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最大佛塔,叢林中的建築神跡——婆羅浮屠

2024-07-27國風

婆羅浮屠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千年古跡,位於位於印尼的日惹西北40公裏處的高地,爪哇島中部馬吉冷婆羅浮屠村。

這座宏偉瑰麗的佛教藝術建築,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古跡齊名,被世人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建築奇跡。

婆羅浮屠風格

「婆羅浮屠」 Borobudur 這個名字很可能來自梵語 "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 「山頂的佛寺」。

婆羅浮屠建造過程估計歷時75年,於公元835年竣工。雖然它是一個超大型的佛塔,但是結構是仿照壇城而建。從上往下看,恍惚就是從天界降下到人間的金剛乘曼荼羅。

佛塔周圍是幹涸的湖床,它的底部高出湖床15米。有些學者認為婆羅浮屠起初是一朵漂浮在湖中的蓮花的造型。

婆羅浮屠是一座完全用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巖和玄武巖砌成,沒有門窗與梁柱的實心佛塔。

塔身共九層,下面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裏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

佛塔的每一層都代表著修煉的一個境界。信徒們的朝拜路線裝飾著象征佛教大千世界的各種圖案。

佛塔有大約兩千六百七十塊浮雕,覆蓋了建築的立面和回廊。浮雕造工精湛,人物栩栩如生。

浮雕敘述佛教的因果報應律、佛陀的生平、佛陀的前生、其余的浮雕敘述了善財五十三參修成正果的故事。

婆羅浮屠的三個部份代表著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煉境界,即:欲界(Kamadhatu)、色界(Rupadhatu)和 無色界(Arupadhatu)。

塔基代表欲界,五層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層圓形的塔頂和主圓塔代表無色界。

色界的細致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的圓形,象征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

佛塔上的佛像大同小異,然而祂們的手印有差別。

塔身的佛像共有五組印相,代表著五個方位:東(右手結鎮地印,左手結根本定印)、南(右手結施願印,左手結根本定印)、西(雙手結根本定印)、北(右手結施無畏印,左手結根本 定印)、中(雙手於胸前結講經印)。

塔身從下而上的四層佛像結四種手印,分別與四個方位對應。塔身最上層佛像一律雙手於胸前結講經印。

每種手印代表五方佛的一方,分別是東方金剛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塔頂的佛像則是結轉法輪印的釋迦牟尼。

日出時候在頂層的佛塔群打坐,是非常神聖的體驗。

婆羅浮屠恍惚是為了宣說無常真諦而建的。建成沒有多久,即歷盡滄桑和劫難。

婆羅浮屠再現

婆羅浮屠修建於8-9世紀的夏連特拉王朝時期。當年為了安放釋迦牟尼的舍利,幾十萬工匠耗時75年、用200萬塊灰黑色的火山巖搭建起了這座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偉大的工程傑作壽命卻異常短暫,建造完成後留存於世不足200年。

學者推論認為,1006年在婆羅浮圖塔附近的默拉皮火山發生噴發,大量的火山灰將整個寺廟掩埋,才導致這個著名的偉大建築被世人遺忘了800多年。

直到1814年,婆羅浮屠才得以重見天日。


這還跟一位爪哇島華裔有關。雖然,現在大多數的記載會提到「杜文·史丹佛·萊佛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的英國人。但是,印尼土著作者TS·Werdoyo在撰寫一本【陳金星傳記】中,其中有一段「Sejarah ditemukannya Candi Borobudur」(婆羅浮屠被發現的歷史)較為詳細地記述陳金星是如何發現婆羅浮屠寺的。

英國與荷蘭爪哇戰爭結束後,荷蘭在印尼的殖民勢力被英國取代,爪哇被納入英國勢力範圍。上尉杜文·史丹佛·萊佛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7.6~1826.7.5)】被任命為爪哇副總督,當時英國在爪哇沒有總督。因此,萊佛士作為副總督已經是當地最高行政長官了。

萊佛士對爪哇的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穿越爪哇島,記錄和當地居民的交流,並收集爪哇古董。

