本的中國畫種。這種畫種歷史悠久,其淵源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盡管當時山水畫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剝離出來。然而,到了隋唐時代,山水畫逐漸獨立成型,展現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到了五代、北宋時期,山水畫的發展更加成熟,成為中國畫壇的一大重要畫科,備受世人矚目。
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山水畫按照其獨特的畫法風格,被細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多種流派。每一種流派都蘊含著畫家們對自然的獨特感悟與藝術追求,共同構築了山水畫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山水畫相較於西方風景畫,其發展歷史至少早了1000余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裏,山水畫所呈現的圖義,實際上也是一部鮮活的中國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我們的先古祖先便以圖案的方式記錄下了他們對自然的覺醒與認知。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已經用線刻的方式表達著觀念性文化的深刻內涵。農耕文明的興起,不僅讓人們開始認知到工具之美,更讓人們在器物之上領悟到形而上之美。
藝術,既是一種征服自然的想象,也是一種象征人們征服自然想象的手段。從遠古時期開始,我們的先古祖先便用藝術的方式與自然和諧共生。他們透過觀察自然、感悟自然,逐漸發現了邏輯之美,也學會了鑒賞藝術之美。正是這種對自然的敬畏與對藝術的追求,讓一個天人合一的中國圖式從混沌中逐漸清晰起來,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幅美麗而深邃的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