1812年8月3日,萊佛士在巡視三寶壟的途中,有一位當地名叫TAN JIN SING(音譯:陳金星)的華人「甲必丹」告訴萊佛士,他的一名管家Rachmat曾在Muntilan(地名:蒙蒂蘭)附近的Bumisegoro村看見過一座大寺廟。但那是幾十年前的事情,那時這名管家還是一個小孩。

萊佛士聽後,很感興趣,要求陳金星前往察看。陳金星與他的管家乘坐馬車前往Bumisegoro村,在那裏,他請了一名當地村民Paimin做精靈。

精靈走在前面,一邊用砍刀清理灌木叢,一邊鋪設簡易的路,他們三人艱難地行進。當登到一座小山丘後,隱約看見一些黑色的殘垣斷壁。精靈說,這就是婆羅浮屠寺(Candi)。

當時的整座塔淹沒在火山灰和灌木叢中,整座塔仿佛是一座小山丘。

他們三人察看後,回到了Bumisegoro村,陳金星付給了精靈Paimin豐厚的酬金。陳金星在回程途中告訴那位管家,這座寺廟估計有1000年的歷史,可能是爪哇島上印度教與佛教的遺跡。

陳金星繼續說,爪哇人皈依伊斯蘭教後,原來的寺廟被遺棄了,因此,長年沒有進行維護和修復。而荷蘭人雖然統治了印尼200年,但對寺廟也不重視。

陳金星回到家裏後,開始著手繪制婆羅浮屠寺的位置草圖,並寫了一篇關於寺廟周圍的簡要見聞和猜想,還建議清理寺廟周圍的樹木和灌木,開辟一條通往寺廟的道路,以便萊佛士可以派出研究團隊前往。

陳金星的這個報告被呈送到Batavia(巴達維亞——耶加逹舊名)萊佛士手上,萊佛士看了非常高興。

1813年11月,萊佛士致信陳金星,信中懇請陳金星清除覆蓋在寺廟上面的灌木叢和火山灰,並鋪設道路。他將於1814年1月12日抵達三寶壟,並與陳金星會面,之後將會同六名考古人員前往Bumisegoro村考古。

陳金星收到萊佛士信函後,第二天就與管家啟程前往Bumisegoro村,抵達後找到了當時的精靈Paimin,並請Paimin召集了當地一些村民,到寺廟所在地進行清理工作。陳金星要求村民們對寺廟周圍20米範圍內的灌木叢進行清理,並開辟一條5米寬,從Bumisegoro村到寺廟的簡易道路,此項工作規定在1813年12月底前完成。1814年1月11日,陳金星前往三寶壟等候萊佛士,而管家Rachmat則被派往Bumisegoro村籌備接待萊佛士一行。

當陳金星見到萊佛士時,萊佛士將陳金星介紹給了荷蘭考古學家Herman Christian Cornelius(簡稱:科尼利厄斯)少校和他的三名考古隊員,萊佛士因有事需要到泗水,無法同行。

第二天一早,陳金星帶著科尼利厄斯等人前往Bumisegoro村。

到達Bumisegoro村後,科尼利厄斯迫不及待地前往寺廟察看。陳金星告訴科尼利厄斯:少校,看得出來,這座神廟好像被一座小山掩埋,我告訴我的管家Rachmat不要隨意進行清理,因為寺廟頂部長滿了植物,擔心不小心會損壞文物,並造成坍塌。考古學家科尼利厄斯贊賞陳金星對文物保護的做法,並懇請陳金星派工人將寺廟周圍灌木叢的清除擴充套件至50米,陳金星照辦了。

清理工作完成後,科尼利厄斯和他的隊員開始測量和繪制圖紙,計劃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

一座沈寂800余年的宏偉古建築物就這樣昭然於世。

當地為了紀念這位華人「甲必丹」發現婆羅浮屠神廟,將通往寺廟的道路以其名字命名,後來才改成現路名。

在萊佛士爵士離開爪哇後,浮屠無人照管,大批珍貴文物被古董商盜去,石塊則被當地人拿去蓋房子,由於長年風吹雨打,浮屠表面受到侵蝕,地基開始損壞。

在印度尼西亞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努力下,婆羅浮屠在1970年代重新恢復到了以前的威嚴。如今婆羅浮屠已成為印度尼西亞和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寶藏之一。

婆羅浮屠掠影